《紫藤樹》
唐 : 李白
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
《秋思》
宋 : 陸游
一篇舊草天臺賦,六幅新傳太華圖。
占盡人間清絕事,紫藤香起竹根爐。
《勝業(yè)寺悅亭》
宋 : 黃庭堅
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
不見白頭禪,空倚紫藤杖。
《都尉山亭》
唐 : 杜審言
紫藤縈葛藟,綠刺罥薔薇。
下釣看魚躍,探巢畏鳥飛。
葉疏荷已晚,枝亞果新肥。
勝跡都無限,只應伴月歸。
《憶平泉雜詠·憶新藤》
唐 : 李德裕
遙聞碧潭上,春晚紫藤開。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鳳來。
清香凝島嶼,繁艷映莓苔,
金谷如相并,應將錦帳回。
【玉階怨】虞炎
紫藤拂花樹。黃鳥度青枝。思君一嘆息。苦淚應言垂。
【都尉山亭】杜審言
紫藤縈葛藟,綠刺罥薔薇。
下釣看魚躍,探巢畏鳥飛。
葉疏荷已晚,枝亞果新肥。
勝跡都無限,只應伴月歸。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登字)】蕭嵩
帝曰簡才能,旌賢在股肱。
文章禮一變,禮樂道逾弘。
蕓閣英華入,賓門鹓鷺登。
恩筵過所望,圣澤實超恒。
夏葉開紅藥,馀花發(fā)紫藤。
微臣亦何幸,叨此預文朋。
【紫藤樹】李白
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
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
【出關經(jīng)華岳寺,訪法華云公】岑參
野寺聊解鞍,偶見法華僧。
開門對西岳,石壁青棱層。
竹徑厚蒼苔,松門盤紫藤。
長廊列古畫,高殿懸孤燈。
五月山雨熱,三峰火云蒸。
側聞樵人言,深谷猶積冰。
久愿尋此山,至今嗟未能。
謫官忽東走,王程苦相仍。
欲去戀雙樹,何由窮一乘。
月輪吐山郭,夜色空清澄。
【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楊巨源
一林堆錦映千燈,照眼牽情欲不勝。
知倚晴明嬌自足,解將顏色醉相仍。
好風輕引香煙入,甘露才和粉艷凝。
深處最憐鶯蹂踐,懶時先被蝶侵凌。
對持真境應無取,分付空門又未能。
迎日似翻紅燒斷,臨流疑映綺霞層。
幽含晚態(tài)憐丹桂,盛續(xù)春光識紫藤。
每到花枝獨惆悵,山東惟有杜中丞。
【紫藤】白居易
藤花紫蒙茸,藤葉青扶疏。
誰謂好顏色,而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盤,上若繩縈紆。
可憐中間樹,束縛成枯株。
柔蔓不自勝,裊裊掛空虛。
豈知纏樹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為害,有似諛佞徒。
附著君權勢,君迷不肯誅。
又如妖婦人,綢繆蠱其夫。
奇邪壞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與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難圖。
愿以藤為戒,銘之于座隅。
1、紫藤香起竹根爐
[宋] 陸游 《秋思》 已折疊1條陸游的查詢結果
2、繞廊紫藤架
[唐] 白居易 《傷宅》 已折疊1條白居易的查詢結果
3、紫藤縈葛藟
[唐] 杜審言 《都尉山亭》 已折疊1條杜審言的查詢結果
4、紫藤掛云木
[唐] 李白 《紫藤樹》
5、青鞋紫藤杖
[宋] 舒岳祥 《夏日山居好十首》
6、松門盤紫藤
[唐] 岑參 《出關經(jīng)華岳寺,訪法華云公》
7、蕷藥割紫藤
[宋] 黃庭堅 《己未過太湖僧寺得宗汝為書寄山蕷白酒長韻詩》 已折疊2條黃庭堅的查詢結果
8、紫藤垂罽珥
[唐] 皮日休 《初夏游楞伽精舍》
9、盛續(xù)春光識紫藤
[唐] 楊巨源 《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
10、遙憶紫藤垂
[唐]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潭上紫藤》 已折疊1條李德裕的查詢結果
11、庭前十丈紫藤花
[現(xiàn)代] 老舍 《贈北京晉陽飯莊》
12、閑披鶴氅紫藤冠
[宋] 徐集孫 《贈黃羽士》
13、骨凝王屋紫藤霜
[宋] 艾性夫 《竹杖》
14、紫藤峰下麓公房
[明] 李流芳 《送汪伯昭游白門伯昭將自京口至棲霞寺因憶舊》
15、紫藤花發(fā)送君行
[宋] 釋志宣 《送別黃敬山》
16、紫藤纏老蒼
[宋] 范成大 《鏵嘴》
17、綬花空結紫藤高
[宋] 釋永頤 《春暮懷伯弓》
18、紫藤附暖應生地
[宋] 趙師秀 《題方興化塋舍》
19、紫藤垂千扃
[宋] 梅堯臣 《寄謝師直》
20、塞馬初歸放紫藤
[宋] 夏竦 《華山》
21、香風吹盡紫藤花
[明] 俞允文 《園居》
22、滿身薰得紫藤香
[宋] 王镃 《紫極宮》
23、繞廧間弄紫藤花
[宋] 戴表元 《胡蝶》
24、紫藤塢里歸逢雪
[明] 高啟 《過海云院贈及長老》
25、紫藤無惜贈兩枝
[明] 蒲庵禪師 《送吳知府之官雷州》
26、田衣掛紫藤
[明] 圓復 《贈無生祝發(fā)》
27、紫藤花落午風微
[明] 楊基 《故山春日(四首)》
28、紫藤花落寺門前
[明] 止庵法師 《天平圭禪師書至賦詩答之(二首)》
29、石上生紫藤如龍蛇
[宋] 蘇軾 《石芝(并敘)》
30、馀花發(fā)紫藤
[唐] 蕭嵩 《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賦得登字)》
只有兩首:《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宋代李清照《雜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詠應制》唐代崔元翰《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宋代李清照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
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
沈香斷續(xù)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
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
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峨s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見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詠應制》唐代崔元翰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時。
羅生密葉交綠蔓,欲布清陰垂紫蕤。已帶朝光暖,猶含輕露滋。
遙依千華殿,稍上萬年枝。余芳連桂樹,積潤傍蓮池。
豈如幽谷無人見,空覆荒榛雜兔絲。圣心對此應有感,隱跡如斯誰復知。
懷賢勞永嘆,比物賦新詩。聘丘園,訪茅茨,為謝中林士,王道本無私。
參考資料古詩文網(wǎng):http://so.gushiwen.org/search.aspx?type=title&value=%E8%97%A4。
煙云渺渺水茫茫
——例談頂真詩
“頂真”也叫“頂針”、“聯(lián)珠”或“蟬聯(lián)”,指用前一句的結尾(字、詞語或句子)作為后一句的開頭,使語句遞接緊湊而生動暢達。這是修辭學上辭格之一。用在詩中,便稱頂真詩。頂真詩大致有三種:
一是下句的首字與上句的末字相同。如元人無名氏的小令[越調(diào)]《小桃紅·情》:
斷腸人寄斷腸詞,詞寫心間事。事到頭來不自由,自尋思。
思量往日真誠志。志誠是有,有情誰似,似俺那人兒?
這支小令用自述的口氣,抒發(fā)了一位女子對愛人的思念與對愛情的堅貞不渝。頂真辭格的運用,使句子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更好地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繾綣纏綿的柔情。
二是下句的一個詞或短語與上句的相同。這首漢樂府詩《平陵東》是較早的頂真詩:
平陵東,松柏桐,不知何人劫義公。劫義公,高堂下,
交錢百萬兩走馬。兩走馬,亦誠難,顧見追吏心中惻。
心中惻,血出漉,歸告我家賣東犢。
這首相和歌,以唱和的通俗形式,具體揭露了官府明目張膽公然勒索百姓的情景,頂真句式的運用,加強了不滿與憤懣的感情。
又如李白的《送劉十六歸山白云歌》: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羅衣,白云堪臥君早歸。
全詩寄情于景,以“白云”“湘水”等景物,抒發(fā)對友人的依依不舍和無限關懷的深情。
三是上一小節(jié)(或上一首)的末句又作為下一小節(jié)(或下一首)的首句。如王安石的《憶金陵(三首)》:
覆舟山下龍光寺,玄武湖畔五龍?zhí)谩?/p>
相見舊時游歷處,煙云渺渺水茫茫。
煙云渺渺水茫茫,繚繞蕪城一帶長。
蒿目黃塵憂世事,追思塵跡故難忘。
追思塵跡故難忘,翠木蒼藤水一方。
聞說精廬今更好,好隨殘汴理歸艎。
三首詩追憶金陵的無限美好風光,包含著對世事的感慨與憂傷。三詩形式上首尾聯(lián)珠,內(nèi)容卻又各自有一定獨立性。
與“感激老師教誨”有關的詩句都有:“師生情,情深似海;教誨恩,恩重如山?!?/p>
1.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選自《論語》,其古詩原文如下: 【原文】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2. 老師像一座通向知識海岸的長橋。
3. 三人行,必有我?guī)?/p>
4. 虛空無處所,仿佛似琉璃。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5.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萬龍孫繞鳳池。
6. 我卻要說,您就是祖國的棟梁。
7. 老師像一棵大樹,為我們遮風擋雨。
8. 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匯集四方英雄,師出有名,天下任我縱橫。
9. 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拼音】huì ěr zhūn zhūn,tīng wǒ miǎo miǎo 【解釋】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講的人不知疲倦,聽的人 若無其事。
10.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釋義【拼音】:yīrìwéishī,zhōngshēnwéifù【解釋】: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
藤本植物中有代表性的植物有:金銀花,葡萄,紫藤等。
1. 《金釵股》關于金銀花
2. 《葡萄》關于葡萄
3. 《紫藤》關于紫藤
1.《金釵股》
金虎胎含素,黃銀瑞出云。
參差隨意染,深淺一香薰。
霧鬢欹難整,煙鬟翠不分。
無慚高士韻,賴有暗香聞。
————清·王夫之
此詩標題“金釵股”,即金銀花。一聯(lián)“金虎”,《淮南子·天文訓》:“西方,金也……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币蚯锞游鞣?,故此處借指秋天。“胎含素”,指其含苞待放之狀;“黃銀”,指其花的顏色;“瑞云出”,指其綻花盛開之態(tài)。二聯(lián)寫金銀花的形態(tài)和香氣,參差不齊的花枝上,開滿黃白兩色的花朵,花色深淺不同,都是用一種香料熏成。三聯(lián)寫金銀花的藤蔓,其藤蔓盤屈,恰如婦人的霧鬢煙鬟?!办ルy整”,寫其傾側垂掛之姿;“翠不分”,寫其朦朧暗碧之色。藤之蔓葉是霧鬢煙鬟,藤葉間的金銀花就是簪戴其間的金釵股了。四聯(lián),議論總結,金銀花不愧有高士風韻,因有暗番徐徐傳來。
2.《葡萄》
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
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
————唐·唐彥謙
這首詩講的是石崇和綠珠的典故,以綠珠比喻葡萄。
金谷:指晉石崇所筑的金谷園。
風露:風和露。
綠珠:人名。 晉石崇愛妾,相傳本白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博白縣)梁氏女,美而艷,善吹笛,后為孫秀為奪取綠珠,誣殺石崇,綠珠被孫秀所逼,墜樓而死。后詩文中泛指美女。
譯文:金谷園里的風和露都涼下來,綠珠從酒醉中剛剛醒來。
3.《紫藤》
藤花紫蒙茸,藤葉青扶疏。
誰謂好顏色,而為害有馀。
下如蛇屈盤,上若繩縈紆。
可憐中間樹,束縛成枯株。
柔蔓不自勝,裊裊掛空虛。
豈知纏樹木,千夫力不如。
先柔后為害,有似諛佞徒。
附著君權勢,君迷不肯誅。
又如妖婦人,綢繆蠱其夫。
奇邪壞人室,夫惑不能除。
寄言邦與家,所慎在其初。
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難圖。
愿以藤為戒,銘之于座隅。
————唐·白居易
紫藤蘿開紫藤花,微風挾著春意,卷地而來……錯雜的藤蔓帶著深沉,交織在白色的墻架上,錯落有致。糾纏的枯枝上吐露出新綠的嫩蕾,生命最基本的底色――綠色――為春天啟程。那朵早熟的紫藤花兒真小啊,綻放在同樣小小的枝蔓上,被一絲細如纖發(fā)的須條牽系在裸露的空中,好像隨時都可能被一陣風刮跑……藤蔓間那零星點綴著的紫色小花猶如慵懶的女子沉睡在清晨最美的朝陽中。
“瑾萱”出自《詩經(jīng)》的“瑾璟玲瓏瑛瑤瓊,萱草茵茵芮蔥蘢”。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
玉器發(fā)出的聲音清脆純凈,香草生長郁郁蔥蔥。比喻美好純潔的人。
藏頭詩:瑾萱,這首詩是用同一個偏旁去寫的。
詩中的“瑾”,讀作jǐn,形聲,從玉,堇(qín)聲,表示美玉,如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優(yōu)劣),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玲瓏的意思:1、玉聲。2、(器物)精巧細致。3、(人)靈活敏捷。
萱是一種香草,用來比喻純凈高潔的心靈。
擴展資料:
“瑾”字解釋:
瑾 jǐn【名詞】
1、形聲。從玉、堇( qín)聲。本義:美玉
2、同本義
3、又如;瑾瑜(瑾瑤。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優(yōu)劣)
4、比喻美德。如;瑾瑜(比喻美德賢才)
“萱”字解釋:
1、形聲。從艸,宣聲。本義:萱草。一種草本植物,傳說可以使人忘憂。
2、同本義如:萱蘇(忘憂草);萱草忘憂(傳說食萱草能令人忘憂)。
3、古稱母親居室為萱堂,后因以萱為母親或母親居處的代稱。
4、引申為忘記。諼本又作萱。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6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