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夜泛西湖》詩: 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fēng)露香。
漸見燈明出遠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歸》詩: 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
籃輿湖上歸,春風(fēng)吹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
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又《懷西湖寄晁美叔》詩: 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為世所捐。獨專山水樂,付與寧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尋遂窮年。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難傳。
至今清夜夢,耳目余芳鮮。君持使者節(jié),風(fēng)采爍云煙。
清流與碧巘,安肯為君妍。胡不屏騎從,暫借僧榻眠。
讀我壁間詩,清涼洗煩煎。策杖無道路,直造意所使。
應(yīng)逢古漁父,葦間自夤緣。問道若有得,買魚弗論錢。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原詩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fēng)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恕1憋w的大雁就像那向北歸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點掉隊離群。遠隔千里就已經(jīng)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fēng)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jié)吧。
2、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望江南·超然臺作》
原詩
《望江南·超然臺作》
春未老,風(fēng)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譯文
春天還沒有過去,微風(fēng)細細,柳枝斜斜隨之起舞。試著登上超然臺遠遠眺望,護城河內(nèi)半滿的春水微微閃動,滿城處處春花明艷,迷迷蒙蒙的細雨飄散在城中,千家萬戶皆看不真切。寒食節(jié)過后,酒醒反而因思鄉(xiāng)而嘆息不已。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鄉(xiāng)了,姑且點上新火來烹煮一杯剛采的新茶,作詩醉酒都要趁年華尚在啊。
3、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原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譯文
在晴日陽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蕩漾,光彩熠熠,美極了;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蒙一片,也顯得非常奇妙。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濃抹都顯得十分自然。
4、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
原詩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
從側(cè)面看廬山嶺連綿起伏,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呈現(xiàn)不同的樣子。之所以辨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
5、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原詩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譯文
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p>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宋代)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赌钆珛伞こ啾趹压拧肥翘K軾的代表作之一。
蘇軾才華出眾,又有志為了國家而建功立業(yè),但卻遭人陷害,被貶黃州。幸而他為人心胸豁達,所以沒有消沉下去,在暢游長江時寫下了這篇千古名作。
上闋寫景,描繪了萬里長江及其壯美的景象。下闋懷古,追憶了功業(yè)非凡的英俊豪杰,抒發(fā)了熱愛祖國山河、羨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業(yè)的思想感情。
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 一作:何時;又恐 一作:惟 / 唯恐) 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長向 一作:偏向) 水調(diào)歌頭·安石在東海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余去歲在東武,作《水調(diào)歌頭》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從彭門居百余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
余以其語過悲,乃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為戒,以退而相從之樂為慰云耳 安石在東海,從事鬢驚秋。中年親友難別,絲竹緩離愁。
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軒冕,遺恨寄滄洲。
歲云暮,須早計,要褐裘。故鄉(xiāng)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
我醉歌時君和,醉倒須君扶我,惟酒可忘憂。一任劉玄德,相對臥高樓。
水調(diào)歌頭·昵昵兒女語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歐陽文忠公嘗問余:“琴詩何者最善?答以退之聽穎師琴詩最善。公曰:此詩最奇麗,然非聽琴,乃聽琵琶也。
余深然之。建安章質(zhì)夫家善琵琶者,乞為歌詞。
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詞,稍加隱括,使就聲律,以遺之云。 昵昵兒女語,燈火夜微明。
恩怨爾汝來去,彈指淚和聲。忽變軒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氣,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遠,飛絮攪青冥。 眾禽里,真彩鳳,獨不鳴。
躋攀寸步千險,一落百尋輕。煩子指間風(fēng)雨,置我腸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從歸去,無淚與君傾。 水調(diào)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朝代:宋代 作者:蘇軾 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
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一千頃,都鏡凈,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靶μm臺公子,未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
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2.759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