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經(jīng)典佛語
經(jīng)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jīng)典二:不可說。
(有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一旦失口,往往一絲脆
弱的牽伴都會斷掉,縱然痛惜也)
經(jīng)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jīng)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
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
痛苦。
經(jīng)典五: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經(jīng)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jīng)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jīng)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jīng)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經(jīng)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醒世詠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yīng)酬無懊惱,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鋼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閑口舌,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別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事由來多缺陷,幻軀焉得不無常。
吃些虧來原無礙,退讓三分也無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生死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夸伶俐。天自從容定主張。
謅曲貪瞋墮地獄,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yǎng)神平胃散,兩鐘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死后空留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斗勝,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xiāng)。
——憨山大師
贈琴僧
太古清音發(fā)指端,月當松頂夜堂寒,
悲風流水多嗚咽,不聽希聲不用彈。 --雪竇重顯
送僧之金陵
勝游生末跡,杳自狎時群。卷衲消寒木,揚帆寄斷云。
曙瓶花外汲,午磬浪邊聞。別后石城月,依依遠共分。 --雪竇重顯
·送寶月禪者之天臺
春風吹斷海山云,別夜寥寥絕四鄰,
月在石橋更無月,不知誰是月邊人。 --雪竇重顯
忘惶
方春不覺來朱夏,秋色蟬鳴翠影斜。
夜來風急柴扉破,滿地霜鋪落葉花。 --投子義青
頌投子答月圓未圓
圓缺曾伸問老翁,石龜銜子引清風。
咋朝木馬潭中過,踏出金烏半夜紅。 --投子義青
白云與我最相知
白云與我最相知,我住山時它亦隨,
侵早和風辭嶂外,晚來依舊護柴扉。 --湛然圓成
雪里梅花初放
雪里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
正對寒燈獨坐,忽將鼻孔沖開。 --憨山德清
半窗松影半窗月
半窗松影半窗月,一個蒲團一個僧,
盤膝坐來中夜后,飛蛾撲滅佛前燈。 --石屋清珙
憨山德清
底事分明在已弓,不須向外問窮通。
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
頌平常心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無門慧開
寒 山
自樂平生道,煙蘿石洞間,野情多放曠,常伴白云閑。
有路不通世,無心孰可攀?石床孤夜坐,圓月上寒山。
好鳥關(guān)關(guān)知我意
午窗定起書沉沉,觸目虛擬一片心,
好鳥關(guān)關(guān)知我意,盡情啼破綠楊陰。 --大歇仲謙
行看流水坐看云
閑居無事可評論,一炷清香自得聞,
睡起有茶饑有飯,行看流水坐看云。 --了庵清欲
山 居
林麓結(jié)茅屋,澹然稱所居。松風驚破夢,澗水靜涵虛。
春老花猶媚,秋殘葉未疏。良宵無限意,東嶺月初生。 --丹霞子淳
統(tǒng)一
聶魯達(智利)
所有的葉是這一片
所有的花朵是這一朵
繁多是個謊言
因為一切果實并無差異
所有的樹木無非一棵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
五祖的佛謁
身是菩提樹,身如明鏡臺
時時勤掃佛,何處惹塵埃
六祖的佛謁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過崆峒山
鑿破云根一徑通。禪棲遠在碧霞中。巖穿雪竅千峰冷。月到禪心五蘊空。
頑石封煙還太古。斜陽入雨灑崆峒。山僧不記人間事。聞?wù)f廣成有道風。
五臺山
名山勝概自天開。一萬菩薩住五臺。積雪千年僧入定。祥云一朵□初回。
奇哉金色清涼界。樂也曼殊智慧才。前后三三是多少。喜師行腳不徒來。
夜泊洱海
數(shù)年不作海天游。今夕乘風一泛舟。似箭靈槎穿巨浪。如霜皓月映高秋。
鐘鳴斷續(xù)隋唐寺。漁唱滄浪蘆荻洲。欲問前朝爭戰(zhàn)事??煮@波底老龍愁。
寄妙巖同參
歲使人歸說大名。始知駐錫在杭城。廿年契闊音書杳。兩地想思感概增。
禪友同參皆老大。離群索處費經(jīng)營。何時再集東林寺。重把詩文仔細評。
梅開在冬至后一日
天道循環(huán)豈數(shù)哉。一陽初復透三才。梅花早布人間信。葭管時飛琴上灰。
按候應(yīng)知陰已往。占云可決泰將來。這般默露天心處。獨有禪翁預解懷
廈門虎溪與會泉上人夜話
溪連海氣逼虛空。一道懸崖小路通。山色重重圖畫里。人家隱隱霧煙中。
鷺江水靜月鋪白。雪嶺楓高霜染紅。更感會公多雅意。烹茶相對話無窮。
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神秀示法詩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示法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照本如開悟詩
處處逢歸路,頭頭達故鄉(xiāng);
本來成現(xiàn)事,何必待思量。
文偃詩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
己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安分庵主開悟詩
幾年個事掛胸懷,問盡諸方眼不開;
肝膽此時俱破裂,一聲江上侍郞來。
曼殊本事詩
鳥舍凌波肌似雪,新持紅葉索題詩;
還卿一缽無情淚,恨不相逢未髦時。
神贊蜂子投窗詩
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
百年鉆故紙,何日出頭時。
程顥題淮南寺詩
南去北來休便休,白草吹盡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對愁。
惠洪詩
山縣蕭條早放衙,蓮塘無主自開花;
三叉路口炊煙起,白瓦青旗一兩家。
寒山詩
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
劉長卿送靈澈詩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青山獨歸遠。
無盡藏尼嗅梅詩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嶺頭云;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拾得詩
君不見,
三界之中紛擾擾,只為無明不了絕。
一念不生心澄然,無去無來不生滅。
德誠船居寓意詩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石屋山居詩
萬境萬機俱寢息,一知一見盡消融;
閑閑兩耳全無用,坐到晨雞與暮鐘。
孫覿楓橋三絕詩
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
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
焰里寒冰結(jié),楊花九月飛。
泥牛吼水面,木馬逐風嘶。
靈云志勤開悟詩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
自從一見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五祖清演開悟詩
山前一片閑田地,叉手叮嚀問祖翁;
幾度賣來還自買,為憐松竹引清風。
虛舟普度墨梅詩
常憶西湖處士家,疏枝冷蕊自橫斜。
精時一片當時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覺海法因庵主開悟詩
巖上桃花開,花從何處來?
靈支才一見,回首舞三臺。
寒山吾心詩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
列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劉長卿送上人詩
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
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王梵志我有詩
我有一方便,價值百匹練。
相打長伏弱,到死不入縣。
守安南臺靜坐詩
南臺靜坐一爐香,終日凝然萬慮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緣無事可商量。
悟新詩
六祖當年不丈夫,倩人書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無信,卻受他家一缽盂。
了元詩
一樹春風有兩般,南枝身曖北枝寒。
現(xiàn)前一段西來意,一片西飛一片東。
寒山詩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
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白云端禪師詩
嶺上白云舒復卷,天邊皓月去還來。
低頭卻入茅檐下,不覺呵呵笑幾回。
寒山眾星詩
眾星羅列夜明珠,巖點孤燈月未治。
圓滿光華不磨瑩,掛在青天是我心。
一切皆為虛幻。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塵;己靈猶不重,佛視為何人。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厚德載物,有容乃大。
君子能忍,必成大器。
九九歸一、終成正果。
無色無相,無嗔無狂。
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心動則物動,心靜則物靜。
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廣結(jié)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对焖Φ陆?jīng)》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峨s阿含經(jīng)》第262
一切行無常,生者必有盡,不生則不死,此滅最為樂?!对鲆话⒑?jīng)》卷50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金剛經(jīng)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金剛經(jīng)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独銍澜?jīng)》卷6
我昔所造諸惡業(yè),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jīng)----普賢菩薩行愿品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責;懺悔更不造,能拔根本業(yè)。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yè)報差別經(jīng)>
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佛說八大人覺經(jīng)>
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雜阿含經(jīng)卷二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独銍澜?jīng)》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wù)f阿彌陀佛,執(zhí)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圣眾,現(xiàn)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yīng)當發(fā)愿,生彼國土。-----阿彌陀經(jīng)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于此界,攝念佛人,歸于凈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独銍澜?jīng)》
當舍于懈怠,遠離諸憒鬧;寂靜常知足,是人當解脫。----大寶積經(jīng)第91卷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xù)。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独銍澜?jīng)》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9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