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什么,是教育的內容,孩子怎么學是教育的方法。
良好的教育方法,能夠將孩子學習的興趣、情緒、感情和智慧都投入到學習之中,獲得最佳學習效果。方法是打開孩子知識大門的鑰匙。
父母在堅持正確的教育內容前提下,要達到預想的效果,就必須選擇科學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獨立探索法。
這是指以孩子自己獨立實踐、探索為主的教育方法。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p>
教育孩子也是這樣的道理,讓孩子自己去吃一塹,自己去長一智。所謂的吃一塹就是孩子的實踐。
美國的兒科博士詹姆斯告誡孩子的父母說:“領帶本身就滋生懶惰,精神松懈,懶于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所以說,處處對孩子包辦代替,這不是在幫助孩子,而是在坑害孩子?!?/p>
愛子之心,人人都有。如果是過分地愛,不給孩子一點獨立空間,這樣的父母無疑是在害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就會養(yǎng)成領帶父母的習慣,所謂長一智,是指在實踐中獲得真知。
反過來講,沒有實踐就很難猁真知。父母應該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做,做的過程,也就是實踐的過程,長知識的過程。
二是以身示教法。這是指父母用自己的行為長期影響孩子的方法,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的。
孩子往往崇拜父親或母親,父親或者母親怎么做,孩子就要怎么學,在孩子眼里父母的做法總是正確的。孩子的模仿性很強,而這種模仿是缺少鑒別能力的,只要是感興趣的,他們就模仿。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齡初期(初入學校)兒童行為表現在模仿行為上特別明顯,道德感,正義感開始萌芽,但辨別是非能力不強。少年期(相當初中階段)對自己的理想人物有強烈的模仿傾向,甚至連理想人物的行為習慣都要加以模仿。
這個時期如果父母是他們的理想人物,父母的每一個行為動作,對孩子都有示范作用,孩子就會學著像父親或母親那樣做事。這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榜樣力量。
特別是孩子感興趣的人和事,孩子會不由自主地照樣學習。如果父母做法是正確的,長期影響下去孩子就學好;如果父母的做法是不正確的,長期影響下去孩子就不容易學好,甚至養(yǎng)成不良的行為和習慣。
三是因材施教法。因材施教即是教學原則,又是教學的重要方法。
學校教育講究因材施教,家庭教育也應該講究因材施教,也就是說要根據自己孩子的不同情況,施行不同教育。據《論語》記載,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有,子路為人直率,性格耿直,近于魯莽,冉有為人膽小而謹慎。
有一次,子路問老師,我聽到一個道理就馬上去做嗎?孔子說,有父親和哥哥在,你要先征求他們的意見后再做。后來,冉有也問老師,我聽到一個道理能馬上去做嗎?孔子說,聽到了就去做吧。
孔子的學生公西華問老師,為什么同是一件事,對子路和冉有的要求不一樣?孔子解釋說,冉有膽小謹慎,我就鼓勵他放開膽子去做;子路平日總想勝人,好爭強逞能,所以讓他多想一想再去做。各家的孩子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即使是同胞兄弟也是不同的,這就要求做父母的要根據孩子實際進行教育,切不可照搬教條,看書本上怎么說,或看人家怎么做就怎么做。
四是啟發(fā)升華法。孩子從父母那里學到的,包括從其他人那里學到的,以及自己獨立學習所獲得的知識,都是孩子將來通過自己努力后能夠得到驗證和提高的。
這些知識在孩子的幼小記憶中,是一些粗淺的,不連貫的,甚至是正確的和不正確的混合在一起。啟發(fā)升華法,要求家長在孩子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進行啟發(fā)、引導和綜合,使這些知識相互融通,促進孩子知識水平提高和經驗豐富。
孩子在具備了一些知識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對新知識的渴求,就會對父母有更高的要求。比如,小孩子總愿意向父母提出一些問題,有的在父母看來是不是問題的問題,有的還是父母無法回答的,這就是孩子在探求知識。
美國彼得·克萊恩在談到學習是什么時說:“詩人羅伯特·費羅斯特對此作了這樣的形容:‘學生是已經有了某種程度而想更上一層樓的人?!脑捴赋隽藘蓚€重點:知識和欲望?!?/p>
孩子的知識需要教育方能獲得,孩子的求知欲望也需要教育才能滿足。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是父母的天職,是孩子豐富知識、提高自己的最好時機。
家庭教育的幾種正確方法
家庭教育的幾種正確方法
家庭教育要講究方法。只要方法運用得當,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如果選用不當,則會事倍功半,甚至會勞而無功。下面向大家推薦幾種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榜樣示范法。
家長要為孩子提供示范,榜樣。讓他有可以模仿和學習的的對象。首先要是注意身教,即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影響教育孩子;再者榜樣引路,即用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或孩子身邊的先進人物以及同伴中的佼佼者來教育孩子。
二、談話疏導法。
即家長就某一個問題或某一個方面的知識和孩子交談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應保持氣氛輕松,這樣才利于孩子暢所欲言,利于家長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或掌握知識的狀況。談話疏導法一般同討論法在結合在一起使用。其具體方式有交談、疏導、提問、討論、說服等,重在一個“談”字上。
三、表揚激勵法。
就是家長應該運用一定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激發(fā)、鼓勵其正確行為的方法。其具體方法有:獎勵,對孩子取得的突出成績給予精神和物質上的獎賞;表,對孩子取得的成績或進步給予正面肯定;定目標,給孩子定出切實可行的目標,讓其為實現目標而努力。
四、潛移默化游戲法。
即運用游戲的方式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增長孩子知識的方法。游戲深受每個孩子的喜愛,在他們喜歡的活動中,才更會主動地樂意接受知識和教育。
五、懲罰警戒法。
就是家長要運用強制的手段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制止和糾正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有批評、訓斥、罰站、關緊閉等。要讓孩子為所犯的過錯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從而知道什么不該做。
家庭自覺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愛綠護綠植綠,倡導綠色生活,創(chuàng)建“綠色家庭”,在打造綠色家庭的實踐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以家庭為單位,立足陽臺、窗臺、庭院、天臺進行綠化,要求種植花卉、植物品種超過10個,數量20盆以上,花色品種搭配合理,布置美觀;積極開展家庭認捐、認建、認養(yǎng)古樹名木、參加公共綠地活動;愛護樹木花草和綠化設施,自覺履行保護綠化的義務;關心“綠色家庭”建設工作,注重綠化科普知識的學習。力爭以點帶面,引導家庭成員積極投身綠化建設,共同倡導綠色生活。
如節(jié)約用水、注意節(jié)電、珍惜紙張、少用一次性制品、購買綠色食品、做好垃圾分類、搞好家庭綠化等,從點滴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加強對子女的環(huán)保教育,使他們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保護自然的良好習慣。
一、家庭教育概述。
指出父母應當了解的家庭教育理念,分析我國當代農村與城市中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
二、愛孩子的藝術。
分析家庭中如何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如何表揚與批評孩子,與孩子交流要講究藝術。
三、對孩子的德育教育。
指出我們應當培養(yǎng)孩子的愛心,責任心,指導孩子塑造良好形象。
四、智育教育。
培養(yǎng)孩子的智力 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共同發(fā)展,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習慣與性格。發(fā)展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和注意力。
五、幫助孩子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
指出三者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在家庭中對孩子進行三方面的教育。
六、家校合作。
針對家長與教師對家校合作的不同態(tài)度,指出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幫助家長調整教育方式,配合學校共同實現對孩子的培養(yǎng)。
七、對孩子的安全教育。
從居家安全,外出安全,避免自然災害的危害,避免人為傷害幾個方面談家庭安全教育的問題。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