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驗的標準化就是指測驗的編制、實施、記分以及測量分數解釋的程序的一致性。需要具備下列條件:
1、測驗內容的標準化。
標準化的前提,是所有接受測量的個人實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測驗內容。
2、測驗條件的標準化。
標準化的第二個條件,是所有接受測量的個人必須在相同的施測條件下接受測驗。其中包括:(1)相同的測驗情境(2)相同的指導語(3)相同的測驗時限
3、評分規(guī)則的標準化。
要求評分結果具有客觀性,為此,測驗中所制定的平分規(guī)則要足以使不同的評分人的評分結果保持最大限度的一致。
4、測驗常模的標準化。
編制測驗的一個重要步驟是編制測驗的常模。常模的功能就是給解釋測量分數提供一個可比較的參照點。
在計算標準工時時,要了解以下內容:
1.明確標準工時的作用 (1)預估工廠負荷產量。工廠空間一定,過程上有了標準時間,即可測算工廠產能。 (2)制定生產計劃的基礎。利用標準時間,生產管制部門可以更精確地做生產計劃,如在進度控制上有了問題,也可依標準時間來做人力調整。 (3)增加機器設備的依據。依據機器產能(換算標準時間)可得知生產量變動時所需要的機器數量。 (4)保證流水線生產的平衡。一條流水線有很多工序,可依各工序的標準時間來配置人力,使生產線平衡、流暢。 (5)效率分析的基礎。有了標準時間,就可計算在多少時間內,完成多少產品。
2.做好標準工時測定準備 (1)收集信息。包括對象作業(yè)的周期、產量、生產方式、產品或零部件加工的連續(xù)性、作業(yè)的標準化程度、作業(yè)內容、達到什么精度、制定時間標準的費用等。 (2)選擇測定方法。測定標準時間的方法有秒表法、工作抽查法、影像法的細微動作研究和記錄動作研究、標準時間資料法、計劃估算法、實際成績資料法、數學法等很多種類。每個方法各有其特點,企業(yè)可以根據使用目的和測定的對象作業(yè)性質選擇適當的方法。
3.計算標準工時 (1)測算作業(yè)時間 ① 新產品小批試制時,工藝人員持秒表在作業(yè)現場對每一工序作業(yè)時間進行實際測算。 ② 應選擇生產較為順暢時進行測算,并連續(xù)測試20個以上的周期時間。 (2)測算評核系數。工藝人員根據觀測的作業(yè)人員勞動熟練程度,給出評核系數。測試實際作業(yè)時間時,作為參照的作業(yè)人員,其勞動熟練程度與中等熟練人員的比較系數稱為評核系數。系數越大表示其勞動熟練程度越高。 (3)測算寬放率。工藝人員根據作業(yè)條件測算寬放率,其中: 寬放時間=管理寬放時間+生理寬放時間+疲勞寬放時間 寬放率= *100%=管理寬放率+生理寬放率+疲勞寬放率 其中:管理寬放率一般取3%~10%; 疲勞寬放率一般取5%~20%。
軟件測試的方法根據軟件工程的組織和實現方式,有很大差別,有些是比較技術化的方法,有些則是工程方法,主要分為: 黑盒測試方法群: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因果圖、基路徑法、專家測試法、smoking、場景測試等 白盒測試方法群:同行評審、需求審查、代碼審查、接口測試(調用測試和返回測試,需要結合等價類和因果圖方法)等。
當在單元層面黑盒而在集成層面白盒時,基本上兩類方法就會有結合了,就會出現習慣上說的灰盒測試(說實話,不做到純產品級開發(fā),基本上都是用的灰盒測試)。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標準化測驗
【英文】standardized test;standardized tests;standard test; 1."標準化測驗"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與非標準化測驗相對。經過標準化程序,具有下列條件的測驗:(1)具有常模,為測驗分數的比較提供了參照點。(2)具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組測驗,為被試者的作業(yè)提供了可直接比較的基礎。(3)具有測驗實施的詳細規(guī)定,包括測驗指導語、時間、情境的規(guī)定等,以保證每一被試者有相同的受測條件。(4)有評分方法的詳細規(guī)定,以減少評分誤差。 采用系統的科學程序編制與實施,具有統一標準,并且對誤差做了嚴格控制的測驗。它要同時具備以下4個條件:①具有常模,即標準化樣組的平均數,它為測驗分數的比較提供了參照點;②具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組試題,為被試的作業(yè)提供了可直接比較的基礎;③具有實施測驗的詳細規(guī)定,包括測驗指導語、測時限制、測驗情境的規(guī)定等,以保證每?。.. 2."標準化測驗"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所以說它和考試不一樣一般將其稱為標準化測驗.在人才選拔方面運用的各種測驗量表是心理學用以測量個人能力傾向和已獲得知識技能的工具.
編輯本段標準化測驗步驟
1、確定測驗目的。 2、制定測驗計劃 3、編制雙相細目表。 4、編制題目。 5、選題。 6、制定嚴格評分規(guī)則。 7、編制測驗說明書。
1、從是否關心內部結構來看 (1)白盒測試:又稱為結構測試或邏輯驅動測試,是一種按照程序內部邏輯結構和編碼結構,設計測試數據并完成測試的一種測試方法。
(2)黑盒測試:又稱為數據驅動測試,把測試對象當做看不見的黑盒,在完全不考慮程序內部結構和處理過程的情況下,測試者僅依據程序功能的需求規(guī)范考慮,確定測試用例和推斷測試結果的正確性,它是站在使用軟件或程序的角度,從輸入數據與輸出數據的對應關系出發(fā)進行的測試。(3)灰盒測試:是一種綜合測試法,它將“黑盒”測試與“白盒”測試結合在一起,是基于程序運行時的外部表現又結合內部邏輯結構來設計用例,執(zhí)行程序并采集路徑執(zhí)行信息和外部用戶接口結果的測試技術。
2、從是否執(zhí)行代碼看 (1)靜態(tài)測試:指不運行被測程序本身,僅通過分析或檢查源程序的語法、結構、過程、接口等來檢查程序的正確性。(2)動態(tài)測試:是指通過運行被測程序,檢查運行結果與預期結果的差異,并分析運行效率、正確性和健壯性等性能指標。
3、從開發(fā)過程級別看 (1)單元測試:又稱模塊測試,是針對軟件設計的最小單位----程序模塊或功能模塊,進行正確性檢驗的測試工作。其目的在于檢驗程序各模塊是否存在各種差錯,是否能正確地實現了其功能,滿足其性能和接口要求。
(2)集成測試:又叫組裝測試或聯合,是單元測試的多級擴展,是在單元測試的基礎上進行的一種有序測試。旨在檢驗軟件單元之間的接口關系,以期望通過測試發(fā)現各軟件單元接口之間存在的問題,最終把經過測試的單元組成符合設計要求的軟件。
(3)系統測試:是為判斷系統是否符合要求而對集成的軟、硬件系統進行的測試活動、它是將已經集成好的軟件系統,作為基于整個計算機系統的一個元素,與計算機硬件、外設、某些支持軟件、人員、數據等其他系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在實際運行環(huán)境下,對計算機系統進行一系列的組裝測試和確認測試。在系統測試中,對于具體的測試類型有:(1)功能測試:對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中的功能需求逐項進行的測試,以驗證功能是否滿足要求。
(2)性能測試:對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書的功能需求逐項進行的測試,以驗證功能是否滿足要求。(3)接口測試:對軟件需求規(guī)格說明中的接口需求逐項進行的測試。
(4)人機交互界面測試:對所有人機交互界面提供的操作和顯示界面進行的測試,以檢驗是否滿足用戶的需求。(5)強度測試:強制軟件運行在異常乃至發(fā)生故障的情況下(設計的極限狀態(tài)到超出極限),驗證軟件可以運行到何種程序的測試。
(6)余量測試:對軟件是否達到規(guī)格說明中要求的余量的測試。(7)安全性測試:檢驗軟件中已存在的安全性、安全保密性措施是否有效的測試,(8)可靠性測試:在真實的或仿真的環(huán)境中,為做出軟件可靠性估計而對軟件進行的功能(其輸入覆蓋和環(huán)境覆蓋一般大于普通的功能測試) (9)恢復性測試:對有恢復或重置功能的軟件的每一類導致恢復或重置的情況,逐一進行的測試。
(10)邊界測試:對軟件處在邊界或端點情況下運行狀態(tài)的測試。(11)數據處理測試:對完成專門數據處理功能所進行的測試。
(12)安裝性測試:對安裝過程是否符合安裝規(guī)程的測試,以發(fā)現安裝過程中的錯誤。(13)容量測試:檢驗軟件的能力最高能達到什么程度的測試。
(14)互操作性測試:為驗證不同軟件之間的互操作能力而進行的測試。(15)敏感性測試:為發(fā)現在有效輸入類中可能引起某種不穩(wěn)定性或不正常處理的某些數據的組合而進行的測試。
(16)標準符合性測試:驗證軟件與相關國家標準或規(guī)范(如軍用標準、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及國際標準)一致性的測試。(17)兼容性測試:驗證軟件在規(guī)定條件下與若干個實體共同使用或實現數據格式轉換時能滿足有關要求能力的測試。
(18)中文本地化測試:驗證軟件在不降低原有能力的條件下,處理中文能力的測試。4、從執(zhí)行過程是否需要人工干預來看 (1)手工測試:就是測試人員按照事先為覆蓋被測軟件需求而編寫的測試用例,根據測試大綱中所描述的測試步驟和方法,手工地一個一個地輸 入執(zhí)行,包括與被測軟件進行交互(如輸入測試數據、記錄測試結果等),然后觀察測試結果,看被測程序是否存在問題,或在執(zhí)行過程中是否會有一場發(fā)生,屬于比較原始但是必須執(zhí)行的一個步驟。
(2)自動化測試:實際上是將大量的重復性的測試工作交給計算機去完成,通常是使用自動化測試工具來模擬手動測試步驟,執(zhí)行用某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寫的過程(全自動測試就是指在自動測試過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預,由程序自動完成測試的全過程;半自動測試就是指在自動測試過程中,需要手動輸入測試用例或選擇測試路徑,再由自動測試程序按照人工指定的要求完成自動測試)5、從測試實施組織看 (1)開發(fā)測試:開發(fā)人員進行的測試 (2)用戶測試:用戶方進行的測試 (3)第三方測試:有別于開發(fā)人員或用戶進行的測試,由專業(yè)的第三方承擔的測試,目的是為了保證測試工作的客觀性6、從測試所處的環(huán)境看 (1)阿爾法測試:是由一個用戶在開發(fā)環(huán)境下進行的測試,也可以是公司內部的用戶在模擬實際操作環(huán)境下進行的測試 (2)。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的操作方法 (摘自:《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 在實施《標準》的過程中,掌握各項目正確的測試方法是所有體育教師和測評人員迫切需要了解的內容。
測試工作必然和所使用的測試儀器有一定的關系,現在測試器材多種多樣,有全手工操作的,也有電子儀器。手工操作與電子儀器的操作流程不完全相同。
如使用帶有IC卡*的測試儀器就可以減少測試人員的記錄和計算工作。但無論使用何種儀器,對測試人員的基本的操作要求是一致的,本章對《標準》中各個項目基本的測試方法及其操作要求進行介紹。
對于不同的測試器材,可參考相應測試器材的說明書。 一、身高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身高,與體重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fā)育的水平及營養(yǎng)狀況。
2.場地器材 身高測量計。使用前應校對0點,以鋼尺測量基準板平面至立柱前面紅色刻線的高度是否為10.0厘米,誤差不得大于0.1厘米。
同時應檢查立柱是否垂直,連接處是否緊密,有無晃動,零件有無松脫等情況并及時加以糾正。 3.測試方法 受試者赤足,立正姿勢站在身高計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攏,足尖分開成60度角)。
足跟、骶骨部及兩肩胛區(qū)與立柱相接觸,軀干自然挺直,頭部正直,耳屏上緣與眼眶下緣呈水平位(圖3-1)。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右側,將水平壓板輕輕沿立柱下滑,輕壓于受試者頭頂。
測試人員讀數時雙眼應與壓板水平面等高進行讀數,記錄員復述后進行記錄。以厘米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測試誤差不得超過0.5厘米。 4.注意事項 (1)身高計應選擇平坦靠墻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應面向光源。
(2)嚴格掌握“三點靠立柱”、“兩點呈水平”的測量姿勢要求,測試人員讀數時兩眼一定與壓板等高,兩眼高于壓板時要下蹲,低于壓板時應墊高。 (3)水平壓板與頭部接觸時,松緊要適度,頭發(fā)蓬松者要壓實,頭頂的發(fā)辮、發(fā)結要放開,飾物要取下。
(4)讀數完畢,立即將水平壓板輕輕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壞。 (5)測量身高前,受試者應避免進行劇烈體育活動和體力勞動。
二、體重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體重,與身高測試相配合,評定學生的身體勻稱度,評價學生生長發(fā)育的水平及營養(yǎng)狀況。 2.場地器材 杠桿秤或電子體重計。
使用前需檢驗其準確度和靈敏度。準確度要求誤差不超過0.1%,即每百千克誤差小于0.1千克。
檢驗方法是:以備用的10千克、20千克、30千克標準砝碼(或用等重標定重物代替)分別進行稱量,檢查指標讀數與標準砝碼誤差是否在允許范圍。靈敏度的檢驗方法是:置100克重砝碼,觀察刻度尺變化,如果刻度抬高了3毫米或游標向遠移動0.1千克而刻度尺維持水平位時,則達到要求。
3.測試方法 測試時,杠桿秤應放在平坦地面上,調整0點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試者赤足,男性受試者身著短褲;女性受試者身著短褲、短袖衫,站在秤臺中央(圖3-2)。
測試人員放置適當砝碼并移動游標至刻度尺平衡。讀數以千克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后一位。
記錄員復誦后將讀數記錄。測試誤差不超過0.1千克。
4.注意事項 (1)測量體重前受試者不得進行劇烈體育活動或體力勞動。 (2)受試者站在秤臺中央,上下杠桿秤動作要輕。
(3)每次使用杠桿秤時均需校正。測試人員每次讀數前都應校對砝碼標重以避免差錯。
三、臺階試驗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在定量負荷后心率變化情況,評價學生的心血管機能。 2.場地器材 臺階或凳子、節(jié)拍器(或錄音機及磁帶)、秒表、臺階試驗儀。
3.測試方法 初中、高中和大學各年級男生用高40厘米臺階(或凳子),初中、高中和大學各年級女生及小學五、六年級男女生用高35厘米的臺階(或凳子)做踏臺上、下運動。測試前測定安靜時的脈搏,然后受試者做輕度的準備活動,主要是活動下肢關節(jié)。
上、下臺階(或凳子)的頻率是30次/分,因而節(jié)拍器的節(jié)律為120次/分(每上、下一次是四動)。受試者按節(jié)拍器的節(jié)律完成試驗。
被測試者從預備姿勢開始,(1)被測試者一只腳踏在臺階上;(2)踏臺腿伸直成臺上站立;(3)先踏臺的腳先下地;(4)還原成預備姿勢。用2秒上、下一次的速度(按節(jié)拍器的節(jié)律來做)連續(xù)做3分鐘(圖3-3)。
做完后,保持靜止休息狀態(tài),測量運動結束后的1分鐘至1分半鐘、2分鐘至2分半鐘、3分鐘至3分半鐘的3次脈搏數。并用下列公式求得評定指數,計算結果包含有小數的,對小數點后的1位進行四舍五入取整進行評分。
評定指數=踏臺上、下運動的持續(xù)時間(秒)*100/ 2*(3次測定脈搏的和) 4.注意事項 (1)心臟有病的學生不能參加測試。 (2)按2秒上、下一次的節(jié)律進行。
當受試者跟不上節(jié)奏時應及時提醒,如果三次跟不上節(jié)奏應停止測試,以免發(fā)生傷害事故。 (3)上、下臺階時,膝、髖關節(jié)都應伸直。
(4)被測試者不可自己測量脈搏。 (5)如果受試者不能完成3分鐘的負荷運動,以實際上下臺階的持續(xù)時間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同上。
四、肺活量 1.測試目的 測試學生的肺通氣功能。 2.場地器材 電子肺活量計。
3.測試方法 房間通風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則每換測試對象需消毒一次,每測一人時將口嘴下倒出唾液并注意。
水泥、砂漿及制品檢測: 各類水泥及水泥制品、普通建筑砂漿、功能性干拌砂漿及砂漿制品的標準檢測和工程見證檢測。
建筑工程骨料、摻和料檢測: 建筑工程用砂、石、土、石灰、粉煤灰、礦渣粉、硅灰、沸石粉等各種輕、重、粗、細骨料工程見證檢測。
建筑工程用金屬材料檢測:
不同規(guī)格鋼筋、盤條、薄板、薄帶、鋼絞線、預應力鋼絲、鋼纖維的拉伸、屈服、彎曲、硬度、疲勞、焊接、阻銹、彈性模量等標準檢測。
磚和砌塊檢測:
各類混凝土
混凝土性能檢測及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各類混凝土的力學、熱學、變形、開裂及耐久性能(包括抗?jié)B、抗凍、碳化、鋼筋銹蝕、堿集料反應等性能)的標準化系統檢測。各種輕骨料混凝土、加氣混凝土、泵送、防凍、修補、高強等高性能混凝土及不同等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外加劑檢測:
各類混凝土減水劑、早強劑、速凝劑、緩凝劑、引氣劑、泵送劑、防水劑、防凍劑、膨脹劑、養(yǎng)護劑、脫模劑等混凝土系列外加劑標準物性檢測。
混凝土制品檢測:
各種蒸壓、燒結、重灰磚、砌塊、梁柱、板材、線材、纖維復合管材、GRC構件等形材的標準化物性檢測。
特種工程材料檢測:
防水、堵漏、耐磨、耐蝕、修補、勾縫、粘接、界面、墻泥、發(fā)光、抗磁、電熱、透氣、彈性、滲透結晶、土壤固結等有無機結合的干拌砂漿、膠泥、型材等特種材料的抗?jié)B、耐磨、粘結、洗刷等標準指標檢測、配合比設計、產品技術咨詢。
建筑工程無損檢測:
主體結構工程現場檢測
混凝土、砂漿、砌體強度現場檢測: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鉆芯法混凝土強度檢測;;回彈法、貫入法砌體結構工程砂漿抗壓強度現場檢測
混凝土結構中鋼筋位置/直徑/保護層厚度檢測;混凝土內部鋼筋及缺陷(孔洞/不密實區(qū)/裂縫/預埋管線技術)無損檢測
混凝土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測;
后置埋件的力學性能檢測。
各種預制和現澆混凝土構件性能、大跨度橋板結構性能、鋼筋應變/混凝土應變檢測。
鋼結構工程專項檢測
鋼結構焊接質量無損檢測;
鋼結構防腐及防火涂裝檢測;
鋼結構節(jié)點、機械連接用緊固標準件及高強螺栓力學性能檢測;
鋼網架結構的變形檢測。
軟件測試生命周期包括6個階段(大體上):1)計劃 2)分析,3)設計,4)構建,5)測試周期,6)最后測試和實施,和7)實施后。
1. 計劃(產品定義階段)
高層次的測試計劃(包含多重測試周期)
質量保證計劃(質量目標,測試標準等 )
確定計劃評審的時間
報告問題過程
確定問題的分類
確定驗收標準-給質量保證員和用戶。
建立應用程序測試數據庫
確定衡量標準,例如缺陷數量/嚴重程度和缺陷起源(僅舉幾個例子) 。
確定項目質量度量
開始制定項目整體測試時間表(時間,資源等)
必需階段:評審產品定義文檔
文檔中加入質量保證標準,作為工程改善進程的一部分
根據該產品的特點幫助確定問題的范圍
大約每月要花5 -1 0小時在這一方面
計劃在數據庫管理所有測試用例,包括手工方面或者自動化方面。
2. 分析(外部文檔階段)
根據業(yè)務需求開發(fā)功能驗證矩陣。
制定測試用例格式-估計時間和分配優(yōu)先級。
制定測試周期矩陣與時間線
根據功能驗證矩陣開始編寫測試用例
根據業(yè)務需求計劃測試用例基準數據
確定用于自動化測試的測試用例。
自動化團隊開始在測試工具中創(chuàng)建變量文件和高層次的測試腳本。
為自動化系統中的跟蹤組件設置路徑和自動化引導。
界定壓力和性能測試的范疇。
按照每個測試用例的數據要求開始建立基準數據庫。
定義維護基準數據庫的過程,即備份,恢復,驗證。
開始規(guī)劃項目所需的測試周期數,和回歸測試次數。
開始文檔復查,如:功能設計文檔,業(yè)務需求文檔,產品規(guī)格說明書,產品外部文檔等。
審查測試環(huán)境和實驗室,前端與后端系統都要。
準備使用McCabe工具,以支持白盒測試中代碼的研發(fā)和復雜性分析
建立反饋機制并開始錄入文檔。
必需階段:審查外部文件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00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