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浮物測定方法有濾膜過濾法、濾紙過濾法、離心分離法、稱重法(計算法)及定性分散分析方法等。采用濾紙、濾膜或石棉坩堝、玻璃砂心坩堝過濾后烘干稱重,濾紙、濾膜的孔徑大小不同,也可能因截留量差異而會引入誤差。
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方法
將試樣倒入放有烘干后的濾膜或濾紙儀器中過濾,將濾膜或濾紙涼干后放入烘箱中,在40~50℃和150℃溫度下烘干(稱重法則不需過濾,可直接將一定體積的試樣烘干即可)。當達到恒定重量時,測其重量。然后將帶有懸浮物的濾膜或濾紙放在溫度控制在600℃的白金或陶瓷坩堝中灼燒,當達到恒定重量時再測其重量損失。最后計算出懸浮物質量、灼燒后的殘渣和灼燒后損失量,以毫克/升表示。
懸浮物測定儀器
1、稱量瓶:內徑30-50mm。
2、孔徑為0.45um的濾紙及相應的濾器。
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操作步驟
1、將一張濾紙放在稱量瓶中,打開瓶蓋,每次在103-105℃ 烘干2小時,取出,冷卻后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恒重為止(兩次稱量相差0.0005g)。
2、分取除去漂浮物后,振蕩均勻的適量水樣(使含總不可濾殘渣大于2.5mg),通過上面稱至恒重的濾紙過濾,用蒸餾水沖洗殘渣3-5次。如樣品中含油脂,用10 ml石油謎分兩次淋洗殘渣。
3、小心取下濾紙,放入原稱量瓶內,在103-105℃烘箱中,打開瓶蓋,每次烘2小時取出,冷卻后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恒重為止。
懸浮物測定方法有濾膜過濾法、濾紙過濾法、離心分離法、稱重法(計算法)及定性分散分析方法等。
采用濾紙、濾膜或石棉坩堝、玻璃砂心坩堝過濾后烘干稱重,濾紙、濾膜的孔徑大小不同,也可能因截留量差異而會引入誤差。 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方法 將試樣倒入放有烘干后的濾膜或濾紙儀器中過濾,將濾膜或濾紙涼干后放入烘箱中,在40~50℃和150℃溫度下烘干(稱重法則不需過濾,可直接將一定體積的試樣烘干即可)。
當達到恒定重量時,測其重量。然后將帶有懸浮物的濾膜或濾紙放在溫度控制在600℃的白金或陶瓷坩堝中灼燒,當達到恒定重量時再測其重量損失。
最后計算出懸浮物質量、灼燒后的殘渣和灼燒后損失量,以毫克/升表示。 懸浮物測定儀器 1、稱量瓶:內徑30-50mm。
2、孔徑為0.45um的濾紙及相應的濾器。 水中的懸浮物測定操作步驟 1、將一張濾紙放在稱量瓶中,打開瓶蓋,每次在103-105℃ 烘干2小時,取出,冷卻后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恒重為止(兩次稱量相差0.0005g)。
2、分取除去漂浮物后,振蕩均勻的適量水樣(使含總不可濾殘渣大于2.5mg),通過上面稱至恒重的濾紙過濾,用蒸餾水沖洗殘渣3-5次。如樣品中含油脂,用10 ml石油謎分兩次淋洗殘渣。
3、小心取下濾紙,放入原稱量瓶內,在103-105℃烘箱中,打開瓶蓋,每次烘2小時取出,冷卻后蓋好瓶蓋稱重,直至恒重為止。
1 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水中懸浮物的測定。
本標準適用于地面水、地下水,也適用于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中懸浮物測定。 2 定義 水質中的懸浮物是指水樣通過孔徑為0.45μm的濾膜,截留在濾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質。
3 試劑 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 4 儀器 4.1 常用實驗室儀器和以下儀器。
4.2 全玻璃微孔濾膜過濾器。 4.3 GN-CA濾膜、孔徑0.45μm、直徑60mm。
4.4 吸濾瓶、真空泵 4.5 無齒扁咀鑷子。 5 采樣及樣品貯存 5.1 采樣 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質玻璃瓶要用洗滌劑洗凈。
再依次用自來水和蒸餾水沖洗干凈。在采樣之前,再用即將采集的水樣清洗三次。
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樣500~1 000mL,蓋嚴瓶塞。 注:漂浮或浸沒的不均勻固體物質不屬于懸浮物質,應從水樣中除去。
5.2 樣品貯存 采集的水樣應盡快分析測定。如需放置,應貯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長不得超過七天。
注:不能加入任何保護劑,以防破壞物質在固、液間的分配平衡。 6 步驟 6.1 濾膜準備 用扁咀無齒鑷子夾取微孔濾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稱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時后取出置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其重量。
反復烘干、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2mg。將恒重的微孔濾膜正確的放在濾膜過濾器(4.1)的濾膜托盤上,加蓋配套的漏斗,并用夾子固定好。
以蒸餾水濕潤濾膜,并不斷吸濾。 6.2 測定 量取充分混合均勻的試樣100mL抽吸過濾。
使水分全部通過濾膜。再以每次10mL蒸餾水連續(xù)洗滌三次,繼續(xù)吸濾以除去痕量水分。
停止吸濾后,仔細取出載有懸浮物的濾膜放在原恒重的稱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一小時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卻到室溫,稱其重量。反復烘干、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4mg為止。
注:濾膜上截留過多的懸浮物可能夾帶過多的水份,除延長干燥時間外,還可能造成過濾困難,遇此情況,可酌情少取試樣。濾膜上懸浮物過少,則會增大稱量誤差,影響測定精度,必要時,可增大試樣體積。
一般以5~100mg懸浮物量做為量取試樣體積的實用范圍。 7 結果的表示 懸浮物含量C(mg/L)按下式計算: C=1000x1000x(A-B)/V 式中:C——水中懸浮物濃度,mg/L; A——懸浮物+濾膜+稱量瓶重量,g; B——濾膜+稱量瓶重量,g; V——試樣體積,mL。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wu1314hui懸浮物(SS)的測定1主題內容和適用范圍 本標準規(guī)定了水中懸浮物的測定。
本標準適用于地面水、地下水,也適用于生活污水和工業(yè)廢水中懸浮物測定。2定義 水質中的懸浮物是指水樣通過孔徑為0.45μm的濾膜,截留在濾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質。
3試劑 蒸餾水或同等純度的水。4儀器 全玻璃微孔濾膜過濾器、GN-CA濾膜、孔徑0.45μm、直徑60mm、吸濾瓶、真空泵、無齒扁咀鑷子5采樣及樣品貯存 5.1采樣 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質玻璃瓶要用洗滌劑洗凈。
再依次用自來水和蒸餾水沖洗干凈。在采樣之前,再用即將采集的水樣清洗三次。
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樣500~1 000mL,蓋嚴瓶塞。 注:漂浮或浸沒的不均勻固體物質不屬于懸浮物質,應從水樣中除去。
5.2樣品貯存 采集的水樣應盡快分析測定。如需放置,應貯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長不得超過七天。
注:不能加入任何保護劑,以防破壞物質在固、液間的分配平衡。6步驟 6.1濾膜準備 用扁咀無齒鑷子夾取微孔濾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稱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時后取出置干燥器內冷卻至室溫,稱其重量。
反復烘干、冷卻、稱量,直至兩次稱量的重量差≤0.2mg7。
按其性質可分為無機物、有機物和微生物.按分散體系分類,即按雜質粒子的大小及同水之間的相互關系來分類,可分為以下三類:分子-離子分散系:即溶解性物質,小于0.001微米,包括各種無機的、有機的低分子物及其離子,在水中成為溶液. 膠態(tài)分散系:即膠體物質,大小由0.001-0.1微米,其中有的高分子物以溶液存在,溶膠微粒以溶膠存在. 粗分散系:即懸浮物質,大于0.1微米,其中有懸濁液和乳濁液. 水質專業(yè)術語 1、水中的懸浮物:水中的懸浮物是顆粒直徑約在0.1微米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見.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原生動物、澡類、細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機物等組成,常常懸浮水流之中,產生水的渾濁度.懸浮物是造成渾濁度、色度、氣味的主要來源. 2、水中的膠體物質:水中的膠體物質是指直徑在0.1-0.001微米之間的微粒.膠體是許多分子和離子的集合物,包括無機膠體如鐵、鋁、硅的化合物,有機膠體如植物或動物的肢體腐爛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3、水中的溶解物質:水中的溶解物質是直徑小于或等于0.001微米的微小顆粒.主要是溶于水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鹽類的各種離子和氣體. 4、水的渾濁度:由于水中含有懸浮物及膠體狀態(tài)的微粒,使得原是無色透明的水產生渾濁現(xiàn)象,其渾濁的程度稱為渾濁度.渾濁度是表達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相對密度、不同形狀的懸浮物、膠體物質、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雜質對光所產生的效應. 水的硬度:水中的一些金屬離子的濃度,如鈣、鎂、鐵、錳、鋅等,一般鐵、錳、鋅等離子在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計.通常就把鈣、鎂的總濃度看作水的硬度. 水的TDS值:TDS表示水中溶解性總固體的含量.包括水中的溶解鹽類,還包括有機物質.水中的固體分為溶解性固體和懸浮固體.溶解性固體是指水經(jīng)過過濾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種無機鹽類、有機物等.懸浮固體是指那些能過濾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沙、有機物、微生物等懸浮物質.。
按其性質可分為無機物、有機物和微生物.按分散體系分類,即按雜質粒子的大小及同水之間的相互關系來分類,可分為以下三類:分子-離子分散系:即溶解性物質,小于0.001微米,包括各種無機的、有機的低分子物及其離子,在水中成為溶液. 膠態(tài)分散系:即膠體物質,大小由0.001-0.1微米,其中有的高分子物以溶液存在,溶膠微粒以溶膠存在. 粗分散系:即懸浮物質,大于0.1微米,其中有懸濁液和乳濁液. 水質專業(yè)術語 1、水中的懸浮物:水中的懸浮物是顆粒直徑約在0.1微米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見.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原生動物、澡類、細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機物等組成,常常懸浮水流之中,產生水的渾濁度.懸浮物是造成渾濁度、色度、氣味的主要來源. 2、水中的膠體物質:水中的膠體物質是指直徑在0.1-0.001微米之間的微粒.膠體是許多分子和離子的集合物,包括無機膠體如鐵、鋁、硅的化合物,有機膠體如植物或動物的肢體腐爛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3、水中的溶解物質:水中的溶解物質是直徑小于或等于0.001微米的微小顆粒.主要是溶于水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鹽類的各種離子和氣體. 4、水的渾濁度:由于水中含有懸浮物及膠體狀態(tài)的微粒,使得原是無色透明的水產生渾濁現(xiàn)象,其渾濁的程度稱為渾濁度.渾濁度是表達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相對密度、不同形狀的懸浮物、膠體物質、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雜質對光所產生的效應. 水的硬度:水中的一些金屬離子的濃度,如鈣、鎂、鐵、錳、鋅等,一般鐵、錳、鋅等離子在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計.通常就把鈣、鎂的總濃度看作水的硬度. 水的TDS值:TDS表示水中溶解性總固體的含量.包括水中的溶解鹽類,還包括有機物質.水中的固體分為溶解性固體和懸浮固體.溶解性固體是指水經(jīng)過過濾之后,那些仍然溶于水中的各種無機鹽類、有機物等.懸浮固體是指那些能過濾掉的不溶于水中的泥沙、有機物、微生物等懸浮物質。
取100mL活性污泥(水樣),用烘干后稱重的濾紙過濾,將濾后懸浮物和濾紙一并于103℃-105℃烘干后恒重稱量,依據(jù)下面的例子就可以計算出污泥濃度(懸浮物)。
樣品編號 A池
取樣量Vs(mL) 100 .0
器皿(蒸發(fā)皿或培養(yǎng)皿)編號 C1#
器皿+濾紙103℃-105℃烘干后恒重W1(g) 31.1092
器皿+濾紙恒重(103℃-105℃烘干后)+樣品重量W2(g) 33.9772
103℃-105℃烘干后器皿+濾紙+樣品烘干恒量W3(g) 31.5680
干污泥重量△W(g) 0.4588
MLSS(g/L) 4.5880
計算公式:Ws=W2-W1 MLSS=△W*1000/Vs(g/L)
方莊污水廠工藝數(shù)據(jù)測定規(guī)程(四)
污泥沉降比、污泥濃度和沉降指數(shù)的測定方法
1. 取清潔的100mL量筒5個;水舀子一個。
2. 分別從1,2,3,4號曝氣池出水末端以及回流污泥槽(當吸泥機位于中間位置)中取100mL的污泥混合液置于量筒中。
3. 取樣完成后,將量筒放回現(xiàn)場化驗室的指定地點,分別將5個量筒中的污泥混合液用玻璃棒攪拌均勻后靜置。
4. 靜置30分鐘后記錄沉淀污泥層與上清液交界處的刻度數(shù)值就是污泥沉降比。
5. 準備5個定量濾紙分別編號,在103-105℃的烘箱中烘干2小時,在干燥器內冷卻半小時后稱重。
6. 將5個量筒中的水樣分別到入5個烘干后的濾紙中過濾。
7. 待完全過濾后將濾紙放入103-105℃的烘箱中烘干2小時,在干燥器內冷卻半小時后稱重。
8. 用濾紙和污泥的重量減去濾紙的重量再乘以104就等于該水樣的污泥濃度,用污泥濃度除以污泥沉降比就等于該水樣的沉降指數(shù)。
9. 在數(shù)據(jù)記錄完成后,用洗潔精將量筒清洗干凈,以保持現(xiàn)場化驗室的清潔衛(wèi)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2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