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的教案步驟
課題 The title
授課時間 Time
教學目的 Teaching Objectives
教學重點 Teaching focus
教學過程 Teaching procedures
1.問候:Greetings
2.復習:Revision
3.新課導入 Lead-in
4.文章背景介紹 TheIntroduction of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5.課文詳細分析 Text Analysis:1)文章體裁 Styleof the text
2)文章結構 Structure ofthe text
3) 文章內容詳解(如對重要語言點、語法點、主旨思想、
寫作手法等的分析)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text (the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grammatic points,theme and
writing devices)
教學內容 Teaching Content
教學方法、手段及時間分配 Teaching Method and Time Arrangement
課堂小結和教學反饋 Conclusion and the Feedback
作業(yè) Assignment
板書設計 Blackboard Design
教學反思 Teaching Reflection
英語教學法
1、全身動作反應法:就是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師設計的語言項目,通過手、腳、等身體部位的動作來學習語言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采用刺激-反應-強化方式進行教學。
2、口頭作文法:在教學中,圍繞一個具體的交際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語言形式聯(lián)系和交際練習。它的特點是不通過母語翻譯而直接用外語表達思想,使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交際的內容上,而不是語言的形式上,語音、語法和詞匯的運用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完成的。采用口頭作文法,可以直接地培訓學生用外語思維的能力,沒有本族語思考的介入,沒有“心譯”的介入。
3、分級評價法:就是在考核中把同等水平的學生劃分到同一級別進行評價的方法,它的特點是既要面向全體,又要逐級擇優(yōu),即使最差的學生也有獲獎的機會。
4、趣味教學法:單詞教學中,一般利用多種游戲進行趣味練習。例如:大小聲、英漢互譯、simen says 、運用肢體語言做動作學生猜單詞,說謎語,男女生、小組對抗賽,擊鼓傳花讀單詞,把單詞編入學生會唱的英文歌曲中,學生更感興趣,學習童謠和歌曲時編成舞蹈,效果更好。
5、背誦單詞可以計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比一比,看誰記的單詞多。
6、石頭、剪子、布的游戲。這個游戲在記憶單詞時特別見效。當一節(jié)課新授的單詞講完了,就可以玩這個游戲了,把學生分成兩組,每組派同樣多的代表來參賽,排頭的兩名同學先比賽,誰輸了就到排尾去,派一名同學記分。最后看總成績。具體是這樣的:老師說學的單詞book,同學一起說book,book,book,再看誰贏??此麄兺娴哪敲雌饎牛艺娓吲d。學生不但玩的好,同時學的單詞也全都記住了。
1、交際法:是根據(jù)意念項目和交際功能發(fā)展學生交際能力的系統(tǒng)教法。
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運用言語進行交流,重要的是使學生能夠考慮到進行相互交流的人們的作用和地位,考慮到所涉及的題目和情景,從而能恰如其分地運用語言。 2、游戲教學法:用游戲形式復習單詞、句型,練習新語言點,使學生寓學于樂,在活潑、輕忪、愉快的氣氛中自然而然地獲得英語知識與技能。
游戲要求簡短易行,有趣味,而且要與本課教學內容緊密相關。 3、情景教學法:情景是教師創(chuàng)設或模擬的生活場景,應具有真實、生動、實用的特點,便于學生將所學語言材料進行綜合、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表達交流。
這種練習方法,有接近生活的交際功能,而且能變單調、機械的句型操練為活潑、生動的交際性練習。 4、動作教學法:在低年級英語教學中,用具體形象的手勢、動作來輔助英語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5、活動教學法:就是按照學生身心發(fā)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來設計、布置情境,提供材料,讓學生積極參與自由操作、觀察思考。通過活動讓學生自己認識事物、發(fā)現(xiàn)問題,得出答案,發(fā)掘學生潛能。
6、三位一體教學法:是根據(jù)字母、音素、音標三者的內在聯(lián)系業(yè)務和交叉關系將三者融為一體進行教學的方法。 7、自然法:這種方法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已學知識的熟練程度來參加活動。
8、全身反應法: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讓學生通過全身各個部位的不同動作達到記憶的目的。 9、合作學習法:讓學生通過參加Pair work和group work活動,給學生練習語言并互相學習的條件和機會。
10、功能意念法:這種方法是教師集中提供給學生在某次會話時或某種情境中可能運用的有關語言,讓他們感知其功能,在交際中運用。 以上材料僅供參考,不過我還是建議你感覺一下英語ing的英語教學方式,看一看他的教學模式,對你應該很有幫助的。
幾種實用的初中英語教學法
(一)翻譯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譯法也叫語法翻譯法,是中世紀歐洲人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所采用的方法。在課堂里,教師借助語法進行教學,認為背誦語法規(guī)則是學習外語的捷徑。其主要特點有:1.教材所選的材料是“規(guī)范”的語言。 2.教學語言大部分是學生的母語。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利用語法并發(fā)展學生的理解能力,以提高外語教學的效果。 翻譯法曾盛行于歐洲大陸,至今還有部分人將這種教學法投放到小學英語教材里,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是因為翻譯法使用方便,只要教師掌握了外語的基本知識,就可以拿著外語課本教外語,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設備。
(二)直接法(Direct Method) 直接法產生于19世紀后半葉,當時歐洲一些語言學家和語言教師深感翻譯法滯后于外語教學,便發(fā)起了一場教學改革運動,直接法便應運而生。它的主要特點是: 1.強調直接學習外語和直接應用外語,使學生能真正掌握外語。 2.強調口語和語音教學。 3.注重實踐練習,培養(yǎng)語言習慣。 4.通過句型教學,使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有計劃地學習實用語法,發(fā)揮語法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 5.采用各種教具,廣泛運用接近實際生活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較為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 6.教材內容的選擇注意實用性和安排上的循序漸進。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有更多的機會與外國人交流,迫切需要掌握口語,更迫切需要學生擺脫“口語障礙”。因此,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教師教學法的選擇,不能不考慮直接法。
(三)聽說法(Audio-Lingual Method) 聽說法也叫句型教學法,產生于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二戰(zhàn)前,美國的外語教學仍使用翻譯法。二戰(zhàn)爆發(fā),美軍急需聽說能力較好的大批外語人才隨軍。由此,聽說法便出現(xiàn)了。其特點是: 1.新課內容以會話形式展開。 2.用模仿、記憶、重復等方式學習,以養(yǎng)成語言習慣。 3.語言結構按序排列,依次教學。 4.句型結構反復操練,語法教學用歸納法進行類推,很少語法解釋。 5.語匯量嚴格控制,詞匯依賴上下文來學習。 6.重視語音教學。 7.大量使用視聽設備和語言實驗室。 8.對學生成功的反應立即予以強化,盡量防止學生出現(xiàn)錯誤。 9.按聽、說、讀、寫的順序安排教學。 10.強調第二外語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從聽說法的特點來看,當今的小學英語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遵循了聽說法,從聽說入手,積極引導學生學習讀和寫,將外語和學生的母語作比較,使學生意識到母語與外語的文化差異。
(四)認知法(Cognitive Approach) 認知法產生于60年代,是依據(jù)卡魯爾(J,B.Carroll)、布魯納的知識結構論,喬姆斯基(N.Chomsky)的轉換生成語法提出的。其特點是: 1.通過系統(tǒng)的、有目的講解和練習,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語言能力。 2.在教學中,利用學生自身的母語知識,與所學外語進行對比,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語言規(guī)則。 3.把語言材料與學生的已有知識銜接起來,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境進行教學。 4.聽說讀寫并進,以促進各種感官同時運動。 5.教學順序由語言能力到語言表現(xiàn),先建立起必備的認知結構,了解一定的語言規(guī)則,再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應用規(guī)則,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語言。 認知法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教學中,能較好地幫助學生完成理解、能力培養(yǎng)、綜合運用三階段的學習。因此,認知法被許多語言教育家和教師所接受,并用于小學英語教材編寫和具體教學中。
(五)全身反應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應法是美國心理學家阿舍爾(J,T.Asher)提出,他強調通過身體動作學習外語。其特點是: 1.從充分理解性的“聽”自然過渡到“說”。 2.借助全身動作發(fā)展理解能力。 3.通過教師熟練的指令,訓練學生掌握詞匯、語法結構。 4.在大量輸入之后,讓學生自然地開口說話并付諸行動。 全身反應法以兒童語言習得的理論為基礎,強調通過動作來理解語言,用大量輸入來激發(fā)學生開口。正是這一特點,使得小學英語教材的編寫形象化、課堂教學動態(tài)化。
1.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即TBLT這是新課標之后實行的新型教學方法——任務型教學,這個意識半會兒說不清楚,你得好好研究一下。
如果成功了,這個教學方法課堂效果會很好。 2.五步教學法: Step 1 Warming up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Step 3 Presentation Step 4 Practice Step 5 Post Task 3.五指教學法:RPCPP Step 1 Review Step 2 Presentation Step 3 Consolidation Step 4 Practice Step 5 Project Presentation 4.3P教學法 Warming-up Presentation Practice Production Homework 5交際型教學 Communicative Teaching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或模擬真實情景交際,讓學生通過聽、說、理解等交際活動不斷溝通交流、進行互動的一種教學模式。
澄邁二中 李紅備好課是教師上好課的基礎,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
也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我就結合自己數(shù)年來英語教學工作實踐談談高中英語教師備課的四個層次及其基本步驟。
可分為整體把握教材、單元備課、課時教案編寫、教學反思四個層次,每個備課層次又包含著若干個基本步驟。 一、整體把握教材 1.整體領會高中英語課程的性質、基本理念、設計思路,明確高中英語課程的目標,仔細研讀《課程標準》中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的具體內容和標準,結合所提供的具體教學案例去領悟實施建議中的教學建議、評價建議、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的建議、教材編寫和使用的建議,以全面領會《課程標準》。
2.了解全部高中英語教材的基本內容和結構;重點閱讀當前所要教授的教材,弄清本冊教材的具體內容、教學要求和在整個高中英語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 二、單元備課 這一層次的備課是在對教材整體把握的基礎上,以一個單元為單位進行備課。
這一層次的備課要求教師化解成為相對具體的教學任務,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具體的教學過程去實現(xiàn)教學目標。所以,這一層次的備課要求教師具體地分析研究教材,確定教學重點、難點,選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制定教學模式,搜集整理相關教學材料、合理安排課時等等方面的工作。
包括以下步驟。 1.仔細閱讀教材,熟悉教材內容,弄清本單元在整冊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分析本單元與其它單元之間的聯(lián)系,理清單元內部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
2.進一步理清單元教材的結構,明確教材編寫意圖,閱讀相關背竟材料,借鑒其中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 3.根據(jù)教師個人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師教學用書的指導,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單元教學思路、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課時分配方案等。
在這一步驟中,教師在教學重難點的選擇中,一是要做到具體,應該具體到像詞匯、短語、句子這樣的層面;二是要做到全面,力爭不要遺漏任何重難點;三是要切合實際,要根據(jù)學生的學情來確定教學難度與教學的重點。 4.準備好配套的單元練習、單元測試與單元課外活動。
三、編寫課時教案 這一層次的備課是對上一個層次備課的進一步細化與具體化,是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教師駕馭教材能力、教育教學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這一層次的教學要求教師從非常細微的、具體的知識點入手,采用科學方法和手段去組織和設計好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落實每一個具體的教學目標,完成每一個教學任務。
由于高中英語教學仍然以英語基礎知識的學習和英語基本技能的培養(yǎng)為主線,所以高中英語的備課要求教師既要重視具體語言知識及其相關內容的準備,又要做好具體教學方法的準備。應遵循以下一些基本步驟。
1.根據(jù)單元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教學內容、重點、難點。這一步驟是教師編寫課時教案時首先應考慮的問題,課時的教學內容的安排要適量,重點要突出,難點要適當分散。
2.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的選用與設計。教師應根據(jù)確定的教學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方法,選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媒體,應做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媒體之間的諧調統(tǒng)一。
3.設計教學步驟,編寫課時教案的具體內容。在上述步驟的基礎上,教師將具體的教學內容,分成若干部分,結合具體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編寫出具體而詳細的教學步驟。
在高中英語課時教案的編寫的過程中,一定要兼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學內容要力求詳實、準確、全面,因為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涉及到從語音、詞匯、短語、句子、語法、段落、篇章、語言交際、文化背景知識等方面的內容和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
4.備作業(yè)與習題。作業(yè)與習題的準備也是課時教案編寫的內容之一,要精選作業(yè)與練習,作業(yè)與練習的選擇要有明確的目的,要考慮其有效性和科學性。
5.備板書與課堂教學用語。在編寫課時教案的同時,教師應根據(jù)內容設計出相應的課堂板書,備課時也應想一想課堂上可能會用到的教學用語,思考一下這些課堂教學用語以怎樣的方式表達效果更好。
四、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對教師備課和教學工作的一種自我評價,是一個總結經(jīng)驗和教訓而提升教師教學素養(yǎng)的過程。把教學反思納入備課,作為備課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使教學反思經(jīng)?;?,也可以使教師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備課質量。
1.記錄好教學后感。以便查缺補漏,有利于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與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藝術與教學效率。
寫好教后感,教師可以在總結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教學閃光點和教學缺陷,在自我反思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2.提煉整理教學反思,發(fā)現(xiàn)一些共性的、有規(guī)律的教育教學現(xiàn)象,加以分析和總結。
以上的四個層次及若干個步驟是一個從宏觀到微觀、從整體到部分、從感性到理性的過程,是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體,是高中英語教師在備課中應遵循的一些基本做法。這些做法和感悟能供各位英語教師參考,以共同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
去百度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精品教育 英語教師如何備課最有效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尤其對于廣大中小學生來說,能夠接受系統(tǒng)高效速成的英語教育至關重要。
因此,對實施常規(guī)教學的英語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英語教學的過程遠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學”,即“教與學”,而逐漸轉變?yōu)椤敖逃?,即“教書育人”,對學生進行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訓練,強調了三維目標的突出地位——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tài)度目標。
如果把教學過程比喻為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文藝晚會的一個精彩節(jié)目,那么備課相當與表演前的精彩策劃。學生通過學習一個教學內容,不僅學會了語言知識,更能感受到情感熏陶和心智的開發(fā)和文化意識的提升。
一、備課三個要素之一:備教材——準確把握和合理利用教材教材包含有語言學習的內容,是語言知識的主要載體,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隱含在教材中。教師不僅要準確地把握這些內容,而且要合理地取舍利用,為完成教學目標而努力。
尤其在分析教材這一環(huán)節(jié),要找到哪些知識屬于語言類,那些是屬于情感態(tài)度類,那些是新知識,哪些是舊知識,重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教材要對學生進行什么樣的情感教育,要告訴哪些學習策略,有哪些跨文化本單元的教學目標之一的語言知識方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5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