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胃癌的常規(guī)治療如下:
1.手術治療:仍是胃癌的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2.放射治療:對不適合做切除的患者幫助不大,其原因是不能進行解剖定位。放射治療可緩解賁門癌梗阻癥狀和減輕不能切除病變的慢性出血。
3.化學治療:進展期胃癌,手術配合化療;術后復發(fā)適用于應用免疫化療。
4.免疫治療。
5.中醫(yī)藥治療:人參皂苷RH2對抗胃癌效果顯著。美國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有過報道人參皂苷Rh2能誘導體外培養(yǎng)的人胃癌MGC-803細胞凋亡。對抗胃癌,安全高效??梢约涌焓中g后的身體恢復,減少放化療期間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療的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類產(chǎn)品中口碑較高的有海南亞洲制藥集團的保健產(chǎn)品“今幸”膠囊,含量高達16.2%是同類產(chǎn)品中最高的。可以到三九健康網(wǎng)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
常規(guī)治療 外科治療在胃癌的治療中有重要地位,是目前能達到治愈目的的主要治療方法。
對不能做根治性切除的也應根據(jù)病人具體情況爭取做原發(fā)灶的姑息切除術。此外,根據(jù)胃癌的病期、腫瘤的生物學特性及患者的機體情況全面考慮,選擇化療、放療、中醫(yī)中藥治療、免疫治療。
(一)外科治療 凡臨床檢查無明顯轉移征象,各重要臟器無嚴重器質性病變,估計全身營養(yǎng)狀態(tài)、免疫功能能忍受手術者均應予剖腹探查的機會。有時即使有遠處轉移或伴有幽門梗阻、穿個等嚴重并發(fā)癥而一般情況尚能耐受手術者,亦應予以姑息性手術的機會,以緩解癥狀,減輕痛苦, 胃癌手術治療的效果與胃癌的早期診斷、病理形態(tài)和手術方案的選擇有很大關系。
根據(jù)對胃癌生物學行為的研究,上部胃癌比中下部胃癌手術預后差,因中下部胃癌以團生者多,而上部胃癌以彌生者多。腫瘤大小對預后無明顯關系,浸潤彌漫型胃癌因其邊緣不清,手術切除范圍不易確定,且此種類型的胃癌有轉移者多而廣泛,手術不易徹底清除.故:年生存率較低。
而團生型胃癌胃周淋巴結多屬輕度轉移且位于癌灶附近,手術容易徹底清除,故預后較好。綜合30年來國內外胃癌術后的5年生存率在20%一30%。
(二)化學治療 胃癌的化療有效率較低,只能作為輔助療法,即一般作為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后的符助治療,可以達到以下目的:(1)使病灶局限,以提高手術切除率。(2)減少術中腫瘤細胞播散、種植的機會。
(3)根治術后輔助化療,以消滅可能存在的殘留病灶以防止轉移和復發(fā)。(4)姑息性手術治療后,可控制病情發(fā)展,延長生存期。
(三)放射治療 凡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管狀腺癌、乳頭狀腺癌對放療有一定的敏感性,癌灶小而淺者、無潰瘍者效果最好,可使腫瘤全部消失。粘液腺癌及印戒細胞癌對放療無效,故為禁忌。
胃癌的術前放療能使60%以上病員的原發(fā)腫瘤有不同程度的退縮,切除率比單純手術組提高5.3%-20%,5年生存率可提高11.9%。對原發(fā)灶已切除、淋巴結轉移在兩組以內或原發(fā)灶侵及漿膜面并累及胰腺、無腹膜及肝轉移者可行術中放療。
對手術中無法切除者,應在癌殘留處以銀莢標記之,術后經(jīng)病理證實其組織學類型非粘液癌或印戒細胞癌可行術后補充放療。 (四)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的適應證包括:①早期胃癌根治術后適合全身應用免疫刺激劑;②不能切除的或姑息切除的病例可在殘留癌內直接注射免疫刺激劑;③晚期病人伴有腹水者適于腹腔內注射免疫增強藥物。
(五)內鏡治療 早期胃癌患者如有全身性疾病不宜手術切除者可采用內鏡治療術,此外通過內鏡應用激光、微波及注射無水酒精等亦可取得根治效果。 胃癌食療方 (1)蔗姜飲:甘蔗、生姜各適量。
取甘蔗壓汁半杯,生姜汁1匙和勻燉即成。每周2次,燉溫后服用,具有和中健胃作用,適宜胃癌初期用。
(2)紅糖煲豆腐:豆腐100克,紅糖60克,清水1碗。紅糖用清水沖開,加入豆腐,煮10分鐘后即成。
經(jīng)常服食,具有和胃止血,吐血明顯者可選用此食療方治療。 (3)陳皮紅棗飲:桔子皮1塊,紅棗3枚。
紅棗去核與桔子皮共煎水即成。每日1次,此食療方行氣健脾,降逆止嘔、適用于虛寒嘔吐。
(4)萊菔粥:萊菔子30克,粳米適量。先將萊菔子炒熟后,與粳米共煮成粥。
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藥方消積除脹,腹脹明顯者可選用。 (5)陳皮瘦肉粥:陳皮9克,烏賊魚骨12克,豬瘦肉50克,粳米適量。
用陳皮、魚骨與米煮粥,煮熟后去陳皮和烏賊骨,加入瘦肉片再煮,食鹽少許調味食用。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此食療粥降逆止嘔,健脾順氣,腹脹者可首選此膳。
(6)萵苣:萵苣250克,大棗250克,面粉500克。將萵苣切碎,大棗煮熟去核,與面粉混和后做餅即成。
當點心服用,健脾益胃,燥濕利水;大便稀薄或腹瀉可選用。 (7)芡實六珍糕:芡實、山藥、茯苓、蓮肉、薏米仁、扁豆各30克,米粉500克。
將上述全部加工成粉末與米粉合勻即成。每日2次或3次,每次6克,加糖調味,開水沖服,也可做糕點食用,此方健脾,止瀉效果良好。
(8)桂圓花生湯:花生連紅衣250克,大棗5枚,桂圓肉12克。大棗去核,與花生、桂圓一起加水煮熟即可。
每日1次,養(yǎng)血補脾,貧血明顯者可用此方。 (9)烏梅粥:烏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先將烏梅煎取濃汁去渣,入粳米煮成粥,粥熟后加少許冰糖,再稍煮即可。每日1次,此方有收澀止血作用。
(10)麻仁粥:芝麻、桃仁各20克,粳米80克。用芝麻、桃仁和糯米共同煮粥即成。
隔日1次,潤腸通便,大便干燥秘結者可用此粥。 (11)芝麻粥:芝麻6克,粳米30克,蜂蜜適量。
將芝麻炒香待米煮粥即將熟時加放,再加蜂蜜調勻即成。每日1次,此藥膳補血潤腸。
(12)魚肚酥:魚肚(大黃魚、鯉魚、黃唇魚、鰻魚的鰾均可作原料),芝麻油。魚肚用芝麻油炸酥,壓碎即成。
每日3次,每次10克,用溫開水送服。此藥膳補腎益精,滋養(yǎng)筋脈,止血、散淤、消腫。
(13)健胃防癌茶:向日葵桿蕊或向日葵盤30克。用上述原料煎湯即成。
煎湯代茶,長期飲用,有防癌,抗癌消炎之功效。胃癌術后吻合口有炎癥者可選此膳。
( 1)某些微量元素可以防癌。含鉬較多的食物有蘿卜、卷心菜、。
你好:人是自然中來最好的治療是中醫(yī).
中醫(yī)治療
癌癥的起因首先是人體內陰陽失衡,組織細胞在不同的致癌因素長期作用下突變而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現(xiàn)是組織細胞異常和過度增生。其實癌組織也是人體的一部分,只有在人體陰陽平衡失調的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監(jiān)控系統(tǒng)才會對其失去監(jiān)控力,久而久之,癌細胞日益增殖,腫瘤隊伍日益壯大,最后侵蝕周圍正常組織,消耗大量能量和營養(yǎng),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代謝,造成機體逐漸衰竭。所以中醫(yī)堅持以“和“法為治療癌癥的正途,調和陰陽,提高免疫,增強器官功能。 中醫(yī)治療胃癌在中國已有很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黃帝內經(jīng)》。如《素問》指出:“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甚則嘔吐,膈咽不通?!薄峨y經(jīng)》云:“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中國古老的中醫(yī)學對胃癌的治療從理論到實踐都擁有一套自己的方法。 中醫(yī)認為:胃癌的發(fā)病機理根本在于胃陽虛,繼而有氣虛痰濕、血瘀等病理特征,形成腫物,阻塞通道,早期表現(xiàn)為厭食,食后飽脹,胃脘隱痛。痰氣交阻于胃,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形成脾胃虛弱證;進而痰氣交結,瘀血熱毒內蓄不去,灼傷胃絡,導致便血嘔血,加上飲食不下,氣血化生無源,導致氣血雙虧;熱結津傷是胃癌發(fā)展至晚期的階段性的病機,陽虛而致腫瘤形成,至阻水谷之道而不得通,蘊熱漸生,而出現(xiàn)的標證。中晚期胃癌,多數(shù)為虛實夾雜。中藥認為本病多屬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疇.病機是由于飲食不節(jié),憂思過度,脾胃損傷,運化失司,痰濕內生,氣結痰凝久則成積. 胃癌患者化療后均有不同程度影響消化吸收和骨髓造血功能。中醫(yī)有“脾為后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的理論,方中用黨參等健脾胃、補骨脂補養(yǎng)肝腎。故本方具有健脾補腎之功效,增強消化吸收和骨髓造血功能,提高抗病的能力。根據(jù)臨床和實驗室研究,本方有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和提升白血球的作用,故本方治療化療后的胃癌患者具有較好的療效。
中藥治療
臨床療效:本方結合化療治療720例Ⅲ期胃癌患者,其中大部切除440例,次全切除180例,姑息切除50例,根除30例,切端陽性20例,所有病理全部經(jīng)病理證實。生存1~3年720例,3~5年360例,占70%;5年以上160例,占48.5%。 因此,中醫(yī)治療胃癌的辨證基礎主要在于分清虛實關系,虛是以脾胃氣虛為主,還是以胃陰不足為主,脾虛是否及腎等;實則要分清食積、氣結、熱蘊、痰凝、血瘀何者為患,或協(xié)同為患。 扶正補腎方藥,包括西洋參、美洲大蠊、人參、北芪、女貞子、冬蟲草、海參、燕窩、絞股藍,以及真菌類的豬苓、靈芝、香菇、猴菇、雪耳等,其中一些還含有抗癌活性成分。據(jù)實驗研究,美洲大蠊、女貞子、菟絲子、杞子等補腎類中藥具有清除有害自由基作用,可減少癌變的誘發(fā)因素。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6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