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溫水擦?。ㄒ部墒褂镁凭珜ι纤厮聿潦萌?。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fā)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2. 溫水?。核疁丶s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鐘。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fā)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如果經(jīng)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
方法一:溫濕敷用溫水敷也能幫助散熱,操作起來很簡單——具體做法1.準備好溫水,熱水溫度在30℃左右;2.將寶寶的衣服解開,毛巾打濕,用溫水毛巾上下搓揉寶寶的身體。
3.10—15分鐘換一次毛巾。方法二:冰敷主要通過放在全身大血管處的冰與流動的血液進行熱交換傳導。
同時它可以降低腦細胞耗氧量,延緩腦細胞損傷,并且有利于軀體微循環(huán)。具體做法1.在塑料袋內裝入剛從冰箱取出的自制冰塊,扎緊,套2—3層,防止漏出,然后在外面包上毛巾即可。
2.將冰袋敷在后枕部、前額部或者腋窩下、頸部,腹股溝等大血管經(jīng)過的地方。3.5—10分鐘換一次,直至高熱有所下降為止。
Tips:1.冰袋外需裹一層布,以防局部皮膚凍傷。如果寶寶出現(xiàn)哆嗦、發(fā)涼、臉色發(fā)青或者局部皮膚發(fā)紫,要馬上停止使用。
2.男寶寶要特別注意,避免將冰袋碰到陰囊部位。3.用做好的冰袋來做冰枕,降溫效果也不錯。
方法三:使用退熱貼流行于歐美國家的退熱貼,目前也已成了我國家庭的常備降溫品。孩子發(fā)熱時只要在額頭或其他大血管走行部位貼一張,即可達到物理降溫的效果。
退熱貼之所以能發(fā)揮降溫作用,主要是由于其內含高分子水凝膠,利用物理原理將熱量集中到膠狀物中,再通過水分汽化帶走熱量,對局部降溫來實行輔助退熱。此外,退熱帖中所含的一些天然藥物如薄荷、冰片等也有一定清涼降溫作用。
具體做法1.沿缺口撕開包裝袋,取出貼劑,揭開透明膠膜,將凝膠面直接敷貼于額頭或太陽穴,也可敷貼于頸部大椎穴;2.每天1—3次,每貼可持續(xù)使用8小時。tips:1.用退熱貼后,如果體溫仍然在38.5℃以上持續(xù)不降,還是應該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2.貼時不要碰到頭發(fā)、眉毛、傷口,眼部及皮膚有異常的部位。3.如果使用中或后,皮膚出現(xiàn)異常,應該立即停止使用。
在采用物理降溫措施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使用冰塊降溫要經(jīng)常更換部位,防止凍傷。腋下冰袋降溫后,腋溫的測量不宜在50分鐘內進行。應用醫(yī)用冰毯降溫的病人,探頭應放在腋中線與腋后線中間為宜。
2、采用物理降溫措施30分鐘后測量體溫,同時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及神志的變化。
3、對冷敏感的病人不宜使用任何物理方法降溫,因各種冷刺激都會使病人出現(xiàn)寒顫,橫紋肌產(chǎn)熱增加而影響降溫效果。可選用溫水擦浴等降溫措施。
4、不論采用何種降溫方法,都應同時在足心置熱水袋,可減輕腦組織充血,促進散熱,增加舒適,尤其是冰敷頭部更應重視,降低頭部溫度可增加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減少耗氧量,降低機體代謝率。一般認為,體溫下降10OC腦細胞代謝可降低6.5%,顱內壓可降低5.5%。因此,頭部降溫對顱腦損傷的病人更為重要。
5、對有出血傾向皮疹、皮下出血點及伴有皮膚性損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別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會導致出血癥狀加重。擦浴時禁擦后背、胸前區(qū)、腹部和足底等處,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物理降溫是解決手術后發(fā)熱的最常用手段 (1)將冰袋置于頭部、腋窩及腹股溝部,但不能置于心區(qū)。
冰袋要用干毛巾包裹后使用。當冰袋軟化后,隨即放入冰箱內重新凍結,所以冰箱內冰袋可以反復次使用。
有些使用化學冰袋的,多只能是次性使用。 (2)酒精擦浴。
用35%~50%酒精擦浴,自頸部向下經(jīng)臂外側至手背,再換一小毛巾自腋下經(jīng)臂內側至手心,用同樣方法擦拭對側。病人側臥后自頸向下擦拭全背部,然后自腹股溝部經(jīng)腿至足,至此,將病人擦拭完畢。
同時,需給病人以輕柔的按摩,擦干皮膚,穿好衣褲。在擦拭中,要注意保暖,當擦至關節(jié)面大血管附近時,應稍停留,以提高療效,如腋下、肘部、腹股溝區(qū)、月國窩等部位。
擦拭過程中,病人如有寒戰(zhàn),面色蒼白或脈搏、呼吸不正常,就應停止操作。
物理降溫是高熱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就是用25%-50%酒精擦浴的物理降溫方法。
用酒精擦洗患者皮膚時,不僅可刺激高燒患者的皮膚血管擴張,增加皮膚的散熱能力。 物理降溫還由于其具有揮發(fā)性,可吸收并帶走大量的熱量,使體溫下降、癥狀緩解。
具體方法是:將紗布或柔軟的小毛巾用酒精蘸濕,擰至半干輕輕擦拭患者的頸部、胸部、腋下、四肢、手腳心。擦浴用酒精濃度不可過高,否則大面積地使用高濃度的酒精可刺激皮膚,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發(fā)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癥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的機制之一。
發(fā)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fā)燒時所經(jīng)歷的不舒服。
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溫方法:
1、多喝溫開水、青菜水和水果汁。給寶寶多喝水,補充體液,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實用,適合于所有發(fā)燒的寶寶。不要給寶寶喝冷的水,因為寶寶發(fā)燒時經(jīng)常伴隨有胃腸道癥狀和咳嗽,喝冷水會加重這些伴隨癥狀。要給寶寶喝溫水。
2、溫水擦浴,即用溫水毛巾擦拭全身。這是一種很好的降溫方法,也適合所有發(fā)燒的寶寶。水的溫度32~34 oC比較適宜,每次擦拭的時間10分鐘以上。擦拭的重點部位在皮膚皺褶的地方,例如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處等。
3、溫水?。核疁丶s比病兒體溫低3~4℃,每次5~10分鐘。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發(fā)燒就不能洗澡,其實,恰恰相反,給寶寶洗個溫水澡,可以幫寶寶降溫。溫水浴適合所有發(fā)燒的寶寶。
4、低溫室法:將病兒置于室溫約為24℃的環(huán)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皮膚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有條件者,可采用空調降低室溫。這種方法適用于1個月以下的小嬰兒,特別是夏天,只要把嬰兒的衣服敞開,放在陰涼的地方,他的體溫就會慢慢下降。如果寶寶發(fā)燒時伴隨有畏寒、寒戰(zhàn),就不能使用低溫室法。
5、退熱貼:退熱貼是近幾年的新產(chǎn)品,很流行,其實退熱效果一般,并不像廣告夸大的效果。在寶寶額頭貼上一貼,寶寶頭部會舒服一點,家長的心也會舒服一些。應該是有益無害吧。
6、冰敷:這種方法的利弊目前還有很多爭議。我認為冰敷弊大于利,因為冰敷可能會引起寶寶皮膚的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特別是伴隨有畏寒、寒戰(zhàn),更不能用冰敷。
7、酒精擦?。簨雰旱钠つw很薄,酒精滲透性很強,可能通過皮膚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會刺激皮膚,引起毛細血管收縮,阻礙散熱,體溫會更高。這種方法已經(jīng)被摒棄了。
如果經(jīng)過物理降溫處理,寶寶的體溫還是超過38.5℃,此時就要選用藥物退燒。
如果持續(xù)幾個小時了,都不能退燒,趕快去醫(yī)院!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12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