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釣泰鯪釣具
泰鯪貪吃,中鉤后的逃竄力道比麥鯪更大,應使用比釣麥鯪大一號的釣組,通常的配置4.5~6.3米手竿;3~4號主線,1.5~2號子線,8~10號伊勢尼型鉤或9~12號伊豆型鉤,2~5號硬尾立式標。手竿釣泰鯪,采用臺釣釣法為宜。
二、釣泰鯪餌料配方
泰鯪與麥鯪的口味有所區(qū)別,麥鯪喜腥香或清香帶酵香,而泰鯪則喜香甜加微酸,所以配制的餌料為香甜酸型。
配方之一:把80%的精面粉或玉米粉用開水燙熟,再用20%的菜籽餅亦可用黃豆粉替代拌勻,加少量的蜜糖和甜酒糟,裝入容器加蓋密封,放在太陽光下2~3天,令其發(fā)酵。使用時再加上少量的菜籽油或麻油,調(diào)配成軟硬適中的餌團,使其有濃厚的油香味和微酸味。應該注意的是,釣餌的面粉,一定要用粘性較強的精面粉或玉米面,因為粘性強,泰鯪不能輕易地就把釣餌吃光,釣鉤上仍附有殘餌,最后會把殘餌和鉤一起吃進去。
配方之二:將40%玉米面粉、20%精面粉、10%花生麩、20%生紅薯(搗碎)準備好;將5%玉米面和5%精面粉煮成糊狀,其他原料置于大盆中,趁熱將煮好的面糊傾入盆中拌和,待溫度降至50℃以下,再將甜酒糟拌入其中(約1千克原料用1小包甜酒糟),用膠袋封裝,發(fā)酵36小時后即可使用。這樣的餌料既有糧食的清香,又有甜酒的甘飴,還有微酸的味道。
上述兩種釣餌均是泰鯪的最愛,應特別提醒的是,餌料發(fā)酵不能太過,發(fā)酵過度的餌酸得厲害,泰鯪就不會咬鉤。在春末夏初時,泰鯪食欲旺盛,此時蚯蚓或河蝦會成為它的最愛,特別是活動的蚯蚓對泰鯪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釣泰鯪技巧
泰鯪與麥鯪攝食習性不一樣,泰鯪在悶熱天氣和中午時分食欲不強,陰雨天和早晚索餌最勤,故在夏秋季選擇陰雨天出釣,平常選擇釣早或釣晚為佳。泰鯪有很強的趨溫性習性,天氣炎熱和夏秋中午到淺水域?qū)な?,陰雨天和早晚時分進入深水區(qū),所以天熱和中午宜釣淺,陰雨天和早晚宜釣深。由于泰鯪的食量大,加之其它魚攝食,故窩子一定要做大做足,誘餌宜采用大塊的花生麩餅和顆粒狀餌料相結(jié)合。
先將花生麩餅分解成手掌大小,在出釣前一晚滴幾滴曲酒,用干凈膠袋密封,第二天在選定的每個釣點里投入4~5塊做主誘餌,輔助誘餌以炒香的花生麩粉、黃豆粉、酒糟混合,用水浸濕捏成拳頭大小拋入窩點,每次投入3~4團。釣時若無小魚鬧鉤,釣餌可用紅蚯蚓,以活體整條掛鉤;自制可采用上述的兩種餌,亦可在釣麥鯪用餌的基礎上,添加適量的酒糟(無酒糟時可滴幾滴白酒代替),滴2~3滴醋攪拌均勻;
商品餌(以100克釣餌計算)可用鯪魚王2份+老鬼九一八鯽魚餌1份+蛋奶各3克+草莓香4克,也可用鯪魚王2份+紅薯粉1份+花生麩2份+1/2的拉絲粉+草莓香4克。泰鯪比麥鯪咬鉤謹慎,沒有麥鯪咬鉤那樣兇猛,顯得比較沉穩(wěn),浮標上的反應是:緩慢地點動,逐漸沒入水中,在黑標過程中提竿,基本上均能中魚。出現(xiàn)小魚鬧鉤時,無論是自制餌還是商品餌都應降低餌料的腥、香味,避免其它魚群集進窩使泰鯪無法靠近。
在湄南河的岸邊見過有人在釣魚。
泰國人信奉佛教,會買魚苗放生,因此在河里你會看到很多的魚,并且都非常大。湄南河岸邊的碼頭附近會有游客買面包來喂魚,魚兒都非常的大。
泰國還有很多比釣魚好玩的地方
韓國FTV釣魚電視臺綜藝真人秀類釣魚節(jié)目《美女三劍客》,三位靚麗清新的韓國美女在東南亞海島一邊旅游一邊挑戰(zhàn)最強釣魚任務,單挑紅寶石GT,力搏巨型石斑魚,還有海洋霸主大白鯊。
青魚(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是鯉科、青魚屬魚類。體長可達145厘米。體長為體高的3.3~4.1倍,為頭長的3.5~4.4倍,體粗壯,近圓筒形,腹部圓,無腹棱。背鰭位于腹鰭的上方,無硬刺,外緣平直。體呈青灰色,背部較深,腹部灰白色,鰭均呈黑色。個體大,最大可達70余千克。
青魚通常棲息在水的中下層,生性不活潑。其主要的食物來源為螺螄、蚌、蜆、蛤等,偶爾也捕食蝦和昆蟲幼蟲。主要分布于中國、俄羅斯、越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保加利亞、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匈牙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馬來西亞、墨西哥、摩爾多瓦、 摩洛哥、巴拿馬、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泰國、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美國、烏茲別克斯坦。
一般。赤烈達瓦魚竿優(yōu)點是適合打競技比賽用;缺點是傷子線主線,新手不宜用弄不好會經(jīng)常斷竿,普通的價格也不會太高。
達瓦:或者稱達億瓦,西馬諾,伽馬卡茲都是比較高端的竿子,但是價格非常高,如果你僅僅是休閑釣,不打競技的話,沒必要選這么高端的。上個月和一個朋友一起去釣魚,用的伽馬鯉,中大物沒操作好,斷了一節(jié),真是割肉般的疼啊。玩休閑釣,500左右的竿子就足夠了
泰鯪,又稱露斯塔野鯪,是珠江水產(chǎn)研究所1978年從泰國引進的養(yǎng)殖品種,屬于熱帶亞熱帶魚類,相比麥鯪具有生長速度快(水溫28-35℃)、抗病能力強及出肉率高等明顯優(yōu)勢。
1泰鯪開始養(yǎng)殖的時間
華南地區(qū)5月份的天氣不穩(wěn)定,水溫較低。6月份的平均水溫可上升至28℃以上,非常適合泰鯪的生長,建議到6月份開泰鯪水花,6月底到7月份,魚粒開始過塘養(yǎng)殖。
2放苗前魚塘操作
過塘前清塘或者將前期麥鯪等拉網(wǎng)刮干凈,其他魚占比(重量)小于20%,不然會出現(xiàn):泰鯪吃不到料,規(guī)格小,長速慢,規(guī)格差異大等情況。
3放苗關(guān)鍵點
泰鯪的放養(yǎng)密度可以達到10-15萬/畝,過塘的泰鯪魚粒規(guī)格宜大,過塘規(guī)格最好在3000尾/斤以上,這樣其成活率會高很多,且均勻度也會好些。以輪捕輪放的方式進行賣魚操作,即賣一批魚后,當天即可過合適規(guī)格的魚粒過塘,保持魚塘存塘的密度在10-15萬/畝。
4投喂管理
泰鯪吃料猛,投喂不足,也會出現(xiàn)規(guī)格分化大的問題。建議到800-1000尾/斤時,選擇海大鯪魚切片料(Φ0.8mm)投喂,投喂率控制在5-8%。
5大規(guī)格出魚
泰鯪規(guī)格越大,長速就越有優(yōu)勢,建議賣魚規(guī)格在40-80尾/斤時賣魚,增產(chǎn)效果更明顯。
泰國人用榴蓮釣魚的秘方,據(jù)說這款餌料具備香味型和甜味型,是釣魚的神餌
泰國人環(huán)境保護意識很強。
在島嶼的沙灘上遍地的珊瑚和海參沒有人占為己有。如果大批外國游客在海邊釣魚捉魚就違反了相關(guān)海洋法。但是也可以看到有泰國漁民模樣的人撒網(wǎng)捉魚也沒有人制止,因為人數(shù)少,很可能是有正規(guī)捕魚許可的漁民。所以回答您的問題是:作為游客不要在泰國海灘抓魚。
晚上不好釣鯪魚為底棲性魚,具有成群結(jié)隊的特點,可選擇有沙石底的地方、石墻邊、石壩上、木樁、干枝、水草附近、喂食點、凸出處、出入水口附近。
竿、線、標、鉤:由于鯪魚有喜歡近岸尋食的習慣2.7米和3.6米的竿較多用(在水深不低于60CM的情況下),鯪魚力大用超硬調(diào)竿為多,主線08~1.5號子線子線0.4~1號鉤用袖鉤3~7號新關(guān)東0.1~0.5號,如果魚大吃口好,線組配置可以相應增大。
浮標:立式瘦身漂,根據(jù)氣候不同選擇,一般春、冬天可選擇小漂,夏、秋天可選擇浮力相對大一些的浮漂。
釣法:多是采用調(diào)幾釣幾為基本,有時可以大膽釣鈍,其它與釣鯽方法無異,標象:下降過程的停頓、加速、上頂、移位,到位以后斜標、下挫、抖動、送標,不失為提竿的好時機。提竿快、輕、準、能飛的就飛,不能飛的盡量引開釣點免得驚了窩。
餌:鯪魚食性較雜,暈、素均可,市面上的鯪魚餌、羅非餌和部分鯽魚餌都有不錯的效果。
為達到誘釣一體可用釣餌打窩也通常采用邊打窩邊釣的方法,勤拋竿,餌料比重要輕、霧化效果要好,附鉤力要強,搓拉均可。
搓餌時將兩米粒大的餌上在鉤尖處,要求餌料稍硬。。
我昨天才看過,是部泰國恐怖片,叫惡魔的藝術(shù)2。
我有點沒看懂,那個男的釣魚,不知怎么身上生了很多魚鉤,那個巫婆太猛了,擦了一下,念幾句咒語,魚鉤就出來了。
一、釣泰鯪釣具
泰鯪貪吃,中鉤后的逃竄力道比麥鯪更大,應使用比釣麥鯪大一號的釣組,通常的配置4.5~6.3米手竿;3~4號主線,1.5~2號子線,8~10號伊勢尼型鉤或9~12號伊豆型鉤,2~5號硬尾立式標。手竿釣泰鯪,采用臺釣釣法為宜。
二、釣泰鯪餌料配方
泰鯪與麥鯪的口味有所區(qū)別,麥鯪喜腥香或清香帶酵香,而泰鯪則喜香甜加微酸,所以配制的餌料為香甜酸型。
配方之一:把80%的精面粉或玉米粉用開水燙熟,再用20%的菜籽餅亦可用黃豆粉替代拌勻,加少量的蜜糖和甜酒糟,裝入容器加蓋密封,放在太陽光下2~3天,令其發(fā)酵。使用時再加上少量的菜籽油或麻油,調(diào)配成軟硬適中的餌團,使其有濃厚的油香味和微酸味。應該注意的是,釣餌的面粉,一定要用粘性較強的精面粉或玉米面,因為粘性強,泰鯪不能輕易地就把釣餌吃光,釣鉤上仍附有殘餌,最后會把殘餌和鉤一起吃進去。
配方之二:將40%玉米面粉、20%精面粉、10%花生麩、20%生紅薯(搗碎)準備好;將5%玉米面和5%精面粉煮成糊狀,其他原料置于大盆中,趁熱將煮好的面糊傾入盆中拌和,待溫度降至50℃以下,再將甜酒糟拌入其中(約1千克原料用1小包甜酒糟),用膠袋封裝,發(fā)酵36小時后即可使用。這樣的餌料既有糧食的清香,又有甜酒的甘飴,還有微酸的味道。
上述兩種釣餌均是泰鯪的最愛,應特別提醒的是,餌料發(fā)酵不能太過,發(fā)酵過度的餌酸得厲害,泰鯪就不會咬鉤。在春末夏初時,泰鯪食欲旺盛,此時蚯蚓或河蝦會成為它的最愛,特別是活動的蚯蚓對泰鯪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釣泰鯪技巧
泰鯪與麥鯪攝食習性不一樣,泰鯪在悶熱天氣和中午時分食欲不強,陰雨天和早晚索餌最勤,故在夏秋季選擇陰雨天出釣,平常選擇釣早或釣晚為佳。泰鯪有很強的趨溫性習性,天氣炎熱和夏秋中午到淺水域?qū)な?,陰雨天和早晚時分進入深水區(qū),所以天熱和中午宜釣淺,陰雨天和早晚宜釣深。由于泰鯪的食量大,加之其它魚攝食,故窩子一定要做大做足,誘餌宜采用大塊的花生麩餅和顆粒狀餌料相結(jié)合。
先將花生麩餅分解成手掌大小,在出釣前一晚滴幾滴曲酒,用干凈膠袋密封,第二天在選定的每個釣點里投入4~5塊做主誘餌,輔助誘餌以炒香的花生麩粉、黃豆粉、酒糟混合,用水浸濕捏成拳頭大小拋入窩點,每次投入3~4團。釣時若無小魚鬧鉤,釣餌可用紅蚯蚓,以活體整條掛鉤;自制可采用上述的兩種餌,亦可在釣麥鯪用餌的基礎上,添加適量的酒糟(無酒糟時可滴幾滴白酒代替),滴2~3滴醋攪拌均勻;
商品餌(以100克釣餌計算)可用鯪魚王2份+老鬼九一八鯽魚餌1份+蛋奶各3克+草莓香4克,也可用鯪魚王2份+紅薯粉1份+花生麩2份+1/2的拉絲粉+草莓香4克。泰鯪比麥鯪咬鉤謹慎,沒有麥鯪咬鉤那樣兇猛,顯得比較沉穩(wěn),浮標上的反應是:緩慢地點動,逐漸沒入水中,在黑標過程中提竿,基本上均能中魚。出現(xiàn)小魚鬧鉤時,無論是自制餌還是商品餌都應降低餌料的腥、香味,避免其它魚群集進窩使泰鯪無法靠近。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97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