佗城景區(qū)位于廣東省東北部龍川縣佗城鎮(zhèn)。
佗城是“世界客家古邑、嶺南文化名城”,是秦朝嶺南四大古邑唯一一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是嶺南歷史上建制最早的一個縣,屬“嶺南第一古鎮(zhèn)”,至今已有2225年歷史,素有“秦朝古鎮(zhèn),漢唐名城”的美稱,是廣東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
佗城,原稱龍川城,是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后,設縣治所所在地,為紀念首任縣令后為“南越王”的趙佗,故稱為佗城。
佗城雖經(jīng)歷千年滄桑,但至今仍保存有秦朝時期的越王井、趙佗故居;唐代的正相塔;宋代的越王廟、古城墻、循州治所;明代的城隍廟;清代的學宮、考棚等100多處文物古跡。
僅有四萬人口的佗城鎮(zhèn),就有179個姓,其中二千多人的佗城村就有140個姓,是全國罕見的。佗城又是全國學宮與考棚共存的四個地方(廣東龍川、河北定州、安徽績溪、云南建水)之一。佗城有歷史記載的姓氏古祠堂89間,現(xiàn)仍存48間,譽為“中華姓氏古祠堂博物館”。 佗城景區(qū)是“嶺南客家之源,中華姓氏之最,趙佗興王之地,科舉文化之窗”。
河源龍川縣城附近有3個免費的森林公園,松林公園,龍山公園,還有水坑景區(qū)。
龍川霍山位于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心鎮(zhèn),毗鄰興寧、五華,距龍川縣47公里,距河源市區(qū)146公里,周旋七十余里,為峰三百七十有二,最秀者曰大佛跡。秦始皇時有霍龍字靈陽者居之,因名霍山。
霍山旅游風景區(qū)是廣東七大名山之一,海拔557米。霍山是省級森林公園,2014年被評為河源市最美景區(qū),2015年被評為龍川“新八景”之一,2020年被評為廣東省森林旅游新興品牌地。
隨喔全觸點,讓旅行更完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龍川景區(qū)是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皖南績溪縣龍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居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龍川旅游風景區(qū)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胡氏宗祠,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之美稱,1988年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樓,為徽派石雕之最,1986年評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充足,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龍川縣,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舊治龍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龍川故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劉礱時,移循州治于此,州縣并存達四百余年,為縣、州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之稱。龍川縣是客家古邑,龍川縣通行客家語、水源音,景點有霍山、越王廟、正相塔、孔廟、四都鹿湖禪院,明駿知青村旅游度假山莊和佗城歷史文化旅游城。
玉龍川景區(qū)是要門票的,門票價格為50元每人,1.2米以下兒童及65周歲以上老人門票半價。玉龍川景區(qū)是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胡姓聚族而居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東聳龍須山,緊依登源河,南有龍川東流,西偎鳳冠秀峰,北峙崇山峻嶺,風景獨好,是游山玩水的好去處!分布著游奕世尚書坊、胡氏宗祠、胡宗憲少保府、鄉(xiāng)賢祠、宣紙作坊、龍川水街、靈山庵等旅游景點,極具歷史文化韻味。這里還有績溪山核桃、績溪燕筍干、金山時雨茶、績溪綠茶、杜字蝦米豆腐干、胡適一品鍋等特色美食。
龍川縣始設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趙佗為首位縣令,至今有2200多年歷史,是廣東最早立縣的四個古邑之一。龍川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東連梅州、汕頭、西靠韶關,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全縣面積3089平方公里,轄25個鎮(zhèn),人口100萬,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33萬人,歷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設龍川縣。 佗城,主要是看人文古跡,景點有越王井、考棚、城隍廟、學宮(孔廟)、越王廟、正相塔(佗城人稱之老塔)。
路線:近大門-學宮-越王廟-越王井-城隍廟-考棚-老塔老塔比較遠,考棚往西走鵝卵石一公里多。
田心鎮(zhèn)有霍山風景區(qū),楓樹壩鎮(zhèn)有個大型人工湖,四都有個知青村,佗城有古城景區(qū)、塔西溫泉,這幾個地方是比較多人去旅游的。從縣城出發(fā)的話,車費單程都在20元以內。 河源市里也有直接過去的大巴。
1、徽杭古道推薦理由:古時聯(lián)系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現(xiàn)在是中國十大徒步旅游最佳路線之一。2、查濟古鎮(zhèn)3、桃花潭風景區(qū)4、龍川景區(qū)5、月亮灣6、龍川胡氏宗祠7、敬亭山8、查濟古建筑群9、藍天凹10、太極洞
麻布崗鎮(zhèn),隸屬于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地處龍川縣北部,東江上游,距龍川縣城76千米,東鄰興寧市羅浮鎮(zhèn),西毗貝嶺鎮(zhèn),南與巖鎮(zhèn)接壤,北連上坪、細坳鎮(zhèn),境內有海拔1293.7米的野豬嶂,總面積180.00平方千米。
1957年11月,分設麻布崗。1987年,撤區(qū)設鎮(zhèn)。境內主要景點有文峰塔、龍池泰山、龍仙洞、紅葉庵、太平橋,嘉年華主題樂園,河源龍川古村落,彭德懷紀念園等。龍川霍山風景區(qū),佗城景區(qū),水坑生態(tài)旅游,龍川考棚,龍川學宮,南越王廟,正相塔,佗城越王井,霄殷古里,黃居仁故居。
佗城位于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現(xiàn)在是屬于一個鎮(zhèn)的區(qū)域單位吧。但是來頭還是挺大的。在秦朝的時候,一個叫做趙佗的將軍帶兵來到這里,打開駐軍并建城,才打開這里的歷史。后來他又稱王,好像是建立什么南越王國之類的,我還沒考究過。
據(jù)說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哦,還有一些古老的城墻段。
早晨,我們六個人歷經(jīng)艱辛,坐著讓我很想吐的汽車大巴,經(jīng)過1小時,來到佗城的牌坊下。經(jīng)過一小段時間的迷茫、調整和適應后,我們邁開腳步,開始一段尋找之類,因為我們之中根本沒有人對佗城有一絲具體的認識。
走過一段完全迷茫的街道之后,我們終于找到了路牌指示標志,終于不再盲目了。先在第一個找到的一小段古城墻下興奮了好一會,然后開始拍照留念。接著是找到售票點進行咨詢和買票,學生票是半價的哦。
怎么我感覺自己完全是在吐槽和湊字數(shù)呢?
直接在售票點附件進入大成殿,直白點說,就是孔廟。第一個大殿就是拜孔子。不過這一次我沒有下去拜,因為我不知道該跟他訴說點什么好,而且我買不起祭拜的香煙,只是跪下去感覺有點空手不好意思來的。只好是當作一次好久未見的探望吧。
這里也就是所謂的學宮,在大成殿后面還有尊經(jīng)閣等兩個出落的格局。里面有一些出土的石頭、石碑、和琉璃等歷史證據(jù)。
在百姓街,看到很多姓氏的宗祠,其中張氏的最漂亮、大氣。還有的具有古典氣息。不過都沒有開門,在門口貼有宗親來訪打電話聯(lián)系誰誰的紙條。
之后我們找到越王廟的所在,除了進門擺放著四大經(jīng)過,進到大殿天井兩旁還鑄造拜訪著一些歷史上在龍川在佗城留下過痕跡的名人,有文人也有將軍。進到大殿看望南越王,正中四個大字是“恩施嶺表”。
據(jù)簡介說,是清康熙六十一年重修,前棟祀越王,后棟祀蘇轍。吳潛等十賢。
這里我也沒有下去跪拜什么的,感覺我跟他之間太陌生了。也真的對他沒有什么了解的概念。
這里我們來到第三站,越往井,傳說中的嶺南第一井哦。
墻上是越王的功德,帶兵平定南越,然后為本地百姓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并且筑城屯兵,播撒文明。等等。也算是一個傳奇吧。
不得不說的是第一井。越往井。是一個很大的井,但應該不是最大的,但可能是最老的?,F(xiàn)在還基本能用哦,不過由于沒有導游,所以我們不能夠知道這里的井水有什么奇特的功效,這個非??上?,所以我們也沒有喝一口或者帶點回來收藏。
在所謂的越王井茶座的走廊下空蕩蕩的沒有任何東西,我們席地而坐,然后拿出面包和礦泉水,開始在十二點半的十分選擇適當填飽肚子。
飯后,我們來到考棚,這是本地興衰的一個見證??忌婆e考試的地方,十分廣闊,出落格局設計建造很有講究。不過都只是旅游展覽的地方。在這里我們大概了解到古代科舉的程序。譽錄、對讀、學子考試、考官評卷,等步驟。現(xiàn)在的我們看了大概是十分無聊的無趣的,但是在古代,這個卻是改變命運的最有效的途徑和方法。
除了文舉還有武舉。在這里,我們還看到很多龍川考出來的中榜名人??婆e的發(fā)展等等。之后就開始無趣了,找了很久才找到南門古碼頭,但是天后宮門前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就過沒有進去。沒有機會拜會一下天后感覺十分可惜。
之后是找到龍川縣商會舊址,還爬上這棟老樓二樓。不過感覺沒什么好看的,就下來了。緊接著我們中有人發(fā)現(xiàn)了明代的古城墻哦。雖然很隱秘,但還是在指示牌下出現(xiàn)了,但是這也太讓我們無法接受了吧。
不過在這里。我們已經(jīng)第二次錯過了黃屋,所以到現(xiàn)在還是不知道黃屋是什么。
接下來我們終于找到了西門古碼頭,還有蘇堤,還有正相寺的正相塔,聽說是唐代建的哦。西門古碼頭已經(jīng)不算碼頭了,因為附近基本都沒什么水了,而蘇堤更是隱秘,原來是那一片田園中間的長滿雜草的小徑。還是詢問了一個小朋友之后才得到的答案。而下面的才是我們今天的重頭戲煎熬啊。
漫漫長堤,長滿雜草,崎嶇不平,九轉十八彎的,還有穿過火車橋的下邊,再爬一段坡,才能到達。這一段來回把我們都給累壞了。尤其是六人的小隊中有5個女生。讓我倍感壓力大。
正相塔看起來非常堅固的樣子,但是很臟,現(xiàn)場很亂,垃圾雜草什么的。還有就是爬上去才發(fā)現(xiàn)上面其實挺危險的。沒有圍欄,但是也是很有挑戰(zhàn)性的,雖然我腿軟的提早下來了。正相寺由于時間關系沒有進去看看。然后就是趕著路趕著汽車趕著火車,歷經(jīng)千辛萬苦,終于達到火車站,拿到了票。居然還遇到火車晚點這種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總的來說,這次的旅行還是很有收獲的
龍川縣始設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趙佗為首位縣令,至今有2200多年歷史,是廣東最早立縣的四個古邑之一。龍川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和韓江上游,東連梅州、汕頭、西靠韶關,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全縣面積3089平方公里,轄25個鎮(zhèn),人口100萬,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33萬人,歷史悠久,公元前214年始設龍川縣。 佗城,主要是看人文古跡,景點有越王井、考棚、城隍廟、學宮(孔廟)、越王廟、正相塔(佗城人稱之老塔)。
路線:近大門-學宮-越王廟-越王井-城隍廟-考棚-老塔老塔比較遠,考棚往西走鵝卵石一公里多。
田心鎮(zhèn)有霍山風景區(qū),楓樹壩鎮(zhèn)有個大型人工湖,四都有個知青村,佗城有古城景區(qū)、塔西溫泉,這幾個地方是比較多人去旅游的。從縣城出發(fā)的話,車費單程都在20元以內。 河源市里也有直接過去的大巴。
隨喔全觸點,讓旅行更完美。安徽省宣城市績溪龍川景區(qū)是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皖南績溪縣龍川村,是胡姓聚族而居擁有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龍川旅游風景區(qū)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結合,胡氏宗祠,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藝術博物館”和“民族藝術殿堂”之美稱,1988年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奕世尚書坊是明代正宗石雕牌樓,為徽派石雕之最,1986年評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氣候溫和,雨水充沛,陽光充足,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活動。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置龍川縣,是中國保留最古縣名的縣份之一。舊治龍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龍川故城,自秦至民國,為縣或州治所,南漢劉礱時,移循州治于此,州縣并存達四百余年,為縣、州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的中心,素有嶺南古城之稱。龍川縣是客家古邑,龍川縣通行客家語、水源音,景點有霍山、越王廟、正相塔、孔廟、四都鹿湖禪院,明駿知青村旅游度假山莊和佗城歷史文化旅游城。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58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