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用于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由于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分類,所以會計要素是主觀的,也就是說,不同的國家可以有不同的會計要素.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將會計要素界定為六個,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會計科目:是對資金運動按其經濟內容的性質進行的分類.會計科目就是對會計六大要素的進一步分類,他們是帳戶的名稱,也是我們作帳和編制報表的主要內容.舉個例子:貨幣資金放到銀行里,會計科目名稱就叫“銀行存款”,倉庫里放的各種貨物,會計科目就叫“庫存商品”等,其實會計科目就是一種稱謂,象人的名字一樣.會計賬戶是會計科目的總稱是反映會計科目的來龍去脈,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賬戶的具體分類有時會計賬戶也叫會計科目會計賬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賬頁組成,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系統(tǒng)、連續(xù)地記錄各項經濟業(yè)務的簿籍.企業(yè)通過將會計憑證中反映的經濟內容過入相應賬簿,可以全面反映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內所發(fā)生的各項資金運動,儲存所需要的會計信息;通過賬簿的設置和登記,可以將企業(yè)不同的信息分門別類地加以反映,提供企業(yè)一定時期內經濟活動的詳細情況,也可以反映企業(yè)財務及經營成果狀況.另外通過會計賬簿的設置,可以建立起賬證、賬賬、賬表之間的勾稽關系,可以檢查、校正會計信息.。
你好 我也是從事會計行業(yè)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我們都知道會計有六要素 即資產 負債 所有者權益 收入 費用 利潤它們之間有兩個代表公式 也是會計報表的核算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是“資產負債表”的會計恒等式.利潤=收入-費用 這是“利潤表”的會計等式.我們在學習的時候 有關書籍上還會這樣寫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那么第一個等式 是我們會計計算以及核算的依據 如果在所有者權益不變的情況下資產與負債相反變化 資產增加 負債減少 資產減少 負債增加 或者兩方同增同減例如 從銀行提現1000元借:庫存現金 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第二個等式 是編制利潤表的依據 反映了資金的運動情況因此我們說資產負債表是“時點”報表 利潤表是“期間”報表資產運用并取得收入時 轉化為費用 收入減去費用即為利潤(凈收益)凈收益又會做為資產用到下一輪的經營 產生了第三個等式等式三并沒有破壞等式一 利潤分配后 分成股東收益和一部分交稅后 等式三便消失了 又成了等式一無論等式怎樣轉變 其最終應是平衡的 最后都會回到“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這一等式如果發(fā)生不平衡 中間一定有錯誤的地方手工記賬和財務軟件一樣 都要運用到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是一關鍵 如果這一環(huán)節(jié)出現錯誤 將會影響到后面的會計核算。
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所作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是用于反映會計主體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基本單位。
由于會計要素是對會計對象的分類,所以會計要素是主觀的,也就是說,不同的國家可以有不同的會計要素。我國《企業(yè)會計準則》將會計要素界定為六個,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
會計科目:是對資金運動按其經濟內容的性質進行的分類。
會計科目就是對會計六大要素的進一步分類,他們是帳戶的名稱,也是我們作帳和編制報表的主要內容。舉個例子:貨幣資金放到銀行里,會計科目名稱就叫“銀行存款”,倉庫里放的各種貨物,會計科目就叫“庫存商品”等,其實會計科目就是一種稱謂,象人的名字一樣。
會計賬戶是會計科目的總稱是反映會計科目的來龍去脈,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賬戶的具體分類有時會計賬戶也叫會計科目會計賬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賬頁組成,以會計憑證為依據,全面、系統(tǒng)、連續(xù)地記錄各項經濟業(yè)務的簿籍。企業(yè)通過將會計憑證中反映的經濟內容過入相應賬簿,可以全面反映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內所發(fā)生的各項資金運動,儲存所需要的會計信息;通過賬簿的設置和登記,可以將企業(yè)不同的信息分門別類地加以反映,提供企業(yè)一定時期內經濟活動的詳細情況,也可以反映企業(yè)財務及經營成果狀況。另外通過會計賬簿的設置,可以建立起賬證、賬賬、賬表之間的勾稽關系,可以檢查、校正會計信息。
會計科目是指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的項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詳細程度及其統(tǒng)馭關系不同,分為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
會計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經濟內容不同,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等科目。
會計科目分類分為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并不是會計科目的分類方式,只是經濟業(yè)務的一種分類方法,有利于財務的管理。
1、資產類: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yè)帶來經濟利益。
資產類科目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其中流動資產又分為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賬款、存貨、待攤費用等。
2、負債類: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yè)。
負債類科目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其中流動負債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及預收賬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應付股利以及預提費用等。
3、所有者權益類:是指所有者在企業(yè)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所有者權益類科目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本年利潤和利潤分配等。
4、成本類:是指將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各種費用,按各種不同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借以確定各個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成本類科目包括生產成本、制造費用和勞務成本等。
5、損益類:是反映企業(yè)在一定期間內利潤或虧損。
損益類科目又分為損收類(包括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投資收益、補貼收入、營業(yè)外收入)和損費類(包括主營業(yè)務成本、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yè)務支出、營業(yè)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yè)外支出、所得稅、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6、共同類
資產類、成本類、損益類費用這三類科目都是增加在借方,減少在貸方。
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類收入這三類科目都是減少在借方,增加在貸方。
(一)與利潤表相關的會計科目異常情況
1、營業(yè)收入增幅低于應收賬款增幅,且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與經營性現金流量相背離
在公司銷售產品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產生應收賬款。正常情況下,應收賬款的變化幅度應與營業(yè)收入的變化相一致。如果應收賬款增長速度高于營業(yè)收入,可能意味著:第一,公司放寬信用條件以刺激銷售;第二,公司人為通過“應收賬款”科目虛構營業(yè)收入。此外,理論上來說,雖然隨著應收賬款迅速增加和銷售回款速度下降,經營性現金流自然會隨之下降,但是,如果經營性現金流凈值的增長速度長期顯著低于凈利潤甚至為負數,且應收賬款的增速一直高居不下時,就需引起注意,因為這極有可能是公司虛構營業(yè)收入而非放松信用條件。
2、營業(yè)利潤大幅增加的同時營業(yè)成本、銷售費用等增加比例很小
公司正常經營產生營業(yè)收入時不可避免要產生營業(yè)成本和銷售費用,這兩項費用一般與營業(yè)收入的增長率是保持一致的。如果當期營業(yè)利潤出現了大幅增加,而營業(yè)成本、銷售費用等沒有變化或變化很小,則有三種可能:一是相關的銷售并不存在;二是公司為優(yōu)化當年盈利水平,已將當期應計費用調至上一會計年度;三是公司刻意調減當期應計費用來相對提高營業(yè)利潤,如將應作為期間費用的無形資產研究費用資本化為在建工程或計入長期待攤費用等。
3、公司應繳增值稅、營業(yè)稅金及附加和所得稅費用異常低,與收入和利潤增長幅度不匹配
公司所得稅一般由公司利潤乘以稅率所決定,如果公司利潤較高,但是所得稅卻低于應有的水平,說明所得稅費用與凈利潤差異較大,在沒有免稅條款的情況下,很可能是報表舞弊的預警信號。同樣,公司應繳增值稅應與銷售商品增值額對應,營業(yè)稅金及其附加與提供應稅勞務等相對應,如果應繳增值偏低,可能意味著營業(yè)收入被虛構。此外,如果應稅額與凈利潤差異較大,也可能是公司偷稅漏稅或虛構收入的預警信號。
(二)與現金流量表相關的會計科目異常情況
1、擁有與經營業(yè)績不相匹配的現金余額,且現金占資產總額比例過高,多年來變化很小
一般而言,公司為了避免負擔額外不必要的機會成本,其貨幣資金余額都會與自身的經營情況相匹配。如公司的貨幣資金余額明顯超出經營規(guī)模的需要,且多年來無變化或變化較小,則可能是由以下幾方面原因造成:第一,現金用途受到限制,如進行質押、設立擔保等,而公司未將相關情況進行披露;第二,現金資產被控股股東等關聯(lián)方占用。
2、高額現金伴隨著高額短期負債和逾期欠款等
如果公司擁有高額貨幣資金的同時還伴有高額的短期銀行借款等短期負債或逾期借款,且高額貨幣資金基本上能夠涵蓋短期借款或逾期借款,那么該公司背后可能也存在著和上一情況一樣的問題。
3、應收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所收到的現金與營業(yè)收入和增值稅增幅不匹配
理論上來說,在應收賬款年初年末余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增長幅度應與營業(yè)收入以及增值稅的增幅相匹配,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于收入和增值稅增幅,則有虛構收入并虛開增值稅發(fā)票的嫌疑。
4、應付賬款變動不大的情況下,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與營業(yè)成本增幅不匹配
同應收賬款一樣,在應付賬款年末余額變動幅度不大的情況下,當年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應與營業(yè)成本增幅保持相當水平,如現金流增幅大大小于營業(yè)成本,則公司有可能虛構收入,并相應虛構了相關營業(yè)成本。
5、其他與投資活動相關的現金流會計科目異常情況
一是某會計年度現金流量表中出現大額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而在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中的固定資產原值、在建工程以及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項目在年度內沒有發(fā)生明顯變化;二是“投資支付的現金”、“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科目變動幅度不匹配;三是“吸收投資收到的現金”與驗資報告中的貨幣出資金額不匹配。
(三)與資產負債表相關的會計科目異常情況——其他應收款或其他應付款數額巨大,與公司的主營業(yè)務收入規(guī)模不匹配。
由于公司會計人員將經營活動以外的其他各種應收或應付的款項全部用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科目核算,這使得這兩個科目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很容易成為某些單位或個人進行舞弊的工具。涉及其他應收款和其他應付款的舞弊手法主要有:第一,利用其他應收款科目隱藏短期投資,截留投資收益;第二,利用其他應收款隱藏利潤,偷逃稅款;第三,利用其他應收款轉移資金;第四,利用其他應收款私設小金庫;第五,利用其他應付款隱藏費用。
審計中各科目的勾稽關系主要就是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勾稽關系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項,期末數減期初數等于利潤表中的本年凈利潤。
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勾稽關系利潤表:主營業(yè)務收入-主營業(yè)務成本-主營業(yè)務稅金及附加=主營業(yè)務利潤主營業(yè)務利潤+其他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支出=營業(yè)利潤營業(yè)利潤+營業(yè)外收入-營業(yè)外支出-管理費用-營業(yè)費用-財務費用=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所得稅=凈利潤
再看資產負債表: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這是資產負債表平衡的依據。
擴展資料:
概括會計報表的勾稽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
(1)平衡勾稽關系:資金平衡表分左右兩方,一方反映資金占用,另一方反映資金來源,兩方必須保持平衡。
(2)對應勾稽關系:根據復式記賬法對每項經濟業(yè)務用相等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互相關聯(lián)的賬戶中登記,表明資金運動的來龍去脈以及相互對應關系固定不變。
(3)和差勾稽關系:報表中的有些勾稽關系表現為一個指標等于其他幾個指標的和或者差。
(4)積商勾稽關系:報表中有些勾稽關系表現為一個項目等于其他幾個項目的積或商。
(5)動靜勾稽關系:專用基金及專用撥款表等為“動態(tài)表”而資金平衡表為“靜態(tài)表”。“靜態(tài)表”與‘動態(tài)表”所反映的某些指標具有一致性,由此在報表中形成勾稽關系。
(6)補充勾稽關系:報表中反映的某些指標,為了解它的明細核算資料和計算,依據另設項目或表式加以補充說明。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審計
勾稽關系是會計在編制會計報表時常用的一個術語,它是指某個會計報表和另一個會計報表之間以及本會計報表項目的內在邏輯對應關系,如果不相等或不對應,這說明會計報表編制的有問題??梢詸z查報表是否正確。
勾稽關系,是指相互間存在一種可檢查驗證的關系。勾稽關系是會計在編制會計報表時常用的一個術語,它是指某個會計報表和另一個會計報表之間以及本會計報表項目的內在邏輯對應關系,如果不相等或不對應,這說明會計報表編制的有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公司發(fā)了 1000 的薪資給 a,那么 a 就會有 1000 的收入,這兩者間可互相驗證,互相勾稽,就是勾稽關系了。在編制資產負債表時,固定資產凈值要等于固定資產原值扣除累計折舊,這就叫做對應關系或叫勾稽關系。資產負債表的未分配利潤和損益表的凈利潤它們之間也有對應關系,即用資產負債表中未分配利潤的期末數扣除年初數,應該等于損益表的凈利潤的累計數。還有現金流量表中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的凈增加額”,應該等于資產負債表的貨幣資金的期末數扣除期初數(假定沒有現金等價物的數額),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都叫對應關系、邏輯關系和勾稽關系。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4.22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