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屏燈的由來2008-05-21 12:15 流傳于閩南和潮汕的《陳三五娘》故事,其緣起就是元宵賞花燈。
相傳明代潮州府城黃九郎之女黃五娘,帶婢女益春,前往賞燈。福建泉州陳伯卿送兄往廣南赴任,途經潮州,也于元宵夜里賞花燈,恰好碰上五娘給益春講解花燈上的一些詩文典故,見五娘的才華、美貌和端莊的舉止,產生愛慕之情,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上也沒發(fā)覺。
益春拾到扇子,陪伴五娘賞燈的鄰居李姐,貪心要占扇子,五娘接過扇子打開一看,扇子題寫四句詩:“春花瀾漫秋風清,斗酒詩篇萬里情,塵世紛爭名與利,何如仗劍客中行”。字跡娟秀,寓意高雅,心甚慕之。
過一下,伯卿尋扇而來,彬彬有禮,瀟灑大方;五娘勸說還扇,溫文爾雅,端莊悅顏。彼此互相傾慕,情意綿綿。
城中富豪、武舉林大鼻,逛闖在這元宵花燈鬧市中,尋花問柳。發(fā)現(xiàn)五娘驚其美貌,托李姐為他說媒。
黃九郎應允了這門親事。五娘不滿與林家親事,但無力挽回。
百屏燈2008-05-21 12:18 韓江兩岸是名城,街頭巷尾盡歌聲。元宵佳節(jié)人同樂,百屏花燈唱恁聽。
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貂蟬共伊啰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
二屏秦瓊倒銅旗,三屏李素射金錢。四屏梨花啰吮毒,五屏郭華賣胭脂。
六屏點將楊延昭,七屏張飛戰(zhàn)馬超。八屏孔明空城計,九屏李旦探鳳嬌。
十屏關爺過五關,十一昭君去和番。十二趙云救阿斗,十三劉備取西川。
十四大戰(zhàn)魏文通,十五凍雪韓文公。張千李萬遇著虎,十六鄭恩下河東。
十七時遷啰偷雞,十八良玉啰思釵。十九桂枝啰寫狀,二十碧英遇張千。
廿一鶯鶯啰聽琴,廿二秦瓊戰(zhàn)楊林。廿三李密雙帶箭,二四勸君朱買臣。
廿五三休樊梨花,廿六秦瓊去奪魁。廿七雪梅教商。
百屏燈的由來
2008-05-21 12:15 流傳于閩南和潮汕的《陳三五娘》故事,其緣起就是元宵賞花燈。相傳明代潮州府城黃九郎之女黃五娘,帶婢女益春,前往賞燈。福建泉州陳伯卿送兄往廣南赴任,途經潮州,也于元宵夜里賞花燈,恰好碰上五娘給益春講解花燈上的一些詩文典故,見五娘的才華、美貌和端莊的舉止,產生愛慕之情,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上也沒發(fā)覺。益春拾到扇子,陪伴五娘賞燈的鄰居李姐,貪心要占扇子,五娘接過扇子打開一看,扇子題寫四句詩:“春花瀾漫秋風清,斗酒詩篇萬里情,塵世紛爭名與利,何如仗劍客中行”。字跡娟秀,寓意高雅,心甚慕之。過一下,伯卿尋扇而來,彬彬有禮,瀟灑大方;五娘勸說還扇,溫文爾雅,端莊悅顏。彼此互相傾慕,情意綿綿。
城中富豪、武舉林大鼻,逛闖在這元宵花燈鬧市中,尋花問柳。發(fā)現(xiàn)五娘驚其美貌,托李姐為他說媒。黃九郎應允了這門親事。五娘不滿與林家親事,但無力挽回。
百屏燈
2008-05-21 12:18 韓江兩岸是名城,街頭巷尾盡歌聲。元宵佳節(jié)人同樂,百屏花燈唱恁聽。
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貂蟬共伊啰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
二屏秦瓊倒銅旗,三屏李素射金錢。四屏梨花啰吮毒,五屏郭華賣胭脂。
六屏點將楊延昭,七屏張飛戰(zhàn)馬超。八屏孔明空城計,九屏李旦探鳳嬌。
十屏關爺過五關,十一昭君去和番。十二趙云救阿斗,十三劉備取西川。
十四大戰(zhàn)魏文通,十五凍雪韓文公。張千李萬遇著虎,十六鄭恩下河東。
十七時遷啰偷雞,十八良玉啰思釵。十九桂枝啰寫狀,二十碧英遇張千。
廿一鶯鶯啰聽琴,廿二秦瓊戰(zhàn)楊林。廿三李密雙帶箭,二四勸君朱買臣。
廿五三休樊梨花,廿六秦瓊去奪魁。廿七雪梅教商
韓江兩岸是名城,街頭巷尾盡歌聲。
元宵佳節(jié)人同樂,百屏花燈唱恁聽。活燈看完看紗燈,頭屏董卓鳳儀亭。
貂蟬共伊啰戲耍,呂布氣到手捶胸。二屏秦瓊倒銅旗,三屏李素射金錢。
四屏梨花啰吮毒,五屏郭華賣胭脂。六屏點將楊延昭,七屏張飛戰(zhàn)馬超。
八屏孔明空城計,九屏李旦探鳳嬌。十屏關爺過五關,十一昭君去和番。
十二趙云救阿斗,十三劉備取西川。十四大戰(zhàn)魏文通,十五凍雪韓文公。
張千李萬遇著虎,十六鄭恩下河東。十七時遷啰偷雞,十八良玉啰思釵。
十九桂枝啰寫狀,二十碧英遇張千。廿一鶯鶯啰聽琴,廿二秦瓊戰(zhàn)楊林。
廿三李密雙帶箭,二四勸君朱買臣。廿五三休樊梨花,廿六秦瓊去奪魁。
廿七雪梅教商輅,廿八元貴打秦梅。廿九金真掃紗窗,三十說古一韓朋。
卅一宛城遇張銹,卅二秦檜風波亭。卅三金花啰掌羊,卅四大戰(zhàn)太平橋。
卅五李逵打老虎,卅六陳三共五娘。卅七唐王游月官,卅八周氏清風亭。
卅九蘇秦假不第,四十八寶遇狄青。四一霸王困烏江,四二走賊遇瑞蘭。
四三龐統(tǒng)連環(huán)計,四四太公遇文王。四五蒙正赴彩樓,四六關公去辭曹。
四七大破萬仙陣,四八五虎戰(zhàn)牛皋。四九三娘啰奪錘,五十燕清去拍擂。
五一武松收方臘,五二楊任收張奎。五三大戰(zhàn)野龍仙,五四孫臏遇龐涓。
五五三鞭換二锏,五六秦瓊救李淵。五七三打祝家莊,五八削發(fā)楊五郎。
五九李淵帶家眷,六十潘葛跳油湯。六一薛蛟遇狐貍,六二射兔劉咬臍。
六三王莽篡帝位,六四上表蔡伯喈。六五狄青解征衣,六六吳主納西施。
六七轅門欲斬子,六八董永遇仙姬。六九王英欲落山,七十掛帥楊令婆。
七一周倉擒龐德,七二劉邦斬白蛇。七三乃是女搜宮,七四魏征去斬龍。
七五火燒葫蘆谷,七六劉備去招親。七七國公拍李良,七八黃忠戰(zhàn)潘璋。
七九子龍遇張合,八十張公困睢陽。八一大戰(zhàn)夏侯淵,八二投江錢玉蓮。
八三包公欲鍘侄,八四篡位武則天。八五仁貴返回窯,八六楊袞啰教槍。
八七轅門啰射戟,八八烈女苦孟姜。八九專諸刺王僚,九十文廣去收妖。
九一武松啰歇店,九二仁貴平西遼。九三海瑞拍嚴嵩,九四妲己迷紂王。
九五羅通去掃北,九六寡婦征西番。九七萬歷小登基,九八武王反西岐。
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壽郭子儀。(出處不知道,不好意思)。
漫步在茅臺古鎮(zhèn),在初秋陽光的照射下,抿上一口黔宗酒 ,只覺得醺醺然,晃晃然,頓時見到唐館外酒壇當枕醉里眠的李白塑像,霎時酩酊欲宿,玉山崩倒,暫借塑像之臂當枕,李白之衣為席,和衣而臥。
緊接著,鴻門宴上劍影飛、醉翁亭邊得妙文、曹操煮酒論英雄、曲水流觴修禊事、張旭醉筆走龍蛇、蘇軾把酒問青天、趙匡胤杯酒釋兵權、辛棄疾醉里挑燈看劍的情景,也從腦門一一掠過。當然這些只是遐想的仙境罷了,憧憬古鎮(zhèn)的悠遠流長,品味黔宗酒的沁人心脾,傳頌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不得不感嘆:我們品的不僅僅是酒,更是茅臺古鎮(zhèn)百年的歷史啊。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五記載:“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
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宋代的時候,有個知州名叫田登,非常專橫霸道。他不但很忌諱別人叫他的名字,而且因為“燈”和“登”是同音,所以連燈也不許說,全州的人都只能把點燈叫做點火。
誰要是不留神說出一個燈字,就要挨打,州里的官吏和差役有不少人因此挨過打。 古時農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按照慣例,從京城到各州縣,大街小巷都要點燃花燈,稱為“放燈”;而且要張貼告示,讓老百姓進城觀看,以示皇恩浩蕩、普天同慶之意。
州里的文書因為害怕挨打,在寫告示時只好寫成“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告示貼出后,老百姓真是又好氣,又好笑,偷偷地說:“這是什么世道!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被后人用來形容反動統(tǒng)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為,老百姓卻連正當活動也要受到限制。
這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
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p>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 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原文】 :莊辛謂楚襄王 莊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與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p>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妖祥乎?”莊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非敢以為國妖祥也。
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國必亡矣。臣請辟于趙,淹留以觀之。”
莊辛去之趙,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揜于城陽。于是使人發(fā)騶,征莊辛于趙。
莊辛曰:“諾?!鼻f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為之奈何?” 莊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xù)短,猶以數(shù)千里,豈特百里哉? “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
不致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
俯噣白粒,仰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
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堿,倏乎之間,墜于公子之手。 “夫雀其小者也,黃鴣因是以。
游于江海,淹乎大沼,俯噣卷鯉,仰嚙{艸陵}戇,奮其六翮,而凌清風,飄搖乎好翔,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射者,方將休其■廬,治其繒繳,將加己乎百仞之上。
彼礛磻,引微繳,折清風而抎矣。故晝游乎江河,夕調乎鼎鼐。
“夫黃鴣其小者也,蔡圣侯之事因是以。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飲茹溪流,食湘波之魚,左暴風幼妾,右擁嬖女,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
不知夫子發(fā)方受命乎宣王,系己以朱絲而見之也。 蔡圣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
左州侯,右夏侯,輩從鄢陵君與壽陵君,飯封祿之粟,而戴方府之金,與之馳騁乎云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黽塞之內,而投己乎黽之外?!?/p>
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zhàn)栗。使用乃以執(zhí)珪而授之為陽陵君,與淮北之地也。
【譯文】 : 莊辛對楚襄王說:“君王左有州侯右有夏侯,車后又有鄢陵君和壽陵君跟從著,一味過著毫無節(jié)制的生活,不理國家政事,如此會使郢都變得很危險?!背逋跽f:“先生老糊涂了嗎?還是認為楚國將遇到不祥呢?”莊辛說:“臣當然是看到了事情的必然后果,不必認為國家遇到不祥。
假如君王始終寵幸這四個人,而不稍加收斂,那楚國一定會因此而滅亡的。請君王準許臣到趙國避難,在那里來靜觀楚國的變化?!?/p>
莊辛離開楚國到了趙國,他只在那里住了5個月,秦國就發(fā)兵攻占了鄢、郢、巫、上蔡、陳這些地方,楚襄王也流亡躲藏在城陽。在這時候襄王才派人率騎士到趙國召請莊辛。
莊辛說:“可以?!鼻f辛到了城陽以后,楚襄王對他說:“寡人當初不聽先生的話,如今事情發(fā)展到這地步,對這事可怎么辦呢?” 莊辛回答說:“臣知道一句俗語:‘見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獵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丟掉以后再去修補也不算遲。
’臣聽說過去商湯王和周武王,依靠百里土地,而使天下昌盛,而夏桀王和殷紂王,雖然擁有天下,到頭來終不免身死亡國。現(xiàn)在楚國土地雖然狹小,然而如果截長補短,還能有數(shù)千里,豈止100里而已? 大王難道沒有見過蜻蜓嗎?長著6只腳和四只翅膀,在天地之間飛翔,低下頭來啄食蚊蟲,抬頭起來喝甘美的露水,自以為無憂無患,又和人沒有爭執(zhí)。
豈不知那幾歲的孩子,正在調糖稀涂在絲網上,將要在高空之上粘住它,它的下場將是被螞蟻吃掉。蜻蜓的事可能是小事,其實黃雀也是如此。
它俯下身去啄,仰起身來棲息在茂密的樹叢中,鼓動著它的翅膀奮力高翔,自己滿。
西晉陳壽所著《三國志·魏書·陳登傳》記載,許汜曾向劉備抱怨陳登看不起他。劉備批評許汜在國家危難之際只知置地買房。
許汜說“我當年路過下邳,去登門拜訪陳登,可他根本沒有招待客人的意思,自己在床上睡大覺,只讓我睡下床。”
劉備嘲諷許汜“你有國士之名,這天下大亂,就指著你思考國事,拯救亂世呢。可你倒好,就知道四處買賣田舍,陳登當然不喜歡你這樣的做派,憑什么理你?要是我我就睡在百尺高樓上,讓你打地鋪。”
這句話出自南宋文學家辛棄疾創(chuàng)作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原文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翻譯
別提家鄉(xiāng)的鱸魚肉精細味美,盡管秋風吹不會像季鷹不歸?更不想許汜只顧謀私利。那將羞于見雄才大氣的劉備。借時光如水憂愁國勢如風雨,樹猶如此倩人誰能去換來啊?
擴展資料:
創(chuàng)作背景
辛棄疾從二十三歲南歸,一直不受重視,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納。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作者南歸已八、九年了,卻投閑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賞心亭,極目遠望祖國的山川風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于是寫下一首《水龍吟》詞。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年),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一生力主抗金。其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現(xiàn)存詞600多首,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燈彩泛指戲曲演出中區(qū)別于一般傳統(tǒng)砌末的早期燈光、布景。又稱“燈彩砌末” 或“彩砌”、“彩頭”。注重燈彩的戲曲演出,稱為“燈彩戲”或“彩戲”、“燈戲”。常以這類戲為號召的戲班,稱為“彩頭班”。燈彩戲大都情節(jié)離奇,有神怪出沒,用彩繪的景片和燈具作種種點綴、渲染,借以吸引觀眾。至20世紀20年代前后,漸為寫實布景、機關布景所代替。
燈彩是明代末年地主家班的產物,最早見諸記載的燈彩戲是劉暉吉女戲《唐明皇游月宮》。張岱在《陶庵夢憶》中對此記述頗詳。劇中布置了一堂月宮布景。月宮是個圓形裝置,以輕紗為幔,“內燃‘賽月明’數(shù)株,光焰青藜,色如初曙”;月宮四周用羊角燈(以羊角熬制的薄片作燈罩,又稱“明角燈”)表現(xiàn)五色云氣。這在當時是個新鮮事物,故張岱稱贊班主劉暉吉是“奇情幻想,欲補從來梨園之缺陷”。清代乾隆末年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所記的鹽商的“內班行頭”中,有“點三層牌樓,二十四燈”,也是一種特制的燈彩。用燈彩砌末最多的是清代宮廷的各種承應大戲,而即配有制動器械,可以升降開合。如演《地涌金蓮》,有大金蓮花五朵從“地井”(戲臺的地下室)中升起,至臺上放開花瓣,內坐大佛五尊(曹心泉《前清內廷演戲回憶錄》)。宮廷的砌末藝人還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趨重寫實。如光緒九年(1883)進宮的張七“制砌末多參西法,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必求逼真”(張次溪《燕都名伶?zhèn)鳌罚?。民間商業(yè)劇場盛行燈彩戲是在清末。較早的有梅巧玲的四喜班,排演了《目連救母》、《甲子圖》、《貴壽圖》、《盤絲洞》、《乘龍會》等一批燈彩戲。其后楊隆壽創(chuàng)立小榮椿、天仙兩科班時,以重金聘請張七,為之“制砌末千余件”(《燕都名伶?zhèn)鳌罚?。這種演出風氣,從北京傳布到天津、上海等大城市。
燈彩的興起,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戲曲演出的視覺形象,故能受到觀眾的歡迎。但搬演燈彩戲的班子,大都不注重演出的思想內容和表演藝術,只可炫奇一時,終無藝術生命力。李慈銘在光緒七年(1881)的《日記》中就曾批評四喜班演的《貴壽圖》“燈彩絢爛而色目不佳,科爨俱惡”。王夢生在《梨園佳話》中談到,天津有個彩頭班叫太慶恒,“最以砌末耀世”,“惟班中唱做無人,未久旋廢。由是知戲以人重,不貴物也”。這些話,正好總結了燈彩戲之所以沒落的歷史教訓。
州官放火
北宋時,有個州的太守名叫田登,為人心胸狹隘,專制蠻橫。因為他名“登”,所以,不許州內的百姓說到任何一個與“登”同音的字。說到他這個忌諱,還真有些來歷……
蒲田村,一個依山傍水的村莊,方圓幾千里,山、塘、田、地……樹木茂盛,水清田肥。這些地方,大多都歸村上的富翁“田百萬”所有。這個老地主——田百萬,雖家中良田萬傾,但身邊卻無一子。于是,他到處花重金請風水,請高人卜卦。到了40歲時,終于得了一個兒子,視他為掌上明珠。算命的說:“晚年得子,必定升官晉爵,金銀財寶滾滾而來。”于是,他為兒子早日登科、做官,一步登天,就取名叫“田登”。
田登,出生的時候早產,大大的腦袋,兩只極小極小的鼠眼,往上兌,眉不清,目不秀,身材矮胖。從小頑劣,又是出自富豪之家,便總是欺負小朋友,而小朋友們也常常拿“凳子”取笑他。他受不了這個氣,便向他爹田百萬說:“他們都拿‘凳子’取笑我,我長大當官以后,一定要讓所有人都不說這個字?!?
田登當官后,命州內的百姓不許說與“登”同音的字,要用某字來代替——花園里的燈心草叫做開心草,燈臺、燈罩、燈籠得叫亮托、遮光、路照,太守出門登車得說駕車,就連吹捧太守“登峰造極”也得說“爬峰造極”……
誰要是觸犯了他這個忌諱,便要加上“侮辱地方長官”的罪名,輕則挨板子,
重則判刑。
一天,太守田登正在堂中坐著,一個仆人被衙役帶上公堂。仆人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大聲求僥:“冤枉呀!太守大人,今天我也沒干什么呀!只是天剛亮,我就去廳前閉燈,不知犯了什么罪,被衙役蹬了一腳,差點被蹬下凳子?!碧靥锏且宦?,大怒,命人把仆人捆了個五花大綁,吼道:“大膽刁民,竟敢犯了我的忌諱還不知罪,拉下去,賞五十大板”……
從此以后,太守府中上下,人人都不敢直呼他的“名諱”了……
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馬上要到來了,按照以前的習慣,州里要點三天花燈表示慶祝,州府的衙役貼出告示,讓百姓按時來觀燈。
這次可讓出告示的小官感到為難,用“燈”字要觸犯太守的忌諱,不用“燈”字意思又表達不明白。想了好久,寫告示的小官靈機一動,把“燈”字改成了“火”字。這樣,告示上就寫成了“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告示貼出后,百姓們看了都很驚慌,尤其是一些外地來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真以為官府要在城里放三天大火呢!都紛紛收拾行李,爭著離開這是非之地。當?shù)氐陌傩?,平時就對田登的蠻橫無理已經非常不滿,這次看了官府貼的告示,更是氣憤萬分。
于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個典故就一直流傳到現(xiàn)在……
附原文:州官放火
陸游
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j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2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