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們在鐘表上所看到的“幾點幾分”,習慣上就稱為“時間”,但嚴格說來應當稱為“時刻”。
某一地區(qū)具體時刻的規(guī)定,與該地區(qū)的地理緯度存在一定關系。例如,北半球各地的人都習慣于把太陽處于正南方(即太陽上中天)的時刻定為中午12點,但此時正好背對著太陽的另一地點(在地球的另一側),其時刻必然應當是午夜12點。
如果整個世界統(tǒng)一使用一個時刻,則只能滿足在同一條經(jīng)線上的某幾個地點的生活習慣。所以,整個世界的時刻不可能完全統(tǒng)一。
這種在地球上某個特定地點,根據(jù)太陽的具體位置所確定的時刻,稱為“地方時”。所以,真太陽時又叫做“地方真太陽時”(地方真時),平太陽時又叫做“地方平太陽時”(地方平時)。
地方真時和地方平時都屬于地方時。
這是初中的地理考試題。
好久沒做了。東加西減是指將全球360分為24個時區(qū),以經(jīng)度0度為全球標注時間。
0經(jīng)度以東為加時區(qū)(正時區(qū)),0度以西為減時區(qū)(負時區(qū))。例如這道題,w81是西五區(qū)就是15x5=75度,然后以W75當?shù)貢r間為時區(qū)區(qū)時,該時區(qū)范圍是(75+7.5)-(75-7.5)即是w82.5至w67.5時間都是17點32分,這也是為什么按照西五區(qū)計算時間的原因。
而北京時間是指E120度時間,采用北京所在的東八時區(qū)的區(qū)時作為標準時間,稱為北京時間,或稱中原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并不是北京(東經(jīng)116.4°)地方的時間,而是東經(jīng)120°地方的地方時間。
而東八區(qū)與西五區(qū)差13個時區(qū),利用東邊時區(qū)大于西邊時區(qū)的道理,則是在6月18日17點32分基礎上加13個小時。答案就是6月19日6點32分。
全手打望樓主評為最佳答案,好辛苦的。
齊襄公有兩個弟弟,一個叫公子糾,另一個叫公子小白,他們各有一個很有才能的師傅。由于襄公荒淫無道,公元前686年,公子糾跟著他的師傅管仲到魯國去避難,公子小白則跟著他的師傅鮑叔牙逃往莒國。
不久,齊國發(fā)生大亂,襄公被殺,另外立了國君。第二年,大臣們又殺了新君,派使者到魯國去迎回公子糾當齊國國君,魯莊公親自帶兵護送公子糾回國。
公子糾的師傅管仲,怕逃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因為離齊國近,搶先回國奪到君位。所以經(jīng)莊公同意,先帶領一支人馬去攔住公子小白。 果然,管仲的隊伍急行到即墨附近時,發(fā)現(xiàn)公子小白正在趕往齊國,便上前說服他不要去。但是,小白堅持要去。于是管仲偷偷向小白射了一箭。小白應聲倒下,管仲以為他已被射死,便不慌不忙地回魯國去護送公子糾到齊國去。
不料,公子小白并未被射死,鮑叔牙將他救治后,趕在管仲和公子糾之前回到了齊國都城,說服大臣們迎立公子小白為國君。這就是齊桓公。
再說管仲回到魯國后,與公子糾在莊公軍隊的保護下來繼任君位。于是,齊、魯之間發(fā)生了戰(zhàn)爭。結果魯軍大敗,只得答應齊國的條件,將公子糾逼死,又把管仲抓起來。齊國的使者表示,管仲射過他們的國君,國君要報一箭之仇,非親手殺了他不可,所以一定要將他押到齊國去。莊公也只好答應。 管仲被捆綁著,從魯國押往齊國。一路上,他又饑又渴,吃了許多苦頭。來到綺烏這個地方時,他去見那里守衛(wèi)邊界的官員,請求給點飯吃。
不料,那守邊界的官員竟跪在地上,端飯給管仲吃,神情十分恭敬。等管仲吃好飯,他私下問道:“如果您到齊國后,僥幸沒有被殺而得封任用,您將怎樣報答我?”
管仲回答道:“要是照你所說的那樣我得到任用,我將要任用賢人,使用能人,評賞有功的人。我能拿什么報答您呢?” 管仲被押到齊國都城后,鮑叔牙親自前去迎接。后來齊桓公不僅沒有對他報一箭之仇,反而任命他為相國,而鮑叔牙自愿當他的副手。原來,鮑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大于自己,所以說服齊桓公這樣做。
西湖風景名勝區(qū)【西湖風景名勝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
總面積60.04平方公里。東起杭州城區(qū)松木場、保路轉(zhuǎn)少年宮廣場北,經(jīng)白沙路、環(huán)城西路、湖濱路、南山路至萬松嶺以南及吳山、紫陽山、云居山景點全部;南自鼓樓沿吳山、紫陽山、云居山東側山麓經(jīng)鳳山門沿鳳凰山路于天花山沿西湖引水渠道至錢塘江北岸,轉(zhuǎn)珊瑚沙貯水庫至留芳嶺以北;西自留芳嶺、竹竿山、九曲嶺、名人嶺至美人峰、北高峰、靈峰山至老和山山脊線以東;北自老和山山麓(浙江大學西圍墻)轉(zhuǎn)青芝塢路北側30米,接玉古路、浙大路、曙光路至松木場以南。
外圍保護區(qū)面積35.64平方公里,東起南星橋江濱公園、江城路、鳳山橋、中山南路、鼓樓轉(zhuǎn)河坊街、延安南路、延安路,轉(zhuǎn)慶春路、武林路、教場路至環(huán)城西路以西地區(qū);南至錢塘江主航道中線,杭富路至轉(zhuǎn)塘以北地區(qū);西為留轉(zhuǎn)路以東地區(qū);北自留下,經(jīng)杭徽路、天目山路至武林門以南地區(qū)。西湖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以西湖為核心,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0處和風景名勝點100余處,其中主要有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
西湖舊稱武林水、錢塘湖,又稱明圣湖、金牛湖等。北、西、南三面環(huán)山,東面為市區(qū),三面云山一面城。
唐人因湖在州城之西,故稱西湖。蘇東坡守杭時有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因此又有西子湖之名。
湖體輪廓近似橢圓形,面積6.03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湖底較平坦,水深平均在1.5米左右,最深處2.8米左右,最淺處不到1米。
白堤、蘇堤,將湖面分成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小南湖5個部分。湖中有孤山、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4島。
注入西湖的主要溪流有金沙港、龍泓澗、長橋溪。西湖引水工程鉆地穿山,引來錢塘江清流。
調(diào)節(jié)西湖水位的主要出水口,一是圣塘閘,經(jīng)圣塘河流入運河;一是涌金閘,經(jīng)浣紗河地下管道,流入武林門外的城河。西湖遠古時是與錢塘江相通的淺海灣,以后由于泥沙淤塞,大海被隔斷,在沙嘴內(nèi)側的海水成了一個瀉湖。
所以民間諺語說:西湖明珠從天降,龍飛鳳舞到錢塘。西湖承受山泉活水沖洗,又經(jīng)歷代人工疏浚治理。
詩人白居易(772~846)和蘇東坡(1037~1101)等人任杭州地方長官時,都悉心治理西湖,疏挖湖泥,興修水利,灌溉農(nóng)田,而且構成了湖中三島、白蘇二堤、湖上塔影的佳麗景色。環(huán)湖山巒疊翠,花木繁茂,峰、巖、洞、壑之間穿插著泉、池、溪、澗,青碧黛綠叢中點綴著樓閣、亭榭、寶塔、石窟。
湖光山色,風景如畫。清漪碧波和綠云翠谷間,閃爍著無數(shù)秀麗的自然景觀和璀璨奪目的歷史古跡。
中國民間傳誦: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佳是杭州。并說西湖之美,古今難畫亦難詩。
明正統(tǒng)間,有日本國使者游西湖,曾題詩說:昔年曾見此湖圖,不信人間有此湖。今日打從湖上過,畫工還欠著工夫。
西湖十景題名源于北宋山水畫家宋迪題畫的四字句,他用平沙落雁、山市晴嵐、遠浦歸帆等等來標出自己所畫的作品內(nèi)容。后來山水畫家競相仿效。
公元13世紀,南宋畫家馬遠、陳清波在擷取西湖風景精華所作的畫中,也分別標上柳浪聞鶯、兩峰插云、平湖秋月、斷橋殘雪、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蘇堤春曉和南屏晚鐘,以后又畫了花港觀魚、曲院荷風兩幅,于是便有了西湖十景的說法。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游西湖,為十景題名立碑,并改兩峰插云為雙峰插云,曲院荷風為曲院風荷。
西湖十景就這樣確定下來了。1985年,杭州日報社、杭州市園林文物管理局等單位發(fā)起征集新景點、新景名的活動,有5萬人參加,歷時8個月。
結果,遴選出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和寶石流霞等十景,人們稱之為新西湖十景。陳云、劉海粟、趙樸初等10位名家為之題名立碑。
西湖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除十景、新十景外,著名景點還有天竺、五云山、鳳凰山、玉山、北高峰、湖心亭、白堤、孤山、放鶴亭、劉莊、杭州花圃、植物園、南高峰、水樂洞、獅峰、葛嶺、紫云洞、西溪、靈峰探梅等。蘇堤春曉蘇堤在西湖西側,南北兩端銜接南山路與北山路,全長2.8公里。
是北宋詩人蘇東坡在杭州為官時,組織民工開浚西湖,挖泥堆筑而成。堤上還安排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石拱橋,起伏相間,突破了筆直長路的單調(diào)。
堤上兩邊夾種桃樹、柳樹,風光旖旎。堤岸現(xiàn)已鋪上柏油路,兩旁寬闊的草坪添植了各式花木,每隔一定距離,便設有一張長靠背椅,十分幽靜。
白天,游人信步瀏覽,一片閑情逸致;入夜,則成為當?shù)厍閭H幽會的姻緣道。蘇堤景色四時不同,晨昏各異,晴、陰、雨、雪均有情趣。
尤以春天早晨,湖面薄霧似紗,堤上煙柳如云,故有蘇堤春曉之稱。柳浪聞鶯位于西湖東南岸,南山路清波門附近。
這里原為南宋皇帝的御花園--聚景園,園中原有柳浪橋,沿湖遍植垂柳,密密柳絲仿佛在湖邊掛起綠色帳幔。春風吹拂,碧浪翻飛,濃蔭深處時時傳來嚦嚦鶯聲。
因而名為柳浪聞鶯?,F(xiàn)擴建為夜公園,面積從原來的一隅之地擴大為17公頃,全園分為友誼、聞鶯、聚景和南園4個景區(qū)。
聞鶯館中新添了百鳥天堂。
孔子五十六歲開始周游列國,受盡了艱難困苦,其中在衛(wèi)國前后三次時間最長,因此門人中衛(wèi)國學生很多??鬃与m然在衛(wèi)國受到禮遇,但卻沒有被任用,在其他國家一樣沒有出仕。
孔子在衛(wèi)國時,為國儀邑的那個封疆的官吏,要求見孔子。他說:“到這里來的有道之士,我從來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弟子,答應了他的要求。那個執(zhí)掌封疆的管吏見了孔子退出來以后,就告訴孔子的學生說:“你們各位何必憂慮夫子失去官位呢?天下已經(jīng)混亂很久了,上天要夫子做木鐸,教他警醒世人呢!”
(98)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在離開衛(wèi)國的途中,師徒口渴,忽然聽到水聲潺潺,于是循聲前往,發(fā)現(xiàn)有一流泉清澈見底,弟子們正欲爭相掬飲,不料孔子在旁喝阻道:“這種流泉喝不得。”弟子們很詫異的王者孔子,孔子指著山上刻字說:“石上刻為‘盜泉’不是吾等所當飲。”原來這盜泉是當年有位盜拓的盜匪,他洗劫衛(wèi)國邊境,并且殺人無數(shù),衛(wèi)將軍率兵捉拿,盜拓逃藏在這山中,口渴得快要死了,后來發(fā)現(xiàn)了這泓泉水而得以解渴,因此在石上刻上“盜泉”二字,永留紀念。
孔子在周游列國期間,很不得志,在離開衛(wèi)國經(jīng)過匡這個地方時,竟被匡人團團圍住,要加以殺害,原來孔子面貌很像陽虎,從前陽虎在魯國造反失敗,曾逃來匡迪,陽虎在匡橫征賦稅,匡人要殺他,陽虎連夜改裝脫逃??鬃颖徽`作陽虎,在匡地被圍困了五天,才被解危。
孔子五十六歲開始周游列國,受盡了艱難困苦,其中在衛(wèi)國前后三次時間最長,因此門人中衛(wèi)國學生很多。
孔子雖然在衛(wèi)國受到禮遇,但卻沒有被任用,在其他國家一樣沒有出仕??鬃釉谛l(wèi)國時,為國儀邑的那個封疆的官吏,要求見孔子。
他說:“到這里來的有道之士,我從來沒有見不到的。”孔子的隨從弟子,答應了他的要求。
那個執(zhí)掌封疆的管吏見了孔子退出來以后,就告訴孔子的學生說:“你們各位何必憂慮夫子失去官位呢?天下已經(jīng)混亂很久了,上天要夫子做木鐸,教他警醒世人呢!”有一次,孔子和學生在離開衛(wèi)國的途中,師徒口渴,忽然聽到水聲潺潺,于是循聲前往,發(fā)現(xiàn)有一流泉清澈見底,弟子們正欲爭相掬飲,不料孔子在旁喝阻道:“這種流泉喝不得?!钡茏觽兒茉尞惖耐跽呖鬃?,孔子指著山上刻字說:“石上刻為‘盜泉’不是吾等所當飲?!?/p>
原來這盜泉是當年有位盜拓的盜匪,他洗劫衛(wèi)國邊境,并且殺人無數(shù),衛(wèi)將軍率兵捉拿,盜拓逃藏在這山中,口渴得快要死了,后來發(fā)現(xiàn)了這泓泉水而得以解渴,因此在石上刻上“盜泉”二字,永留紀念。孔子在周游列國期間,很不得志,在離開衛(wèi)國經(jīng)過匡這個地方時,竟被匡人團團圍住,要加以殺害,原來孔子面貌很像陽虎,從前陽虎在魯國造反失敗,曾逃來匡迪,陽虎在匡橫征賦稅,匡人要殺他,陽虎連夜改裝脫逃。
孔子被誤作陽虎,在匡地被圍困了五天,才被解危??鬃釉诳锏孛撾y后,又回到衛(wèi)國,為國有位賢大夫史魚,是位非常剛正的人。
他數(shù)次向衛(wèi)靈公進諫說:“不可用彌子瑕,要用賢士蘧伯玉?!毙l(wèi)靈公一直不肯聽從。
后來史魚病入膏肓,自知無救時,便告訴兒子:“我在朝為官,生不能諫正君王,死不當成禮。我死后,將尸體移放在牅窗下,且慢大殮?!?/p>
他兒子謹尊吩咐,當衛(wèi)靈公前來吊喪時,不見大殮,很是詫異,孝子具實相告,衛(wèi)靈公很驚愕的說道:“史魚真是正直??!已經(jīng)死了,還行尸諫,感動國君進用賢臣?!毙l(wèi)靈公夫人——南子,美而淫亂。
有一天,衛(wèi)靈公請南子同車出城瀏覽名勝,召孔子陪乘同行,孔子深感衛(wèi)君好德不如好色,不久便又離衛(wèi)去宋了??鬃与x開宋國后,經(jīng)過鄭國到陳國的途中,曾和弟子們走散了。
孔子便一個人獨自站在東郭門外,子貢四處尋找,有位鄭人告訴他說:“東門外有個人,長得九尺六寸,它的額頭像堯,頭像皋陶,肩像子產(chǎn),而腰以下不及禹三寸。他很失意的樣子,像喪家之犬?!?/p>
子貢找到孔子之后,便把鄭人的話轉(zhuǎn)告老師,孔子笑著嘆息說:“是啊!是像喪家之犬?!?。
學習鳥網(wǎng)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wǎng)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36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