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翅亞馬遜鸚鵡:別名橙翅鸚哥_橙翅青帽亞馬遜鸚鵡,為鸚形目、鸚鵡科、亞馬遜鸚鵡屬鳥類,原產(chǎn)于南美洲北部,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法屬圭亞那、秘魯、蘇里南等地。多棲息于海拔600-2200m的森林、紅樹林、沼澤、潮濕的熱帶地區(qū),偶爾會到比較干燥的地區(qū)、有著高大樹木的公園以及村莊等地,也喜歡活動在松樹林區(qū)或橡樹林。1766年命名,共2個亞種。通常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不是飛越過森林,就是在光禿禿的高枝上休憩。每天清晨和黃昏從棲息的地方出發(fā)和回巢的時候會整群飛過天空,非常壯觀。
亞馬遜盆地體型最小的鸚鵡之一,較為常見,它迷人、聰明、喜歡玩,語言模仿能力很強,但會發(fā)出令人難以忍受的尖叫聲。頭頂有黃色的羽毛,翅膀中間有橙色的羽毛,臉頰也有著橘黃色的羽毛。
橙翅亞馬遜鸚鵡形態(tài)特征 >
頭體長29-33cm,重300-470g。鳥體為綠色,前額、頭頂以及臉頰為黃色,有些鳥臉上也會出現(xiàn)黃色。額頭和眼睛上方有著藍色的羽毛,翅膀邊緣為黃綠色。主要飛行羽為綠色,之后延伸藍紫色并帶有黑色的羽尖。次要覆羽中間有著橙色的斑紋。尾巴為黃綠色,鳥喙為深灰色,虹膜為橘黃色。有指名亞種和橙翅亞馬遜鸚鵡多巴哥2個亞種,在外觀上有點類似。
橙翅亞馬遜鸚鵡生活習性 >
通常成對活動,有時候會聚集數(shù)百只的數(shù)量在棲息的樹木休息,整群聚集飛行的時候相當嘈吵。在覓食的樹木附近通常都和黃冠亞馬遜鸚鵡、藍頰亞馬遜鸚鵡以及藍頂亞馬遜鸚鵡一起行動,它們和其它亞馬遜鸚鵡聚集玩耍以及飛行的時候非常吵雜,但是在覓食的時候卻相當?shù)陌察o。
橙翅亞馬遜鸚鵡飼養(yǎng)方法 >
主要的食物為水果、種子、漿果、堅果、花朵以及植物的嫩芽等為食,有時候也會到農(nóng)耕區(qū)以及牧場果園尋找谷類和水果。
橙翅亞馬遜鸚鵡雌雄分辨 >
橙翅亞馬遜鸚鵡繁殖方式 >
在委內(nèi)瑞拉的繁殖季為4到6月,蘇里南為2月到3月、哥倫比亞則是12月到隔年2月。通常一次會產(chǎn)卵2-5枚,孵化期間為26天,通常只有雌鳥負責育雛,而雄鳥負責喂食雌鳥,雛鳥羽毛長成約8周左右。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70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