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罷柳永的《望海潮》,讓人情不自禁便對富庶廣大、花柳繁華的美好江南生出無限向往之情!正是覬覦詞中所現(xiàn)“天堂杭州”風(fēng)物之嘉美,居心叵測的金主完顏亮頓生進攻中原的豪強之心。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柳詞中的杭城之美,聊一聊這段湮滅史冊的陳年往事。
據(jù)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十三載:
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東南形勝”云云。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南宋詩人謝處厚為之也寫了一首廣為流傳的詩作記錄了這段因一首詞作引發(fā)的公案:“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嗚呼,柳詞到底描繪了一番怎樣華美的江南盛況,引得家國為之遭遇劫難!這不由更勾起萬千讀者更欲酣暢淋漓地一賞為快。
下面我們從柳永原作中盡情感受富庶華麗的江南之美: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fù)?。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詞作創(chuàng)作背景淺析及結(jié)構(gòu)內(nèi)容賞析根據(jù)南宋羅大經(jīng)小說《鶴林玉露》記載,這首《望海潮》是柳永呈獻給舊友孫何的作品。孫何當(dāng)時任兩浙轉(zhuǎn)運使,駐節(jié)杭州。由于是呈獻杭州官長之作,詞中不免對當(dāng)時的杭州有刻意夸張的描寫,但愚以為寫作者在創(chuàng)作文學(xué)作品時,用寫意手法予以美化完全可以理解,畢竟藝術(shù)源自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詞的上闕,詞人首先以“囊天地于形內(nèi)”的大手筆,依次羅列了杭州城繁華富庶、樓宇參差、煙柳繞堤、江潮卷雪的壯闊之美。詞的下闋先是直接呈現(xiàn)了西子湖畔的旖旎風(fēng)光,接著以側(cè)寫手筆借對游人泛舟湖上的描畫,間接突出夙夜皆美、老少咸宜的湖光山色。畢竟是贈送長官之作,所以末尾兩句明顯是為博長官稱譽而為其歌功頌德,但以全篇結(jié)構(gòu)而言也不失為升華主題的收篇之筆,所以并不突兀。
接下來,我們可以據(jù)詞作描寫,想象一番彼時地處東南的杭州城,作為自古繁華的三吳都會,到底有多么富麗非凡、美不勝收:晴光滟滟,氤氳的薄霧如絳似紗裊裊在樓間湖上;楊柳堆煙,絢爛的霞光裝點得城樓廊橋曼妙如畫。清風(fēng)卷起如簾翠幕,似隱若現(xiàn)十萬人家。樹木冠蓋如云環(huán)繞著塘堤江沙,江濤怒卷似雪襯托得江面一望無涯。街市如珍珠美玉排排羅列,門戶有綾羅綢緞家家奢華!
重湖疊映,群山萬壑顯得格外清新秀麗!這里還有夏季荷風(fēng)十里送爽,秋日桂子滿城飄香。白日里可持簫弄笛吹皺一池碧水,夜晚間能泛舟采菱盡賞湖上夜光。釣魚的老叟笑顏灼灼,采蓮的姑娘秀色可饗……
如此美妙的景象實在冠絕中原、馳譽神州!相傳正是此詞的精彩描繪助長了金主完顏亮進攻中原的狼子野心。同樣據(jù)《鶴林玉露》描述,當(dāng)時遠(yuǎn)在金地的完顏亮,也是個精通作詞賞詞的多才君主。他本有問鼎中原之心,又從柳詞中充分領(lǐng)略到南宋都城的富麗繁華,尤其對詞中所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典型杭城風(fēng)光頗為垂涎,遂起了攻打南宋、侵吞杭州的野心。為此他還專門暗派間諜深入南宋都城杭州(當(dāng)時名臨安),使畫工把杭州湖光山色之美、城池樓宇之盛畫下來帶回金地。待他親覽錢塘盛狀后,便愈發(fā)助長了要渡江南下?lián)P鞭杭越的非分之想。為此他豪情萬丈地賦詩一首以立志:
萬里車書盍混同,
江南豈有別疆封。
提兵百萬西湖上,
立馬吳山第一峰。
然而當(dāng)他親率軍師大舉南下一路打到長江邊上時,因軍隊內(nèi)部發(fā)生了叛亂,他不僅未得提兵西湖、立馬吳山,反而在帳中被亂兵所刺而亡,這才讓美麗的杭城就此躲過一劫。
結(jié)筆小說畢竟摻加有不少演義成分,其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因時代久遠(yuǎn)早已難以追溯,但可以肯定的是,當(dāng)年美麗的杭城風(fēng)光卻是隨柳永的這首傳世名作一起,永遠(yuǎn)旖旎在萬千讀者一遍又一遍的精品細(xì)酌里,得以永世遺香。
(本問答參閱資料:《鶴林玉露》,《金主海陵王完顏亮的詞情》)
#我是風(fēng)西夜昨,一個力求務(wù)實的純文學(xué)愛好者,喜愛閱讀喜愛寫作,所發(fā)作品皆為自主原創(chuàng),愿與頭條同好共結(jié)筆友!#
問題:誰因為柳永的《望海潮》而意欲進攻南宋?
前言這位傳說因為讀過柳永《望海潮》而興兵南下的金國皇帝叫做完顏亮, 完顏亮弒君篡位,殺人無數(shù)。但是漢文化功底深厚,能詩善文。
可惜這位舉兵南下的狂妄之人結(jié)局很悲慘。
一、柳永與完顏亮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與(1122年 ―1161年 )完全不是一個時代的人,柳永是北宋初期的詩人,而完顏亮則是南宋時期的人物。
柳永去世了73三年,才發(fā)生靖康之變時(公元1126~1127年),那一年完顏亮才4歲。而柳永的這首詞早就風(fēng)靡大江南北了。
宋代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中記載:
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fù)?。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贝嗽~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柳永帶自己《觀海潮》去拜見杭州地方長官孫何 (961-1004),事沒有辦成,但這首詞被廣為傳唱。100多年后,這首《望海潮》被完顏亮看到,于是起了南下之意。
二、和南宋打仗結(jié)局最慘的金國皇帝《鶴林玉露》中還說道:
近時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庇嘀^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绷_大經(jīng)說謝處厚的這首絕句不錯,雖然說柳永《望海潮》牽動長江之愁,搞得國家危急 ,但是引得完顏亮前來送死,也不算遺憾呀。
完顏亮提兵南下途中還寫了一首詩:《南征至維揚望江左》
萬里車書盡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萬里車書盡混同,這是把自己當(dāng)作平六國的秦始皇了;江南豈有別疆封,這說明自己是北方的大人物,哪能容得了南方還有一個政權(quán)呢,“提兵百萬”肯定是個能文能武的人。西湖、吳山這是指的杭州。
靖康以后,金國一直把懦弱的宋朝當(dāng)做盤中魚肉,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從詩中可以看出,完顏亮有勢在必得之意,只是沒想到這一回卻碰上了硬骨頭。
采石磯一戰(zhàn),完顏亮身死兵敗,成就了南宋一場大勝。
三、虞允文與采石磯之戰(zhàn)虞允文是一個文人,戰(zhàn)爭發(fā)生之前他是代表朝廷來采石(今安徽馬鞍山市西南)犒師的。因軍無主帥情勢危急,便主動站出來指揮了采石磯之戰(zhàn)。
宋軍在采石磯宋軍水陸配合,大敗金軍,殲敵4000余人,首戰(zhàn)告捷。隨后又在京口擋住了金兵渡江,造成了金兵內(nèi)訌。
完顏亮的皇位就被后方的從弟完顏雍篡奪,結(jié)果不但沒能“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反而兵變中在自己的帳中被殺。
四、完顏亮,一個殘酷的詩人皇帝金朝皇帝都崇尚漢文化,其中成就最高的恰是這位文武全才的完顏亮,他做藩王時,曾經(jīng)給人題寫扇面,赫然寫到:
大柄若在手,清風(fēng)滿天下……除了”提兵百萬西湖上“的狂妄,完顏亮也能做婉約小詞,《昭君怨 雪》:
昨日樵村漁浦,今日瓊川銀渚。山色卷簾看,老峰巒。 錦帳美人貪睡,不覺天孫剪水。驚問是楊花,是蘆花。另有一首《念奴嬌詠雪》 傳到江南,也被讀書人人稱:北地之堅強,絕勝江南之柔弱。
南天丁震怒,掀翻銀海,散亂珠箔。六出奇花飛滾滾,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顛狂,素麟猖獗,掣斷真珠索。玉龍酣戰(zhàn),鱗甲滿天飄落。 誰念萬里關(guān)山,征夫僵立,縞帶占旗腳。色映戈矛,光搖劍戟,殺氣橫戎幕。貔虎豪雄,偏裨真勇,非與談兵略。須拚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結(jié)束語完顏亮是一個有故事的皇帝,他是第1個把北京作為首都的皇帝 ,還是一個少見的被南宋打敗的金國皇帝,也是一個篡位登基后又被人篡位的皇帝,是一個荒淫無道的皇帝,也是一個改革進取的皇帝。
《金史》評價:
“海陵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欲為君則弒其君,欲伐國則弒其母,欲奪人之妻則使之殺其夫。三綱絕矣,何暇他論。至于屠滅宗族,剪刈忠良,婦姑姊妹盡入嬪御……如果不南下侵宋,后院也不會起火,如果沒看到柳永《望海潮》,可能也不會南下,如果不喜漢文化,可能也不會欣賞什么《望海潮》。
一個無道的皇帝,卻是一個可惜的詩人、
@老街味道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quán),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zhuǎn)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quán)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xué)習(xí)鳥. 頁面生成時間:0.33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