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干蚧每年生2代,以1齡寄生若蟲在樹皮縫隙越冬。在山東,越冬代寄生若蟲于來年3月開始取食,4月下旬至6月上旬出現(xiàn)繭蛹,5月上旬至6月中旬可見成蟲;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1代若蟲寄生,7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現(xiàn)第1代成蟲;第2代若蟲寄生后于12月上旬越冬。??若蟲孵化后沿樹干上爬,擴散于樹皮縫隙、翹裂皮下和葉腋處,插人口針開始固定寄生。寄生后的1齡若蟲頭、胸愈合增寬,背部隆起,體形由長楠圓形變?yōu)槔嫘位蛐呐K形。1齡寄生若蟲脫皮后,觸角和足等附肢全部消失,成為無肢若蟲。此時,雌雄已分化。無肢雌蟲再次蛻皮后進入成蟲期,交配后,喜沿樹干向下爬行,于輪枝丫下、粗皮裂縫及球果鱗片等隱蔽處,分泌白色蠟絲,包被蟲體,形成卵囊產(chǎn)卵。??卵期約15天。無肢雄蟲蛻皮后變成具附肢的3齡雄若蟲,沿樹干爬行尋找皮縫、球果鱗片等隱蔽處,分泌蠟質絮狀物,結繭化蛹。蛹期6~14天。雄成蟲羽化后尋找雌成蟲,并與之交尾后死去。1齡若蟲蟲體很小,且又在枝條皮縫中寄生,不易被發(fā)現(xiàn),稱為“隱蔽期”。??2齡以后蟲體迅速增大,且由氣門腺分泌的長蠟絲顯露于皮縫外,易被發(fā)現(xiàn),稱作“顯露期”。若蟲多寄生在3~4年生枝條,陰面較多。捕食性天敵有1〇〇多種,其中以異色瓢蟲、蒙古光瓢蟲、隱斑瓢蟲、松干階花蝽、松蚧益蛉、大赤蝸為主,捕食作用較大。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1.867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