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為您介紹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
當汽車發(fā)生正面碰撞事故時,安全氣囊控制系統(tǒng)檢測到沖擊力(減速度)超過設定值時,安全氣囊電腦立即接通充氣元件中的電爆管電路,點燃電爆管內的點火介質,火焰引燃點火藥粉和氣體發(fā)生劑,產生大量氣體,在0.03秒鐘的時間內即將氣囊充氣,使氣囊急劇膨脹,沖破方向盤上裝飾蓋板鼓向駕駛員和乘員,使駕駛員和乘員的頭部和胸部壓在充滿氣體的氣囊上,緩沖對駕駛員和乘員的沖擊,隨后又將氣囊中的氣體放出。
安全氣囊可將撞擊力均勻地分布在頭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體與車身產生直接碰撞,大大減少受傷的可能性。安全氣囊對于在遭受正面撞擊時,的確能有效保護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帶,防撞安全氣囊仍足以有效減低傷害。據統(tǒng)計,配備安全氣囊的車發(fā)生正面碰撞時,可降低乘客受傷的程度高達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帶!至于來自側方及后座的碰撞,則仍有賴于安全帶的功能。
此外,氣囊爆發(fā)時的音量大約只有130分貝,在人體可忍受的范圍;氣囊中78%的氣體是氮氣,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對人體無害;爆出時帶出的粉末是維持氣囊在折疊狀態(tài)下不粘在一起的潤滑粉末,對人體亦無害。
萬事都是一把雙刃劍,安全氣囊同樣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據計算,若汽車以60km的時速行駛,突然的撞擊會令車輛在0.2秒之內停下,而氣囊則會以大約300km/h的速度彈出,而由此所產生的撞擊力約有180公斤,這對于頭部、頸部等人體較脆弱的部位就很難承。因此,如果安全氣囊彈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錯,就有可能釀出一場“悲劇”。
在汽車行駛中,3個傳感器不斷將車速變化的信息輸入到電子控制器,經電子控制器不斷地計算、分析、比較和判斷,并隨時準備發(fā)出指令。當車速小于30km/h沖撞時,前方傳感器和其串聯(lián)的安全傳感器同時向電子控制器輸入撞車信號,并發(fā)出引爆安全帶預緊器電雷管的指令,而中央傳感器發(fā)出的信號不能使電子控制器發(fā)出引爆氣囊電雷管的指令。所以,在低速(減速度較?。_撞時,只要預緊器向后拉緊安全帶,就足以保護駕乘人員不撞向前方。
在高速(減速度較大)沖撞時,前方傳感器和中央傳感器同時向電子控制器輸入沖撞信號,電子控制器在迅速判斷后發(fā)出指令,同時引爆左右預緊器和雙氣囊的電雷管。安全帶向后拉緊的同時,2個氣囊同時張開,吸收駕乘人員因減速度大而產生的沖撞能量,有效地保護他們的安全。
當汽車和前面的固定物沖撞時,汽車行駛的速度越快,減速度就越大,傳感器接受到的力就越大。若將前方傳感器和中央傳感器預設定的力分為上、下限,即前方傳感器的預定沖撞速度在小于30km/h的下限值,并且相應的安全傳感器預設值也是下限值,則汽車發(fā)生低速沖撞時,電子控制器只使安全帶預緊器引爆。中央傳感器預設值為上限,則汽車高速沖撞時,前方傳感器,中央傳感器和安全傳感器同時向電子控制器輸出沖撞信號,電子控制器使所有的電雷管引爆,則安全帶拉緊,氣囊張開。
從發(fā)生沖撞、傳感器發(fā)出信號到控制器判斷引爆電雷管,大約需要10ms時間。引爆后,氣體發(fā)生器產生大量氮氣,迅速吹脹氣囊。從發(fā)生沖撞到氣囊形成,進而到安全帶拉緊,全過程所需時間為30-35ms,所以氣囊系統(tǒng)的保護效果是非常好的。
當氣囊引爆后,由于產生的氣體大量涌進氣囊,使氣囊的壓力增高,不利吸收沖撞能量,所以,在氣囊的后面有2個排泄壓力的氣體排放孔,有利于保護駕乘人員的安全。
做為車身被動安全性的輔助配置,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當汽車與障礙物碰撞后,稱為一次碰撞,乘員與車內構件發(fā)生碰撞,稱為二次碰撞,氣囊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開一個充滿氣體的氣墊,使乘員因慣性而移動時“撲在氣墊上”從而緩和乘員受到的沖擊并吸收碰撞能量,減輕乘員的傷害程度。
安全氣囊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價格大幅度下降,裝備了安全氣囊的轎車也從過去的中高級轎車向中低級轎車發(fā)展。同時,有些轎車前排安裝了乘客用的安全氣囊(即雙安全氣囊規(guī)格),乘客用的安全氣囊與駕車者用的安全氣囊相似,只是氣囊的體積要大些,所需的氣體也多一些而已。進入90年代以來,安全氣囊的安全性能已被人們普遍接受,并被視為一種現(xiàn)代化和高檔次的安全裝置。了解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宜對我們更好的保護自己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對于駕駛員來說,安全駕駛才是第一位的,這是任何先進的安全裝置都無法替代的!
希望可以幫到您
深圳市南山區(qū)西麗麗水路1052號
安全氣囊是現(xiàn)代轎車上引人注目的高技術裝置。安裝了安全氣囊裝置的轎車方向盤,平常與普通方向盤沒有什么區(qū)別,但一旦車前端發(fā)生了強烈的碰撞,安全氣囊就會瞬間從方向盤內“蹦”出來,墊在方向盤與駕駛者之間,防止駕駛者的頭部和胸部撞擊到方向盤或儀表板等硬物上。安全氣囊面世以來,已經挽救了許多人的性命。研究表明,有氣囊裝置轎車發(fā)生正面撞車,駕駛者的死亡率,大轎車降低了30%,中型轎車降低11%,小型轎車降低14%。
安全氣囊主要由傳感器、微處理器、氣體發(fā)生器和氣囊等部件組成。傳感器和微處理器用以判斷撞車程度,傳遞及發(fā)送信號;氣體發(fā)生器根據信號指示產生點火動作,點燃固態(tài)燃料并產生氣體向氣囊充氣,使氣囊迅速膨脹,氣囊容量約在(50-90)L。同時氣囊設有安全閥,當充氣過量或囊內壓力超過一定值時會自動泄放部分氣體,避免將乘客擠壓受傷。安全氣囊所用的氣體多是氮氣或一氧化碳。
除了駕駛員側有安全氣囊外,有些轎車前排也安裝了乘客用的安全氣囊(即雙安全氣囊規(guī)格),乘客用的與駕車者用的相似,只是氣囊的體積要大些,所需的氣體也多一些而已。另外,有些轎車還在座位側面靠門一側安裝了側面安全氣囊。
安全氣囊系統(tǒng)稱為SRS,相對于安全帶,安全氣囊只是一個輔助保護設備。安全氣囊是用帶橡膠襯里的特種織物尼龍制成,工作時用無害的氦氣填充。此系統(tǒng)由一個傳感器激活,該傳感器用于監(jiān)視碰撞中汽車速度減小的程度。在碰撞發(fā)生的早期,安全氣囊開始充氣,安全充氣大約需要0.03秒。安全氣囊可以非??斓乃俣瘸錃馐种匾?,這能確保當乘客的身體被安全帶束縛不動而頭部仍然向前行進時,安全氣囊能及時到位。在頭部碰到安全氣囊時,安全氣囊通過氣囊表面的氣孔開始排氣。氣體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確保讓人的身體部位緩慢地減速。由于安全氣囊彈開充氣的速度可高達320公里/小時,碰撞時如果人的乘坐姿勢不正確,將給人帶來嚴重的傷害。
如果前排裝備了安全氣囊,不要讓6歲或140CM以下的兒童坐在前座,更不要將嬰兒座椅安置在前乘客座。
何為安全氣囊安全氣囊系統(tǒng)稱為SRS,相對于安全帶,安全氣囊只是一個輔助保護設備。
安全氣囊是用帶橡膠襯里的特種織物尼龍制成,工作時用無害的氦氣填充。此系統(tǒng)由一個感測器啟動,該感測器用于監(jiān)視碰撞中汽車速度減小的程度。
在碰撞發(fā)生的早期,安全氣囊開始充氣,安全充氣大約需要0。 03秒。
安全氣囊可以非常快的速度充氣十分重要,這能確保當乘客的身體被安全帶束縛不動而頭部仍然向前行進時,安全氣囊能及時到位。在頭部碰到安全氣囊時,安全氣囊通過氣囊表面的氣孔開始排氣。
氣體的排出有一定的速率,確保讓人的身體部位緩慢地減速。由于安全氣囊彈開充氣的速度可高達320公里/小時,碰撞時如果人的乘坐姿勢不正確,將給人帶來嚴重的傷害。
如果前排裝備了安全氣囊,不要讓6歲或140CM以下的兒童坐在前座,更不要將嬰兒座椅安置在前乘客座。 安全最為重要現(xiàn)場爆破的安全氣囊是VOLVOS80的雙段式前安全氣囊,分為兩段啟動式,能夠根據碰撞強度設定氣囊的充氣壓力,更加人性化地保護駕駛者的人身安全。
嚴重碰撞時,氣囊迅速充氣,壓力最大;非嚴重碰撞時,氣囊先充70%的氣體,經過0。1秒的間隔后再充30%的氣體,從而來減小充氣壓力,讓人的頭部與氣囊更柔和地接觸。
VOLVOS80轎車配備有22個安全氣囊,有前部先進的雙段式安全氣囊,安裝在前乘客座上的保護乘客胸部的SIPS防側撞氣囊,還有保護側面乘客頭部的IC氣簾等。 瑞典VOLVO轎車以安全高質聞名于世,1959年VOLVO的工程師發(fā)明了三點式安全帶,至今已拯救了數(shù)百萬人的生命。
在正面撞車時,安全帶是最重要的安全設施,但實際上在嚴重碰撞中它也只能避免頭部受重傷。因為盡管有安全帶,但在發(fā)生嚴重碰撞時人的上身還是會由于巨大的慣性而往前沖。
所以安全帶只有與氣囊配合起來,才能使乘客在重大事故中得到最好的保護。 。
當車輛發(fā)生碰撞時,碰撞傳感器和電腦會判斷出撞擊的力度,并及時向氣囊發(fā)出指令。
不過氣囊彈出的沖擊力在保護駕乘者安全的同時,也可能造成危險隱患,所以并不是安全氣囊打開就一定安全。而且車速越快,碰撞的時間也就越短,一旦碰撞時間比氣囊的爆發(fā)時間還短時,氣囊的作用就非常微小了。
正常情況下,安全氣囊從出廠一直到報廢都是不用自行維護的。每次啟動車輛前,儀表臺上的SRS警告燈會亮5秒鐘左右表示在自檢,當電腦確認無誤后警告燈自動熄滅。
如果警告燈一直閃爍,則表明安全氣囊系統(tǒng)已經存在故障,應立即送修。 此外,氣囊在彈出的瞬間力量很大,所以不要在氣囊的前方或附近放置任何物品。
而且氣囊屬于一次性使用物品,在彈出后就需要重新安裝,成本不扉,所以在副駕位無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關閉副氣囊。
安全氣囊一般由傳感器(sensor)、電控單元(ECU)、氣體發(fā)生器(inflator)、氣囊(bag)、續(xù)流器(clockspring)等組成,通常氣體發(fā)生器和氣囊等做在一起構成氣囊模塊(airbag module)。
傳感器感受汽車碰撞強度,并將感受到的信號傳送到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傳感器的信號并進行處理,當它判斷有必要打開氣囊時,立即發(fā)出點火信號以觸發(fā)氣體發(fā)生器,氣體發(fā)生器接收到點火信號后,迅速點火井產生大量氣體給氣囊充氣。 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組成 安全氣囊最重要的指標是可靠性,如果不該點火而點火打開氣囊稱毒為誤點火:如果應該點火而沒有點火稱之為漏點火,如果點火太晚則稱之為遲點火,無論是誤點火、漏點火、還是遲點火都是不能允許的。
為了提高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可靠性,防止電源線在碰撞中斷線、電池遭到破壞,系統(tǒng)中備有儲能電容或電池,以保證即使掉電也能夠開氣囊。 為了監(jiān)測傳感器、電子電路、氣體發(fā)生器;系統(tǒng)一般還有故障診斷模塊、并設有信號燈于予以顯示。
圖6。1。
3是本田汽車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布置圖,這個系統(tǒng)有左右擋板傳感器各一個,還有一個傳感器放在含有診斷模塊的控制器中,氣囊有司機席(Driver Side)正面碰撞氣囊和乘客席(Pssseneer Side)正面碰撞氣囊,另外還有警告燈。 當發(fā)生前面碰撞時,兩個擋板傳感器中只要有一個閉合,診斷模塊就會根據送來的信號進行處理和判斷,認為有必要點火后時即發(fā)出點火信號使氣囊充氣。
隨著高速公路的發(fā)展和汽車性能的提高,汽車行駛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由于汽車擁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來越擁擠,使得事故更為頻繁,所以汽車的安全性就變得尤為重要。 汽車的安全性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兩種,主動安全是指汽車防止發(fā)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縱穩(wěn)定性、制動性能、平順性等,被動安全是指在萬一發(fā)生事故的情況下,汽車保護乘員的能力,目前主要有安全帶、安全氣墊、防撞式車身和安全氣囊防護系統(tǒng)(Airbag RestraintSystem,以下簡稱安全氣囊)等。
由于現(xiàn)實的復雜性,有些事故是難以避免的,因此被動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氣囊作為被動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顯著、造價不高,所以得到迅速發(fā)展和普及。 為了說明安全氣囊的基本原理,這里首先說明汽車發(fā)生事故時造成乘員傷亡的原因。
當汽車發(fā)生碰撞事故時,汽車和障礙物之間的碰撞稱為一次碰撞,一次碰撞的結果導致汽車速度急劇下降,速度從35km/h降到零的時間約150ms左右;乘員和汽車內部結構之間的碰撞稱之為二次碰撞,由于慣性的作用,當汽車急劇降速時,乘員要保持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于是就發(fā)生了乘員和方向盤、儀表板、擋風玻璃等之間的碰撞,從而造成了乘員的傷亡。 汽車安全氣囊的基本思想是,在發(fā)生—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乘員和汽車內部結構之間打開一個充滿氣體的袋子,使乘員撲在氣袋上,避免或減緩二次碰撞,從而達到保護乘員的目的。
由于乘員和氣袋相碰時,因振蕩造成乘員傷害,所以一般在氣囊的背面開兩個直徑25mm左右的圓孔。 這樣,當乘員和氣整相碰時,借助圓孔的放氣可減輕振蕩,放氣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釋放能量的過程,因此可以很快地吸收乘員的動能,有助于保護乘員。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2.90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