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到了,從交通安全統計上看,夏季是交通事故的多發(fā)期,在此特將有關夏季交通出行的安全常識提供大家參考。
??????? 預防機動車爆胎相關知識
隨著夏季到來,天氣越來越炎熱,車輛爆胎事故進入一個多發(fā)季節(jié),因爆胎導致的車毀人亡交通事故明顯上升。這些交通事故的教訓,應引起廣大機動車駕駛人和乘坐人的高度重視,積極預防此類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構建和諧交通。
一、車輛爆胎事故的嚴重性
爆胎是指輪胎在極短的時間(一般少于0.1秒)內因破裂突然失去輪胎中所充氣體的情況。爆胎的發(fā)生往往非常突然,之后留給駕駛人采取補救措施的時間非常短,車輛往往難以控制,突然爆胎將嚴重破壞行駛車輛的受力平衡性和方向操縱性,特別是高速行駛中的車輛在巨大的慣性力作用下發(fā)生劇烈的側滑、甩尾,嚴重的爆胎事故會導致車輛的連續(xù)翻滾,并與護欄、其他車輛發(fā)生碰撞。形成極為嚴重的多車相撞交通事故。
二、車輛爆胎事故的種類及原因
要分析車輛爆胎的原因,總結歸納預防方法和處置措施,首先應了解車輛輪胎的作用、結構及特性,并分析爆胎過程。
(一)輪胎結構及特性。輪胎是車輛與行駛路面直接接觸的部件。它主要起到支撐整車、緩和并部分吸收車輛行駛時所受的沖擊和振動、保證車輪與地面的良好附著,使車輛有良好的牽引性能、制動性能以及通過性能的作用,此外,輪胎對車輛的操縱穩(wěn)定性也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輪胎應具備抗磨性、低滾動阻力、耐久性、安全性等性能特點。根據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對輪胎進行分類。
1、輪胎結構。按照結構特點分,輪胎一般可分為: 子午線輪胎和斜交輪胎。
子午線輪胎是指胎體簾布層與胎面中心線呈90度角或接近90度角排列,以帶束層箍緊胎體的充氣輪胎。子午線輪胎主要由胎冠、帶束層、胎肩、簾布層和胎圈組成。子午線輪胎胎體彈性大,耐磨性好,滾動阻力小,附著特性好,緩沖性能好,承載能力大,不易穿刺。但胎體不易伸縮,包絡特性較差,胎側易裂口,制造技術要求高,成本也高。目前,大多數轎車輪胎均為子午線輪胎。
斜交輪胎是指胎體簾布層和緩沖層各相鄰層簾線交錯,且與胎面中心線呈小于90度角排列的充氣輪胎。斜交輪胎通常由胎面、簾布層、緩沖層和胎圈組成。胎面是胎體最外面的一層,可分為胎冠、胎側和胎肩三部分。對有內胎的輪胎,還有內胎和墊帶等。斜交輪胎的包絡特性大,平順性好。但當輪胎發(fā)生撓曲時,各簾布層間產生大的相對滑動,內部摩擦大,發(fā)熱和滾動阻力也大。另外,曲面狀輪胎胎體的一部分在與平坦路面接觸時變平,接觸面內的胎體收縮。這樣,在胎面與路面之間產生縱向或側向摩擦力,又使得斜交輪胎的耐磨耗性降低,滾動阻力較大。
2、輪胎特性。輪胎的作用比較多,與安全行駛有關的特性包括輪胎的負荷、氣壓、高速性能、側偏性能、水滑效應和耐磨耐穿孔性等性能。
(1)負荷。輪胎是車輛與地面接觸的唯一紐帶,是承受車輛負荷的最終部件。輪胎負荷須根據輪胎結構、簾布層數的強度以及使用氣壓和速度進行計算。為了行駛安全,須根據車輛的最大總質量來確定相應負荷的輪胎,不得超負荷使用輪胎。
(2)氣壓。輪胎氣壓由廠家設定,充氣輪胎氣壓以標準氣壓為準,每種輪胎都有其標準氣壓值。同一規(guī)格的輪胎,充氣壓力越高,所能承受的負荷越大,但氣壓過高會使內胎不堪承受而爆裂,對于外胎會使胎冠中心部分異常磨損,降低輪胎的使用壽命。充氣壓力也不能低于標準氣壓,若氣壓偏低,不僅使輪胎的承受負荷降低,滾動阻力增大,動力性、經濟性下降,也會使制動性能和轉向性能受到影響,輪胎胎肩也會出現異常磨損而降低使用壽命。
(3)高速性能。輪胎的高速性能是指高速行駛時輪胎的適應性,使用許用額定車速符號來表示。如今額定車速符號用一個英文字母作為標記,各字母所對應的具體車速值如下表:
F
G
J
K
L
M
N
P
Q
R
S
T
H
V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10
240
車輛高速行駛時,輪胎內部溫度升高較快,加速了輪胎橡膠的老化。如果輪胎散熱不好,其結構又不能適應高溫,輪胎會因脫層而損壞。另外,當車輛高速行駛時,輪胎變形的頻率、胎體的振動頻率以及輪胎周向和側向產生的扭曲變形頻率也隨之增加。當車速提高到某一臨界值后,會產生共振,導致輪胎表面變形來不及回復原狀而在輪胎胎冠表面呈現為駐浪波形,稱之為\"駐波\",此時,消耗的功率與輪胎運轉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極易導致爆胎。
3、根據爆胎輪胎位置不同,分為前輪爆胎和后輪爆胎:
(l)前輪爆胎。前輪負擔車輛轉向,一旦爆胎,車輛會立刻出現跑偏或嚴重的搖擺,極大地影響駕駛員對轉向盤的控制。
(2)后輪爆胎。如果后輪發(fā)生爆胎,輪胎會失去抓地力,車輛會出現較大的顫動,但輪胎傾斜度不會太大,方向也不會出現大的擺動。
(3)欠壓或過壓。和輪胎負荷一樣,輪胎氣壓也是在輪胎設計時就已給定的。因此,充氣輪胎氣壓以標準氣壓為準,且每種輪胎都有其標準氣壓值。有的駕駛員因為害怕\"爆胎\",往往在充氣時沒有達到標準氣壓,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輪胎氣壓過低,車輪的下沉量增大,徑向變形量增大,胎面與地面摩擦增加,滾動阻力上升,胎體的內應力也隨之上升,造成胎體溫度急劇升高,胎面橡膠變軟,老化速度加快,引起胎體局部脫層和胎面磨損加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車輛再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就會使輪胎的升溫老化反應加快,就很有可能發(fā)生爆胎。
有的駕駛員為了提高車輛的載貨能力,在充氣時喜歡超過輪胎的標準氣壓,殊不知這樣做加快了輪胎的磨損速度,從而加大了爆胎的可能性。因為胎壓過高,胎體簾線張力增大,使簾線的疲勞過程加快,特別是在過量充氣又超載超速行駛時,更增加了簾線的內應力,胎溫快速上升,橡膠老化速度加快,疲勞強度下降,這樣會出現胎面中央磨損嚴重和胎側花紋呈鋸齒狀磨損,簾布層折斷等現象,從而引發(fā)爆胎。此外,輪胎氣壓過高也容易增加輪胎打滑及遇到沖擊時被割傷的危險。
4、意外因素
(1)尖銳異物。道路中的石塊、螺釘、玻璃等尖銳異物會造成輪胎突然爆破。在輪胎高速碾過時,這些尖銳異物可能會劃傷胎體,也可能會使輪胎產生脫層缺陷,導致輪胎強度降低,進而導致輪胎爆破。
(2)直接沖擊。一旦輪胎直接沖擊路面上的基石或通過凸凹不平的路面時,也會因胎體內應力的瞬間集中而發(fā)生爆胎。
(3)運行環(huán)境惡劣。如果輪胎運行條件惡劣,缺陷產生很快,那么缺陷在未能從外觀上察覺時就會導致輪胎爆破。
5、其他因素。其他因素諸如車輪不平衡、車輪定位不準、不同速度級別的輪胎混用、輪胎結構選用不當等等因素也會引起車輛輪胎爆胎。
(1) 車輪不平衡。有的駕駛員在更換輪胎時,沒有對所要更換的備胎進行動平衡試驗就直接使用,如果換上的是不平衡的車輪,那么,由于車輪周向各部分的質量分布不均衡,當車輪轉動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車輪轉動平面中將產生巨大的沖擊力,使車輪跳動和擺動,從而加大了輪胎的磨損速度,使簾布層受到一個周期性的沖擊載荷,降低了簾線的抗疲勞強度,特別是在100km/ h 以上的高速行駛中,由車輪的不平衡引起的磨損非常劇烈,最終導致爆胎。
(2) 前輪定位不當。車輛前輪是起轉向作用的,一旦前輪發(fā)生爆胎,車輛將會失去轉向能力,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有些駕駛員在更換前輪輪胎時,對車輪的外傾角和前束沒有準確地定位,這樣在行駛時,就會使車輛胎冠內側或外側磨損得很嚴重,如果不及時調整,長時間行駛,使這種磨損不斷加劇,就容易引發(fā)爆胎。
6、預防爆胎事故的方法
車輛一般維護
保持車輛底盤部件的良好技術狀態(tài)。汽車底盤的技術狀態(tài)不好,也是引起輪胎產生偏磨的一個重要原因,其中對輪胎損害最大的是前輪定位不正確、車架變形以及懸掛系統技術狀態(tài)不良等。
如果前輪外傾不正確,就會加劇輪胎的磨損。外傾過大時,輪胎外側胎肩磨損嚴重外傾過小時,內側胎肩加速磨損當兩前輪的外傾角不相等時,外傾角大的輪胎磨損得快。如果前束調整不當,就會使前輪出現\" 連滾帶滑\"的現象。當前束過大時,前輪胎面發(fā)生從外側到內側的橫向磨損,外側磨損嚴重,內側花紋溝起毛當前束過小時,情形剛好相反,輪胎內側磨損嚴重,外側花紋溝起毛。主銷后傾角和內傾角有過大過小也會加快輪胎的磨損并造成偏磨。
車輛經長期使用,前輪外傾角和前束角都會發(fā)生變化,失去原有的良好匹配關系,為此需要定時到專業(yè)4S店或正規(guī)維修廠檢測底盤機件工作狀況,必要時進行四輪定位、底盤調教,保持車輛底盤部件的良好技術狀態(tài)。
養(yǎng)成正確的駕駛習慣,減少輪胎的不正常磨損。一是起步不應過猛,以免因輪胎與地面拖曳而加速胎面磨損;二是控制車速。車輛下坡,應根據坡度的大小、長度及路面情況,控制適當的車速,這樣可以避免或少用緊急制動,減少輪胎磨損;通過轉彎時應根據彎道路況、轉彎半徑,一般要適當減速,以免由于慣性力和離心力的作用,加速單邊輪胎磨損;三是在凹凸不平的道路上行車,要選擇行駛路線,減輕輪胎與路面的碰擊,避免機件及輪胎的損壞。要減速緩行,避免輪胎顛簸和強烈展動;四是在拐彎會車、超車、通過交叉路口、狹窄路面、鐵路道口等復雜地段時,應控制車速,以適當的車速并注意路面、行人、車輛動態(tài),做好制動準備,減少頻繁制動,避免緊急制動;五是行駛過程中注意躲避鋒利的石頭、玻璃、金屬等可能對輪胎的扎破和劃傷,躲避化學遺灑物質對輪胎的黏附,避免對輪胎的腐蝕; 六是在公路維修施工地段行車時,應用低速緩行選擇路面的辦法通過,避免輪胎受到過度碰擊,甚至被刺傷或劃傷;七是通過泥濘地段,應選擇較堅實、不滑的地方通過,以免輪胎下陷、原地空轉、劇烈展動造成輪胎及胎側嚴重割傷、劃傷;八是行駛在拱型路面或橫向不平整路面時,選取合適的行車路線,避免和減少汽車重心偏移,減少一側輪胎因負荷增大而使輪胎磨損不均;九是選擇平坦堅硬的位置停放車輛,在路邊停車時,要防止輪胎與路肩產生碰擦;若條件允許,停放車輛時間較長的(如一周以上),可將車輪架起。
7、換胎注意事項
駕駛人在出行前,應檢查備胎的胎壓是否符合要求,工具箱里的工具是否都齊全,以備用。車輛發(fā)生爆胎事故后,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自行更換。更換輪胎應注意以下事項:
(1)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并將車輛移至較為筆直的路段和較為平坦的安全位置,不要在彎道或坡道更換輪胎,盡可能不在高速公路上更換輪胎。
(2)在車后50米至100米處設置警告標志,夜間還應當同時開啟示廓燈和后位燈。高速公路上警告標志應當設置在故障車來車方向150米以外,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
(3)擰松螺絲帽。如果輪圈有蓋子蓋著,要先將蓋子撬出,這樣可以看到輪圈上有數顆螺絲帽。用扳手將其稍稍擰松,注意只需稍稍擰松,不要將螺絲帽整個擰出,否則可能導致車輪突然松脫,車輛會因為失去平衡而發(fā)生傾側危險。旋完一顆螺絲帽后,再旋對面的螺絲帽,以此類推,即按對角次序進行松卸。
(4)用千斤頂將車輛升起至車胎離地2至3厘米。避免在車被抬起后將您的手或腳放在車子下方。千斤頂要放在車輛的舉升點上,裝夾要恰當,否則有可能損壞車輛。如果在松軟或光滑的地面上升降轎車,應在千斤頂下面放一張防滑墊,以免千斤頂沉陷或滑移引發(fā)事故。
(5)拿下螺絲帽,撤下車輪,從兩邊緊緊的拿住它,迅速取下。把舊輪胎放旁邊,將它平放以避免滾動。
(6)拿著備胎的外圈將備胎放到轂上,將螺絲帽的錐形一面對著輪緣把螺絲帽重新裝上,然后用拇指把它們按到正確的位置,放低車身后再將其旋緊。
(7)反方向旋轉千斤頂,將車子放回地面上。到千斤頂不再承受重量的時候將它從車底取走。用扳鉗將螺絲帽交叉旋緊,把車輪蓋或輪轂蓋裝回原來的位置。
(8)完成換輪胎的工作后,把癟胎和扳鉗、千斤頂等工具東西放回車上,重新上路。
(9)如果換上的是臨時輪胎,不要高速行駛,應盡快換上全尺寸輪胎。
掌握預防爆胎的車輛維護方法可以實現最大限度降低車輛爆胎事故發(fā)生的可能性。學會車輛爆胎后的正確處置措施,可以在不幸發(fā)生爆胎事故時也能夠合理處置,避免發(fā)生更大危險,最大限度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請到「后臺-用戶-個人資料」中填寫個人說明。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54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