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學校組織每個班的讀書標兵去參觀深圳市博物館,我覺得開心極了!因為,我是咱們二年級一班的讀書標兵呀!
學校大巴載著我們一路飛馳而去。到站了,我們像一只只歡樂的小鳥爭先恐后地沖下車。下車后我們排好隊,沿著一個像古代銅錢式樣的花壇走進博物館。我抬頭一看,這個博物館真漂亮??!兩頭彎彎的像一艘大船。一進大廳,我們就看到了很多很多精美漂亮的文物,有兵馬俑、五牛銅枕、四羊方尊、王子午鼎等……聽老師講,它們都有幾千年的歷史呢!科技博物館開館了,現在隊伍有五六百米長呢!我們馬上買了票,進去了。
一樓是大海、宇宙和地球館。
在一樓我當了一回火箭地面控制員,我負責的是推進崗。在火箭發(fā)射前,我都檢查了一遍自己的崗位有沒有準備好,然后按下“系統(tǒng)啟動”鍵。
火箭開始進入一分鐘倒計時。到0時,大屏幕上的火箭發(fā)射了,電腦上顯示“發(fā)射成功”。
火箭飛出了地球,屏幕上顯示著它的飛行軌跡。突然,操作臺上的綠燈亮起了,我趕緊按下動力增加鍵。
馬上又進入了“二級分體”、“船箭分離”、“分船展開”……。
二樓是自然、電腦館。有許許多多的實驗,有核發(fā)電實驗,有DNA變化的實驗,有火山噴發(fā)的實驗……那里還有機器人表演,機器人跳起舞來也很不錯。最有趣的是汽車模擬駕駛,你沒有駕照,在這里也可以開一開。
兵馬俑是秦朝時候的戰(zhàn)士;五牛銅枕是以前古人睡覺時候的枕頭。古代的人能做出這么精美的東西,真讓我感到敬佩!
我還看到一樣有趣的東西——漁民采蠔。一些阿姨跪在一塊木板上,邊滑行邊采稀泥中新鮮的蠔,就像我們滑滑板一樣,真是好玩極了!
四羊方尊是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是我國現存商周青銅器中最大的方尊,四角是四個卷角羊頭,我覺得它們都很可愛,手工做得非常精細,不由得讓我深深佩服古人的精湛技術。
還有許許多多我不懂的知識,在等著我去發(fā)掘,時間一眨眼之間就過去了,我們該回學校了。
我覺得很開心!因為今天我學到了很多的課外知識。
游北京科技館
哇!頂著烈日,冒著酷暑,我們來到了博物館似的北京科技館。
剛一走進去,仿佛制身于一個沒有座位的大電影院,那么寬廣,那么清涼。潔白的四壁上各有一個“洞”,一個是大門,兩個是恐龍骨骼展覽,一個是通往下一個房間的長廊。上面還有一個古董似的大鐘,很是美觀。
我找到了一個通往二樓的樓梯,又發(fā)現了一個擺滿“蛋雕”的房間,“蛋雕”就是在蛋殼上刻畫。我很驚訝,當時的人們怎樣把圖案雕在蛋殼上并保證它不破碎?最吸引我的還是那兩個龍鳳雕,那龍很逼真,云里來,霧里去,仿佛它真的在噴云吐霧般;那鳳,細長的一根根尾羽,都是不平凡的美,比孔雀還艷麗,卻比白鷺還純潔,比蜂鳥還嬌嫩,卻比金絲雀還高貴,在朦朧的霧里飛來飛去,美極了。
還有動物塑像,一頭犀牛立在門口的道上,那粗大的身子,小小的、很不得體的尾巴,寶石般閃亮的眼睛,似乎泛著淚水;犀牛的旁邊,幾只“大”老鼠正瞪著小眼睛望著它,露著兩顆大門牙,好象很羨慕它那龐大的身軀。最角落里,一頭山羊藏在石頭后面,露出一個腦袋,十分可愛。邊上的玻璃框里有一只小鼬鼠,黃黃的毛,豎著小尾巴,一副膽戰(zhàn)心驚的樣子;還有邊上正在筑屋的海貍。
往前走,我發(fā)現了一個昆蟲展覽區(qū),有許多的昆蟲標本。標本中有許多蝴蝶,我最喜歡的還要屬那只光明女神蝶,它的翅膀在燈下閃閃發(fā)亮,閃著幽幽的藍光,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美。還有許多其它昆蟲:竹節(jié)蟲、甲殼蟲、瓢蟲、放屁蟲、果蠅。
恐龍來了!在白堊紀也許不足為常,但現在,誰要是見了活恐龍可不得了了。走進恐龍展區(qū),到處是恐龍骨骼,向我們展現了恐龍往日的輝煌。還有模擬恐龍,看上去很可怕,但是,手伸進去根本摸不到。角落里有一只假的恐龍腳,第二層有許多真的恐龍蛋化石。一個個圓溜溜的,仿佛小恐龍隨時會爬出來一樣。
植物館里有許多我們經常接觸的東西,像 玉米、蘋果、麥苗 等等,讓我目不暇接。
科技館讓我增長了許多見識,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會近一步了解我不知道的東西的!再見!北京的科技館!
對于博物館的印象,最初是從上海自然博物館里的那巨大的恐龍骨骼開始。那時,應該是我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利用某個周末帶我去的。第一次看見這么大的恐龍,被這龐然大物震撼了,驚訝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議,也有點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嚇住了。于是對于那時自然博物館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這恐龍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記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新的出爐,造型各異,主題不同,種類越來越細化,總之是各式各樣,層出不窮。
從外型上來說,如今的博物館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青銅器、天圓地方的造型不僅成為都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與博物館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顯示了設計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內部設施上,隨著各方面條件的快速發(fā)展,展館的已愈發(fā)先進和人性化。寬闊明亮的展廳,玻璃的展品放置處,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燈光,感應燈,室內良好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等,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展品,同時也給我們參觀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這些硬件,博物館里的軟件也日益提高著。如今,很多博物館都有電腦查詢系統(tǒng)和介紹,你可以通過小小的顯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個博物館的情況。當然,也可以通過登陸各博物館的網站來了解。另外,每個博物館都配有專業(yè)的導游,能較詳盡地為游客作介紹,力求讓人們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請導游的話,也可以租借講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個人喜好隨時放講解錄音,同樣能很快地了解、獲得知識。
博物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反映著上海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質量的一種提高??上部少R。
人們都說,上海的明天會更美好。而我堅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館的明天一樣會更好!
下了火車,來到洛陽,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成海的人群。
我們先到二姑家,把一切東西準備好之后,便出發(fā)了。一路上的美景還沒有看夠,就到了位于王城大道上的洛陽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走在前面的媽媽驚呼一聲:“看,一頭大象……”我忙躥到她身前,朝她所望的地方跑去。沒錯,那真有一頭大象,不過,準確的來說,是一個完整的大象骸骨。
如果將那副骸骨與現在的大象比較起來的話,我覺的這一萬年前的大象的下腭比現在的大象的大一些。整副骸骨把古代大象的體貌特征完完全全的展現出來了:有長而鋒利的象牙,如一對彎彎的鐮刀;有強壯的下腭和堅硬的頭部;幾十根肋骨和粗壯的四肢,讓我們足以感受到古菱齒象的強壯和兇猛。
往前走,便到了展覽文物的地方。有一種展品讓覺的很好玩:一個有著三只“腳”,卻有著碗口大的容器,我想,這應該是一件乘東西的器吧!仔細一看,這個文物的表面還有一個下面是四個尖尖的,但上面卻是平平的,一種我說不出來的白色的東西,宛如一道閃電劃破了天空,我看了看這件文物的介紹,原來,這個東西叫陶鬲。
再往下看,一塊“玻璃”引起了我的注意,好端端的,這展覽柜里怎么還放著一塊“玻璃”,我往前探了探身子,這才發(fā)現,這是一塊放大鏡,在放大鏡后面的中間,放著一件小小的微雕,還沒有我的食指指甲蓋大呢!這件微雕叫綠松獸,是夏代的文物,我想,之所以取綠松石獸這個名字,是因為它有著青綠色的身體吧!還有一件文物值得一提,它叫銅斝(jia),是商代的文物。它的表面分為三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花紋看起來特別復雜,最特別的是,它有兩個蘑菇一樣的把手,使整個文物都變得可愛了。
下面就說一下洛陽博物館的四件鎮(zhèn)館之寶吧!這四件鎮(zhèn)館之寶都在二樓的珍寶館里。珍寶館的地面都被鋪上了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軟軟的,就像踩在棉花上一樣。
第一件鎮(zhèn)館之寶是一頂爵,有“中華第一爵”的美稱。因為它不僅是我國發(fā)現的時代最早的一件青銅器之一,而且外形美觀,所以被當做稀世之寶。
第二件呢?是一口鼎,叫做獸面紋銅方鼎,這一口鼎有著人的面貌,聽講解人講道,這口鼎原來是一個怪獸,它特別喜歡吃人,不管它咬到什么東西,都不會松口,直到把東西吞到肚子里,但是,有一次,它在吃人的時候,不小心噎死了,所以它只留下人的樣貌,卻沒有留下人的身體。第三件是一匹唐三彩的黑馬。
這匹馬膘肥體壯,尾巴被人修剪的短短的,是一匹軍馬。這匹馬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下半身以及脖頸的下方用的都是黑釉。
全國總共只有兩匹黑釉馬,一匹是現在這匹,另一匹也是在洛陽出土的,全身通黑,但被調到國家博物院了。因為黑釉特別珍貴,一般的釉色只有三種顏色:紅、藍、綠,而黑釉的燒成基本上純屬偶然,必須經過反復燒制,才可以燒成功。
最后一件是三層金絲楠木塔。這件木塔總共分三層,高約6米,重約4噸,是用昂貴的金絲楠木雕成的。
總共雕刻了334尊佛像,每尊佛像的姿態(tài)各有千秋,各不相同,是一件特別名貴的文物。因為金絲楠木是一種十分珍貴的木材,木紋里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一種。
古代封建帝王的寶座就是用上好的楠木制作的,還可以修建宮殿、陵寢等。但是它的生長周期十分緩慢幾百年才能成材,所以該樹種自清代起就十分稀有了。
這次博物館之往讓我見證了夏、商、西周、東周以及其它朝代的燦爛歷史。雖然這些文物不會說話,但是,我們根據它們的朝代,特征都能讓那些離我們遙遠的歷史說話,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偉大的智慧。
今日,風和日麗,學校組織我們參觀北京自然博物館和中國地質博物館,簡稱博物館游。因為是學校第一次組織參觀,所以我異常興奮。天還沒亮,我就在床上翻來覆去,媽媽只好讓我早做準備。終于熬到了起床時間,爸爸開車送我到學校的大巴,坐上車,沒過多久,就到了位于天橋的北京自然博物館,我們一個個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
北京自然博物館又動物世界、昆蟲世界和恐龍公園等展區(qū);動物世界又獅子、狒狒等標本。昆蟲世界中的標本可真不少,像蝗蟲、甲蟲和蜜蜂等;而恐龍公園內,一只只恐龍正在“大開殺戒”,有的張著嘴四處亂竄,有的在自相殘殺,霸王龍是它們中的一只,它在恐龍群中橫沖直撞,嚇得其它恐龍四散奔逃,迅猛龍也是其中的一只,它是個“長腿將軍”,只要聽見一點兒咆哮聲,就立刻逃的無影無蹤。
接下來是看3D電影,雖然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影片內容及其無聊,一群螞蟻成群結隊的搬一只死蒼蠅。電影結束后,我們上了車,在車上大家高高興興地談論著所見所聞,哎,又到了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分四層,八個展廳:化石展廳,礦物展廳等?;箯d內,陳列著翼龍、三葉蟲等古生物化石;礦物展廳里有晶瑩的水晶、形狀各異的方解石。..,它們都是珍稀的礦物,寶石館內有貓眼、鉆石、祖母綠等珍貴的的石頭。
還沒看夠,回去的時間就到了,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中國地質博物館,踏上了回家之路。車上,許多同學都在閉目養(yǎng)神,而我仍然沉浸在游覽的回憶中,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p>
從93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有13年之多了。
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
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白云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后,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于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于一個模糊的概念。
這次系統(tǒng)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yǎng)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
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zhàn)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
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筑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
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tǒng)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筑設計,到展區(qū)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后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yōu)槭裁床荒芎煤脨巯Wo她。
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象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
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參觀博物館 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參觀博物館. 我們走進博物館中,首先參觀古動物陳列室.一進門,只見大廳正中,擺著一具巨大的古動物骨骼模型.它很古怪,小而扁的頭骨,細長的頸骨,足有八九米,龐大的軀體,有腰那么粗的大腿,他爪子伸得長長的,瞪著眼睛,好像要展開猛烈的攻勢.我們看了都驚呆了,情不自禁地說:"這是什么動物啊 "這時,講解員走過來告訴我這是動物王國的巨人——河川馬門溪恐龍的骨骼模型,科學家從它顯示出中生代恐龍生活情況.然后我又參觀了許多古動物. 我們又走到了動物第一室.我邊走邊看,瞧,那三角腦袋,紅脖頸,短尾巴,叫響尾蛇.那橢圓腦袋,身上有一道道白環(huán),叫銀環(huán)蛇.那條翹嘴的蛇,叫五步蛇……他們張開嘴,舌頭伸得長長的,嚇的我毛孔都豎起來了.然后又參觀了許多海洋生物等等. 我們又參觀了動物第二室.獸類中有長著大犄角的牦牛,有的大熊貓黑眼圈,好像戴了太陽鏡,有的大熊貓黑耳朵,好像戴了黑手套.有頑皮的猴子.鳥類中有美麗的孔雀,有善于學別人說話的八哥. 這次參觀,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使我更熱愛大自然.。
博物館似乎注定是凝重的。否則,玻璃鏡后的事物便會失去歷史的差距所形成的震撼力。
審視、沉思。我就這樣徘徊于西子湖畔的琉璃瓦下,歷史文明的轉盤之中。期望枯燥的歷史能被演繹成一部心靈的感受史。
記不清這是第幾個場館了,當踏上地毯的感覺涌來時,遠古在向我招喚了,我分明看見那尊大鼎,那尊倚著帝王笑容的青銅器。我可以隱約感到鑄造時它的熾熱,以及在帝王迫不及待的目中奴隸們的不安。它一定曾象征皇權的威嚴,只是與其它器具一樣,在被拋棄的那一刻起,也寂寞得一如千年的古樹。
興許是光線暗了些,在我思緒游離的那一瞬間,遠古的那位帝王竟站在不遠處,也和我一樣吃驚地打量著這些智慧所升華出來的杰作……
對面是一個和我一樣肅立無嘩的穿長衫的后人,看起來滿臉的虔誠。歷史的距離讓我有些壓抑,因為這兒有太多的東西沉穩(wěn)得要讓人卻步。但我覺得,幾百甚至幾千年前,同我們一樣平凡的人,的確有著更閃光之處。
指尖劃過玻璃的時候,我突然有一絲靈感。當脆弱的紡織機出現時,它猛地和河姆渡一起在我眼前重疊著。我興沖沖地尋覓后者,想驗證我的思索,可短短幾步路卻似歷史長河般讓我費勁。
我自然不甘心于照片中的溝壑,因為我早想象出了比它更多的文明氣息。在炊煙與天地融成一色的異界般的大地上,我確信,一位長者正以不知名的禮節(jié)向我問好,他身后的溪水,靜靜地碎成了斑斕的彩布。我笑了,帶著幾分敬意。
我本來以為這種不知不覺的笑只是曇花一現。但當我扣問彌漫在空氣中的歷史的氣息,它們把我引向了為我所陌生的遺跡。我很吃驚,它們擁有與河姆渡同樣的燦爛。雖然它們在前者的光環(huán)下無可奈何地顯得渺小,但它們在河姆渡消失后的文化真空中,默默延續(xù)著先祖未滅的圣火。
又有人與我擦肩而過,步履匆匆。
我依舊穿梭于歷史之間,造訪著不同的文明以及碎落的古跡,因為每一絲刻痕,每一絲殘缺都代表一種求知。這兒擺放的不僅僅是展品,它們堅守著眾多歷史與文明的承諾。這源于先人執(zhí)著的開拓,民族的靈氣才得以注入迸發(fā)的文明,不像改朝代般過眼云煙。
真的有些累, 這些平凡而又珍貴的遺物支持著我的思索。當凝重感不再逼人之時,我對延續(xù)文明的先人涌動起莫名的感動——他們鑄造了一種雄渾,且讓它沒有迷失在歷史之中。
我想,這正是民族至高的靈魂,所有才智得以五千年不隕落的關鍵。
夕陽的半個臉藏在湖中,余光正輝煌,向天傾吐著胸中的厚實的積蓄……
(順祝牛年快樂?。?/p>
我們的校園
人大附中之所以為人大附中,這不僅是因為這里學習氣氛好,教師優(yōu)秀,更是因為這里的硬件設施是一流的,其它學校無法比擬的。
剛一進大門,就看見籃球場,用草皮或塑膠鋪地,十分適合學生們做相應的運動。再往前走就是人大附中有特色的地方。陽光廣場。陽光廣場由一片圓形草地和幾片圍繞它的附屬草地組成,除圓形草地只種花草外,其余草地均種上了各種樹木和灌木,且每一棵樹木上都掛著這棵樹的名稱和特點的介紹,使同學們不僅在綠色中放松心情,更能在綠色中學到知識。
在經過陽光廣場自動噴灌機的“洗浴”之后,向東走是食堂,它給同學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某些時候,我們認為食堂甚至比教學樓更重要。早上、中午、晚上,同學們都會聚集到這里一起吃飯、聊天。下午放學后,同學們還回到這里一起寫作業(yè)、玩或商量事情。同學們自己組織什么活動時肯定會說在食堂集合而不是在教學樓。食堂那干凈的環(huán)境襯托著同學們一張張笑臉,在每個人心中都都深深的留下了印記。
東南角的科技樓不僅包括學校的實驗室、網絡閱覽室、教室資料室,還設有計算機室。這個計算機室,里面的電腦設備可是非常的先進,學校的各位電腦高手們利用課余時間來到這里一起鉆研計算機各個領域的知識,做各種網絡試驗,同時也產生了很多優(yōu)秀的作品,培養(yǎng)了很多優(yōu)秀的人才。實驗室從總體構想、室內設計的選材和配色、機器的組裝和調試以及管理的機構和運行模式都相當完美,使一個真正提高各方面能力的大課堂。
另外,學校還設有圖書館,兩個教學樓和階梯教室。這樣齊全的教學設施,不得不令我們自豪呀!
走過大慶博物館
假期來臨,難得的輕松,趁空閑去參觀大慶博物館。以前來過好幾次博物館了,每次都是走馬觀花,但是今天跟著講解員的引導才算真正的領略到其中的魅力。
走進博物館寬敞明亮的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型的漆畫《鶴鳴九天》,一群美麗的丹頂鶴迎著初升的朝陽引吭高歌,象征著大慶的蓬勃未來。大廳左右兩邊擺放著兩尊巨大的孿生寶鼎,足有四、五米高。黑色的寶鼎上寫著蒼勁有力的金色字體——《大慶賦》《鐵人銘》記錄著這座城市的變遷與偉大的大慶精神。
沿著樓梯走上二樓,首先來到的是自然生態(tài)展廳,這里按草原、濕地和森林三種地塊布展。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生活著許多動物:展翅高飛的大鵟、虎視眈眈的禿鷲、威風凜凜的座山雕,無不透著殺氣,似乎準備著隨時去捕捉可愛的白稚雞。水草繁茂的濕地里,高貴的丹頂鶴、潔白的天鵝與七十多種可愛的生靈自由地嬉戲游玩。枝葉繁茂的大森林里,遍布著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小野豬棕色的身體上規(guī)則的生長著一道道條紋,可是成年的野豬就沒那么可愛了,它們的毛色雜亂無章,長長的獠牙在嘴外撅著,一看就令人心生恐懼。獸中之王——老虎隱藏在樹林后邊,也許正在琢磨獵取野豬的辦法呢!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老虎沒有想到的是在更遠處,一只兇猛的黑熊站立著,一雙敏銳的眼睛不時地觀察周圍的情況。這里還生活著給圣誕老人駕駛雪橇的馴鹿、可愛的小刺猬、乖巧的梅花鹿和豹貓。一陣轟隆隆的雷聲響過,傾盆大雨從天而降,動物們四散逃竄。不一會兒,雨過天晴,一道亮麗的彩虹高掛天邊,鳥兒飛起來了,野獸也開始逡巡著,似乎在尋找美味的午餐。
從自然生態(tài)展廳出來,進入恐龍展區(qū)。迎面看到的是一條慈母龍,它張開爪子愛撫著面前的孩子?!皢琛?,一陣巨響從耳畔傳來,抬頭一看,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身長15米,高6米的龐然大物呈現在眼前,好大的霸王龍。只見它張開的大嘴里叼著一只可憐的小恐龍,血淋淋的殘忍極了。趕緊離開這兇猛的家伙,不遠的樹上,一只無齒翼龍張開寬大的翅膀在天上飛翔,不停地發(fā)出聲響。與恐怖的食肉霸王龍相比,它可是溫柔多了。恐龍展區(qū)還有馬王犀龍、腕龍和滿洲龍等許多恐龍模型和化石骨架,還有一些恐龍蛋化石呢!
離開恐龍展廳,來到了世界珍稀昆蟲展廳?!鞍?,好漂亮呀!”走進這里的人,無不被各種各樣、色彩斑斕的蝴蝶所吸引,立刻眼花繚亂起來。美洲的貓頭鷹蝴蝶,翅膀上像長了一對貓頭鷹的眼睛;非洲的閃蝶有最一對發(fā)光的翅膀,在陽光的映照下絢麗奪目;亞洲的達摩鳳蝶珍稀少有,品種獨特;中國的國蝶自有獨特的風姿。各種昆蟲及其近親一應俱全,善于偽裝的竹節(jié)蟲、羽毛狀觸角的蛾,讓我領略了昆蟲世界的多姿多彩。
最后參觀的是東北哺乳動物展廳,最令我自豪的是這里陳列的披毛犀化石竟然出土于大慶本土。寒冷地帶生活的猛犸象化石,是大慶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它取自于遠古時代同一只猛犸象身上的80%骨骼化石,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猛犸象化石,龐大的提醒讓我嘆為觀止。
短暫的參觀時間結束了,可是博物館里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依舊在我的眼前浮現。
我們是專業(yè)的WordPress網站建設團隊,提供高品質的WordPress主題。新主題微信公眾號:www-xintheme-com,歡迎熱愛WordPress的每一位朋友關注!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79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