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一般是指一審判決下達后,生效之前,當事人不服判決,向上一級法院提起訴訟的過程。
申訴是當事人等在案件的訴訟程序已經(jīng)結束,法院的裁判已經(jīng)生效并執(zhí)行后的請求,不意味著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開始,不必然引起再審程序,也不能停止原判決的執(zhí)行。申訴只有在符合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某種情形,才會引起再審程序,法院才應當重新審判。
區(qū)別主要有三點:
第一點,上訴針對的是對一審的判決不服,在規(guī)定的上訴時間內(nèi)進行的;而申訴針對的是生效的判決。
第二點,時間上不同。對一審法院的判決上訴須在規(guī)定的15天之內(nèi)進行;申訴的時間則是從判決生效之日起2年之內(nèi)。
第三點,上訴和申訴所需具備的條件也不同。只要對一審判決不服就可以提起上訴;而申訴就必須具備有,判決所依據(jù)的事實不清楚、證據(jù)不充分、審理的程序違法,甚至是法官有行賄、受賄、徇私舞弊行為等條件。
裁定是指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zhí)行過程中,就訴訟程序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出的決定。裁判的一種。裁定是解決訴訟進行中的程序問題,大部分是形式裁判、中間裁判。例如關于延期執(zhí)行的裁定。小部分是終局裁判、實體裁判。前者如移送案件的裁定,后者如執(zhí)行過程中的減刑裁定。
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終結時就實體問題所作出的決定。裁判的一種。是法院行使審判權的體現(xiàn)。依案件性質,有民事判決和刑事判決之分。民事判決在于解決雙方當事人關于民事權利、義務的爭執(zhí)。刑事判決在于解決確定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種罪、應否處刑、如何處刑以及刑罰的執(zhí)行方法等問題。
裁定、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過程中,根據(jù)案件事實和法律對各類案件的審理結果和審理案件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各種問題作出的結論和決定。但二者的適用是有嚴格區(qū)別的:(1)解決問題的性質不同。判決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就實體所作的決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或判決執(zhí)行過程中就訴訟問題或部分實體問題所作的決定。(2)適用范圍不同。刑事判決在于解決確定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何種罪應否處罰、如何處罰以及刑罰的執(zhí)行方法等問題;民事判決在于解決雙方當事人關于民事權利、義務的爭執(zhí)。刑事裁定主要適用:①駁回自訴。②駁回上訴或抗訴。③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④停止執(zhí)行死刑。⑤依法應予減刑或假釋等。民事裁定則適用于:①回起訴。②關于訴訟保全和先行給付。③準予或者不準予撤銷。④中止或者終結訴訟。⑤補正判決書中的失誤。⑥其他需要裁定解決的事項。(3)采用形式有所不同。判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而裁定則可書面或口頭形式作出。例如延期審理、傳喚未到庭的證人。更換不符合條件的當事人等可以制作口頭裁定。但必須將口頭裁定記入筆錄。(4)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條件和時間不同。刑事判決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10日,刑事裁定的上訴和抗訴期限為5日。在此期間內(nèi)不上訴和不抗訴的,在期滿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第二審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判決、裁定,不準上訴。民事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日,民事裁定為10日。我國法律規(guī)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案件的判決,在上訴期滿后即發(fā)生法律效力。第二審法院的判決是終審判決,不準上訴。宣布后立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人民檢議院 只是在行政訴訟中才會出現(xiàn),是監(jiān)督行政訴訟程序的一個機構,具體的概念和內(nèi)容,我也不太清楚,留給下面人回答吧
法學體系中的四大類分支學科
1理論法學
即:從總的方面探求法學研究對象的各種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則和基本規(guī)律的法學分支學科的總稱。
注:理論法學主要不是從認識論的角度劃分出來的結果,而是依據(jù)法學的研究對象和方法劃分出來的。那些研究對象比較抽象、研究方法偏重于理論分析的分支學科基本都可列為理論法學,其主要代表是法理學。如果一國法學體系中不設綜合法學這個大的部類,那諸如立法學、法社會學、法解釋學、比較法學等也可視為理論法學。法學邊緣學科中側重于理論研究的也可列為理論法學。
2應用法學
即:旨在直接服務法律實際生活、幫助解決法律實際問題的法學分支學科的總稱。
注:應用法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法律實際生活中的經(jīng)驗材料,其比之理論法學更具有實踐性,它是理論法學的具體化,也是理論法學的資料淵源。但應用法學并非沒有理論,其產(chǎn)生的理論不是用來起跨學科的普遍指導作用,而是為解決本應用學科的實際問題服務的。應用法學的代表性學科是各種部門法學,如憲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程序法學等等,有關法律實務的分支學科,法學邊緣學科中側重于解決實踐問題的分支學科也可列入應用法學。
3歷史法學
即:專門研究法、法的現(xiàn)象以及與法相關問題中的歷史問題的法學分支學科的總稱。
注:歷史法學之所以作為法學體系中的一個專門的類別,主要因為它既包括理論內(nèi)容(即論從史出),也包括應用內(nèi)容(即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歷史法學主要研究歷史上不同國家、不同歷史類型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研究研究這些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實質、內(nèi)容、形式、特點及其產(chǎn)生、發(fā)展、消亡的規(guī)律等。它主要包括中外法律制度史學、中外法律思想史學、法學史學。
4綜合法學
即:具有相當大的跨越性的法學分支學科的總稱。
注:綜合法學有兩個顯著特征:其一,它的研究對象跨越多種甚至各種法學分支學科;其二,理論、應用和歷史不是各有側重,而是三者兼容并包。法學總論或概論之類是典型的綜合法學。同時也包括立法學、法社會學、法解釋學、比較法學、國際法學等。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是什么? 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保護人身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財產(chǎn)安全及其它合法權益,提高通行效率。
2、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么?依法管理,方便群眾的原則。 3、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效力范圍是如何規(guī)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車輛駕駛人、行人、乘車人以及與道路交通活動有關的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本法。
4、申請機動車登記應當提交哪些證明、憑證?(1)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2)購車發(fā)票等機動車來歷證明;(3)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明或者進口機動車進口憑證;(4)車輛購置稅的完稅證明或者免稅憑證;(5)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憑證;(6)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合格證明;(7)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在機動車登記時提交的其它證明、憑證。 5、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應當懸掛和攜帶哪些標志和牌證?懸掛機動車號牌,放置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隨車攜帶機動車行駛證。
6、機動車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應當提供哪些憑證?機動車行駛證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單。 7、達到報廢標準的哪些車輛應在公安交管部門的監(jiān)督下解體?大型客、貨車,營運車輛。
8、非機動車哪些方面應當符合安全技術標準?外形尺寸、質量、制動器、車鈴和夜間反光裝置。 9、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的特種車輛是哪幾種? 共4種。
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 10、道路交通信號包括哪些內(nèi)容?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和交通警察的指揮。
11、交通信號燈由哪幾種顏色構成,分別表達何種意義?由紅燈、綠燈、黃燈組成。紅燈表示禁止通行,綠燈表示準許通行,黃燈表示警示。
12、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投入使用的道路存在著嚴重的事故隱患應該怎么辦?及時向當?shù)厝嗣裾畧蟾?,并提出防范交通事故、消除隱患的建議,當?shù)厝嗣裾畱敿皶r作出處理決定。 13、我國機動車、非機動車的基本通行原則是什么? 右側通行。
14、在沒有劃分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的道路上,這些交通元素如何通行?機動車在道路中間通行,非機動車和行人在道路兩側通行。 15、在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上,車輛、行人應在什么原則下通行?應當在確保安全、暢通的原則下通行。
16、機動車在哪些情形下不得超車?(1)前車正在左轉彎、掉頭、超車的;(2)與對面來車有會車可能的;(3)前車為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搶險車的;(4)行經(jīng)鐵路道口、交叉路、窄橋、彎道、陡坡、隧道、人行橫道、市區(qū)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沒有超車條件的。 17、機動車行駛中遇有前方車輛停車排隊或者行駛緩慢時應遵守哪些規(guī)定?不得借道超車或者占用對面車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車輛,應當依次排隊,交替通行。
18、機動車行經(jīng)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采取什么措施?應當避讓。 19、機動車行經(jīng)人行橫道時應當采取什么措施? 應當減速行駛;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
20、機動車運載危險物品應當遵守國家的哪些規(guī)定?應當經(jīng)公安機關批準后,按指定的時間、路線、速度行駛,懸掛警示標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21、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哪些特殊通行權?不受行駛路線,行駛方向,行駛速度和信號燈的限制,其它車輛和行人應當讓行。
22、灑水車、清掃車作業(yè)時,在不影響其它車輛通行的情況下,有何特殊通行權?不受車輛分道行駛的限制,但是不得逆向行駛。 23、非機動車在道路上應如何行駛?應當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在沒有非機動車道的道路上應當靠車行道的右側行駛。
24、電動自行車在非機動車道內(nèi)行駛時,最高時速不得超過多少公里? 15公里。 25、道路交通安全法對乘車人作了哪些禁止性的規(guī)定?不得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不得向車外拋灑物品;不得有影響駕駛人安全駕駛的行為。
26、哪些交通元素不得進入高速公路?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輪式專用機械車、鉸接式客車、全掛拖斗車以及其它設計最高時速低于70公里的機動車。 27、高速公路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是多少公里? 120公里。
28、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發(fā)生故障時應該怎么辦? (1)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將車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停放;(2)在來車方向150米以外設置警告標志;(3)車上人員應當迅速轉移到右側路肩上或者應急車道內(nèi),并迅速報警。 29、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在高速公路上攔截行駛的車輛?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在依法執(zhí)行緊急公務時可以。
30、在道路上發(fā)生有人員傷亡交通事故后,駕駛人應該如何處置?(1)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2)立即搶救受傷人員;(3)迅速報告交通警察或者交管部門。 31、在道路上發(fā)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chǎn)損失的,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怎么辦? 應當先撤離現(xiàn)場,再進行協(xié)商處理。
32、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哪些內(nèi)容? 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形成原因和當事人的責任。 33、對道路交通事故的損害賠償,當事人應當怎么辦?當事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調(diào)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近幾年來,國家頒布了copy《未成年人保護法》,家長一聽到“保護”這兩個字,有一些家長就會認為保護孩子只是讓孩子不受到傷害,事事都順著孩子。
有一個案例是這么說的:有一個男孩叫小杰,他之前成績很好,同學們對他印象也不錯,可以說小杰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學生。可是,有一段時間他迷上了網(wǎng)絡游戲,就不停找借口向父母要錢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
父母為了換來孩子的笑臉,就給了他錢。后來他的父母發(fā)現(xiàn)他拿錢去網(wǎng)吧上網(wǎng),就不給他錢去上百網(wǎng)。
小杰因此而離家出走,因為小杰不去打工賺錢,他就整天出入KTV等場所,所以小杰的錢很快揮霍完了。后來他在社會上結交了所謂的“大哥”。
那些人是無業(yè)人員,他們唆使小杰去偷去搶。最后,小杰被警察帶走,從那以后,他的父母就痛不欲生。
按照這個案例,小杰走上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是因為小杰法律規(guī)定:未滿18歲的孩子不能進網(wǎng)吧、營業(yè)性歌舞廳等。俗話說:“小時偷針,大時偷金?!?/p>
要是小時候開始學偷別人的東西,長大之后,慢慢地你就會走向犯罪的深淵。我們從小就學習法律知識,長大才不會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
法律其實離我們很近,它伴隨我們一度步步成長。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在一定意義上講是法制經(jīng)濟,而現(xiàn)代社會也是一個法制社會。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治國方略,法律素質已成為公民的一項基本素質。不知法、不懂法,在當今社會是很難正常生存和發(fā)展的,對跨世紀的青少年一代更是如此。
培養(yǎng)學生具有基本的法律意識、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是學校德育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更應以加強法制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法律意識為己任。
一方面中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fā)展階段,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是形成法律意識、培養(yǎng)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但另一方面,其情緒易偏激、沖動,辦事容易意氣用事,教育困難。我國又處于經(jīng)濟和社會的轉型期,社會各種陰暗現(xiàn)象以及腐朽思潮泛濫,容易使中學生在困惑、迷惑中隨波逐流,走向歧徑。
目前學校學生違紀現(xiàn)象突出,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河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近日作了一次問卷調(diào)查,內(nèi)容涉及在押犯犯罪類型、犯罪原因等。
調(diào)查結果表明,青少年犯罪總體趨勢仍呈上升態(tài)勢,從這一點便充分說明提高中學生法律意識之迫切。 分析一些中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差及違法犯罪之根本原因,并非其不知法,因為初、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中有不少的法律知識內(nèi)容。
他們知法卻沒有法律意識。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不同的但又有聯(lián)系的兩個概念。
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律和法律現(xiàn)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包括人們對法的起源、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xiàn)行法律的要求和態(tài)度,對法的評價和解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以及法律知識、法律觀念等。法律意識的形成離不開一定的法律知識,但是法律知識多的人,并不必然法律意識就強,有些法律專業(yè)的大學生仍然違法犯罪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因此,傳授法律知識不是目的,只是增強法律意識的手段。 因此,作為中學政治課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和學校的條件設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多形式、多渠道、靈活多樣地進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中學生的法律意識。
1.如果未成年的孩子將人碰傷,監(jiān)護人必須承擔醫(yī)療費用。
2、繼承權是男女平等的,嫁出的女兒別忘了父母遺產(chǎn)有您的一份。3、如果被從樓上掉下的花盆砸傷,可以把它們的管理者告上法庭。
4、如果上下班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有權向所在單位要求享受工傷待遇。5、如果對行政機關的罰款、吊銷執(zhí)照、行政拘留等行為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
6、如被公安機關傳喚或拘傳,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24小時。7、如果未滿18歲得孩子也不歸宿,必須對孩子進行教育,否則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8、如果別人借您錢,您一定要他出借據(jù),而且借款數(shù)額一定要大寫。(注:訴訟時效為2年)9、如果想要保護自己的家伙其他財產(chǎn),一定不要私設電網(wǎng)或設置毒物等,否則等待的將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10、如果您成為被告,又因經(jīng)濟困難沒有委托律師,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您提供法律幫助。11、如果想寫遺囑,一定要注明年月日,并親自簽名。
讓人代書,一定要兩個以上證人在場見證,代書人、見證人、遺囑人都要簽名,最好委托律師見證并執(zhí)行遺囑。12、什么條件下可以獲得法律援助?答:公民在贍養(yǎng)、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fā)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困年法人需要法律服務,但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guī)定獲得援助。
13、撫恤金和生活補助費可以作為遺產(chǎn)繼承嗎?答:撫恤金、生活補助費是在死者死亡后,由國家發(fā)給死者親屬的費用,用以優(yōu)撫救濟死者家屬中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部署以死者的遺產(chǎn),一般不能作為遺產(chǎn)繼承。但如果撫恤金、補助費的剩余部分屬遺產(chǎn),可以繼承。
14、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在學校、精神病院受到損害,由誰承擔民事責任?答:在幼兒園、學校學習、生活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療的精神病人,因這些單位沒有盡到監(jiān)護職責而受到傷害,這些單位應適當給予賠償。單位有過錯的,亦應適當承擔責任。
15、請律師打官司時要注意哪幾個方面?答:1、要與律師事務所所簽訂委托代理合同;2、律師代理權要清楚;3、將律師代理費交給律師事務所;4、對律師應將實情;5、對律師的許諾或暗示要有正確的認識;6、對律師的專業(yè)分工要做到了如指掌。
小學生應知法律小常識
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論什么人都要遵守法律,無論什么人犯法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因身份、地位、民族、性別、貧富、職業(yè)等而有所區(qū)別。
2、憲法是我們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都不能同憲法的規(guī)定相抵觸,任何人要服從憲法權威。
3、我們國家的審判機關是人民法院,法律監(jiān)督機關是人民檢察院,法院、檢察院以及公安部門要分工合作、相互監(jiān)督。
4、我們國家實行的是依法治國。
5、《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條規(guī)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jù)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特殊、優(yōu)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6、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權,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權。
7、未成年人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chǎn)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權利。
8、竊盜罪。所謂竊盜罪,就是指『偷東西』。在沒經(jīng)過主人的同意下,隨便取走他人的財物,包括錢和物品。
9、恐嚇取財罪。就是用不當?shù)氖址ǎǎ嚎謬?、威脅、暴力等,向別的同學借錢不還或強索金錢。
10、強盜罪。是拿著武器,如:刀械、棒棍或其他具有危險性的東西,威脅同學,使他不敢反抗,然后強行奪取身上的財物。
11、傷害罪。因為打架造成別人身體上、健康上的傷害,依據(jù)受傷程度可細分為:普通傷害罪、重傷罪、普通傷害罪之加重結果犯。 12、施打、吸用麻醉藥品。所謂的『麻醉藥品』就是指『毒品』,因為錯誤的使用麻醉藥品,會影響身體的健康,因此,除了在醫(yī)院由醫(yī)生合法使用外,私下吸用麻醉藥品都是違法的行為。另外,雖然本身沒有吸毒,但若有販賣麻醉藥品,也是犯法的行為。
13、賭博罪。同學們在學校玩耍時,不論是用金錢或是物品當籌碼,都不可以玩賭博性的玩具或游戲。除了不可以從事賭博性的行為外,也不可以提供別人從事賭博的工具或環(huán)境,否則就算你沒有玩,你還是犯了法。
14、毀壞公共設施罪。不論在學校或是公共場合,只要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給大家共同使用的東西,就是公共物品。同學應該小心使用并愛惜公物,不可以隨便破壞、毀損或丟掉公物。
15、義務教育法第四條規(guī)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chǎn)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16、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依法組成少年法庭進行。
17、《道路交通管理條例》規(guī)定12周歲以上方能騎自行車上路。 19、《通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條第四款規(guī)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當將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法制教育的內(nèi)容。
(1)學生乘車時應該注意的安全:①頭部、手不要伸出車窗外;②上、下車不要擁擠;③不要強行搭乘機動車;④乘車時不要向車外亂扔東西。⑥坐在前排的人不要與司機聊天,影響司機安全駕駛……
(2)學生行走時應該注意的安全:①靠右側靠邊行走;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戲、打球等;③橫穿公路時,要前后觀看清楚后,確保安全通行,有橫行斑馬線或天橋的地方,要走斑觀線或天橋,不要闖紅燈!④不要向過往車輛拋雜物……
18、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條規(guī)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有博物館、圖書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應當對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紀念館、科技館、展覽館、美術館、文化館以及影劇院、體育場、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按照有關規(guī)定對未成年人免費或者優(yōu)惠開放?!?
19、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規(guī)定: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創(chuàng)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職責和撫養(yǎng)義務。
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第十三條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學校對有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應當加強教育、管理,不得歧視。
法律小常識一
1.如果你在街頭看到有人兜售小國旗,你一定要知道這種小國旗是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是不允許使用的。如果你僅僅是想裝飾你的案頭或房間,那么請你使用鮮花,而不要使用國旗。
2.如果你現(xiàn)在還很年輕,卻很關心年老后的退休金問題,那么你首先應該關心的是你的單位是否已依法參加了社會保險。社會保險將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yè)、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3.如果因為某種原因你的家庭在充分協(xié)商的基礎上采取了人工授精的方法生育了孩子,那么這個孩子當然就是合法的婚生子。你必須充分保證他的一切權利得以實現(xiàn),不能以任何借口剝奪之。
4.如果你遇到了一個司法人員,他張口就自吹自擂有通天的本領,并且步步緊逼向你要錢要物非要幫你辦什么事不可,那么這個人可能就是冒牌貨,你要當心了。
5.如果你下班回家發(fā)現(xiàn)被盜,你的第一個任務是馬上報案,然后等待公安人員勘查現(xiàn)場。你千萬不要急著去看家里丟了什么東西而貿(mào)然闖入,有時候破案的線索就在那些很容易被破壞的蛛絲馬跡中。
6.如果你接受了父母的大筆饋贈,最符合法律的做法是讓你的父母給你寫下字據(jù)。因為將來一旦有糾紛,法律可只認證據(jù)。
法律小常識二
1.如果公安人員在執(zhí)法活動中違反法定程序或者濫用職權、刑訊逼供、徇私舞弊,你可以提出控告,受理控告的是公安機關的信訪部門。
2.如果你要打官司,至少該了解以下幾種案件的收費情況。離婚案件,每件10元至50元,涉及財產(chǎn)分割超過萬元的,超過部分按1%繳納。侵害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案,每件繳納50元到100元。財產(chǎn)案件,以爭議金額的百分比繳納。千元以下,每件50元;千元至5萬元,按4%繳納;5萬元至10萬元,按3%繳納;百萬元以上,按0.5%繳納。勞動爭議案,每件30元至50元。
3.如果你面臨著一場因你缺席而判決的對你不利的官司,那么你可以提出證據(jù)證明法院傳喚方式不合法,即沒有用傳票,或者傳票沒有依法定方式送達給你,法院送達傳票必須有回證。你以此為理由提出申訴,就可能贏得法院重審此案。
4.如果你是位女性,當你在公共場所受到騷擾時,你要義正詞嚴地大聲抗議。膽怯和忍氣吞聲只能引來更肆無忌憚的騷擾。
法律小常識三
這些招聘行為被禁止:
1.提供虛假招聘信息;
2.招用童工和無合法證件的人員;
3.向求職者收取招聘費用;
4.向被錄用人員收取保證金或抵押金;
5.扣押被錄用人員的身份證等證件;
6.以招用人員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或進行其他違法活動;
7.以性別、民族、種族、宗教信仰為由,拒絕錄用或提高錄用標準(國家規(guī)定不適合從事的工種和崗位除外)。
回答:案例中的2000元應歸趙某的女兒所有。本案中,“李某聽別人說小孩摸獎運氣好,遂拿了2元錢給趙某之女,讓其摸獎試試運氣,并當著其他人的面表示不需要還錢。”根據(jù)《合同法》第185條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chǎn)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貫徹執(zhí)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8條規(guī)定:“公民之間贈與關系的成立,以贈與物的交付為準?!?/p>
由此可知,趙某的女兒通過接受贈與獲得了這2元錢的合法所有權,雙方成立了贈與關系。
趙某的女兒摸獎中了2000元,這是通過幸射合同合法獲得收益,換言之,趙某的女兒合法擁有這2000元的所有權。依據(jù)我國《民法通則》趙某9歲的的女兒為無行為能力人應當由其監(jiān)護人管理其財產(chǎn)。“趙某認為這2000元應屬于自己女兒所有,而自己是女兒的監(jiān)護人,所以錢應由自己代女兒保管?!边@樣的觀點是正確的,符合民法精神的。
———————————————————————————————————
針對二樓 吸血鬼さん 我進行補充:
1.按照我國民法原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純收益的行為,不會對其造成傷害,是得到保護的。所以,這2元錢的贈與當然成立。
2.雖然彩票合同是一類特別的合同,但它十分簡單,絲毫不復雜,換句話說,并不比她到文具店買一支圓珠筆復雜,況且金額很低。這表明,趙某的女兒買彩票的行為與其智力、能力是相適應的。無非是付錢——選號——中獎的話領獎沒中的話結束。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nèi)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3.19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