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業(yè)開題報告
餐廳的內部空間設計就是餐廳的靈魂。在遵循餐飲空間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餐飲空間要有一定的限定, 圍合空間的實體其形態(tài)可千變萬化,式樣繁多,但實際上都可以歸納 為兩類,即水平實體(如地面、頂棚)及垂直實體(如列柱、隔斷、 家具等)。以下是餐飲業(yè)開題報告,歡迎閱讀。
題目:消費轉型下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研究
一、 課題研究背景
經濟全球化在社會的各個領域蔓延開來,而中國經濟又正處于加速轉型的特殊時期,消費轉型無疑是決定中國未來幾年經濟走向的主要矛盾之一。受金融危機的波及加之中國經濟前景的不明朗化,顧客的消費心理及行為認知在“大眾消費”的模式下發(fā)生改變,導致其傳統(tǒng)的消費習慣產生根本性變革,即顧客追求消費體驗與感受的主觀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且消費方式越來越趨于理性。
隨著全球貿易與全球生產體系的迅速發(fā)展,消費,在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出來。面對其浪潮,2014 年的中國經濟實現了7.4%的增長,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總平均額為 26864 元,相比 2013 年增長7.8%,“民以食為天”,其中飲食消費支出的比重約為 47.8%,遠遠高出排在第二位的教育文化娛樂服務的所占比例。2015 年 2 月 15 日,中國烹飪協會發(fā)布的《2014 年度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和 2015 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14 年,全國餐飲收入 27860 億元,較 2013 年同比增長 9.7%,全國餐飲市場向著可持續(xù)發(fā)展階段邁進。
長期以來,餐飲行業(yè)作為中國第三產業(yè)中的主要行業(yè)之一,對于刺激消費需求,推動經濟增長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②。但由于受到國內外經濟增長放緩、食品安全等不確定因素增多的影響。餐飲行業(yè)在發(fā)展的同時,面臨著食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提升等多方面問題。在國家消費政策的導向和消費市場的偏離影響下,餐飲行業(yè)尤其是高端餐飲所帶來的泡沫經濟逐漸被嚴峻的現實所刺破并被迫尋求急速轉型,而“大眾消費”的中低端餐飲行業(yè)逐漸成為餐飲消費的主要力量。與此同時,現代顧客的基本物質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這就促使了人們需求層次的上升,即從傳統(tǒng)的物質追求提升到精神追求。
在消費轉型時期,消費心理是消費行為的基礎和內部因素,對購買動機起決定性的作用,導致顧客在注重產品本身質量的同時,更加關注情感的滿足,如服務質量、購物環(huán)境等都會引發(fā)其情感的變化。為了迎合顧客需求的多樣化,餐飲空間的經營者不得不以定制化、個性化及特色化的產品和服務來感動顧客,并刺激其消費欲望。
二、研究目的和意義
研究目的
針對消費轉型對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影響,深入剖析中國現代餐飲空間的室內形態(tài)特征和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現狀及其發(fā)展趨勢,探究在消費轉型背景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差異化表現,并試圖歸納總結“大眾消費”市場中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的營造方法,提出與消費需求相適應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策略,為中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提供新的思路模式與表現方法。
研究意義
在單純的傳統(tǒng)用餐行為中,顧客僅從自身“需求”而引發(fā)動機,卻忽視了這一過程中,地域文化、空間環(huán)境等對促使人們消費行為的潛在作用?,F代社會,人們的消費行為及習慣受消費觀念的影響不斷地發(fā)生著改變,而中國餐飲空間的商業(yè)模式也在消費轉型的驅動下經歷著深刻的調整階段。外部的社會與環(huán)境因素不僅能夠改變人們的心理需求并促使其進行用餐行為,這種改變反過來又能成為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提升的動力,兩者相互作用與推動的“能動交互關系”為現代餐飲空間室內設計提供了基本動力。
本文著重選取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為研究對象,在總結國內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發(fā)展現狀的基礎上,分析與比較餐飲空間的室內環(huán)境特征及差異化表現,試圖在消費轉型的背景下尋求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社會價值、物質價值、審美價值的轉變。借鑒傳統(tǒng),立足現代,既有助于中國餐飲空間過去從“量”的擴張,發(fā)展到現在對“質”的高需求、高體驗時代,又可以為中國即將建設或正在建設的餐飲空間注入一股新的設計潮流,最大化的提升其附加值,具有直接的應用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
三、課題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縱觀國內外有關消費轉型和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文獻時,發(fā)現存在這樣一個客觀現象:研究經濟轉型與消費文化的文獻很多,有關餐飲空間設計的文獻也不少,但對具有兩者共同屬性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研究的文獻卻很少且非常有限。眾多學者在涉及到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研究時,多是從空間的主題性、環(huán)境的地域性以及餐飲消費的相關概念等方面進行闡述,或者是從傳統(tǒng)文化的角度去探討餐飲空間的室內設計。由此可見國內外缺乏從消費轉型的角度去論述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課題研究和理論基礎。
由于經濟結構體系和社會文化發(fā)展的差異性為現代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研究提供了依據,因此,國外在餐飲空間設計的研究方面成果非常豐富,再加上其設計師對于餐飲空間的室內設計意識比國內普遍重視,也促使了相關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應用也較為深入成熟透徹?;谌蚧厔荩诔鞘谢铀侔l(fā)展的大背景下,雷姆·庫哈斯(荷蘭)編著了《The Harvard Design Guide to Shopping》,其內容聚焦于購物活動的革新因素和當代城市的購物環(huán)境--消費空間。為了尋求溯源,立足歷史維度分析消費空間的原初類型和新生類型之間的根本性變革,設計案例從 19 世紀歐洲帶拱廊的購物街一直闡述到如今配備空調、自動扶梯的 Mall 世界。
對消費文化影響下的建筑實踐闡釋比較詳盡的是安提·阿拉瓦(芬蘭)所編著的《Architecture in Consumer Society》,這是他在赫爾辛基藝術設計大學所完成的博士論文。課題以讓·鮑德里亞有關消費文化的理論為基點,在當代社會與消費文化的關聯性中,對一些建筑師的思想和作品進行定性分析。但他并不完全贊同鮑得里亞對建筑的未來所持有的消極態(tài)度。相反,通過分析當今社會中一些極具個性特征的建筑師作品及其對周圍環(huán)境所產生的真正互惠性的影響,作者反駁了其觀點。
盡管中國將“消費轉型”這一定義結合在餐飲空間室內設計中的研究極其匱乏,但在中國歷史及現在的室內空間設計研究上從來不乏對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追求。首先中國文化底蘊深厚,對于室內空間設計,中國人很早就關注美學中融合的人文及情感價值。
四川美術學院劉蔓教授在其編著的《餐飲文化空間設計》中,從餐飲文化的發(fā)展與演變入手,介紹了餐飲空間設計的基本概念與設計原則,再針對其空間形態(tài)所呈現出的差異性逐個進行個案分析。并指出:餐飲文化空間設計已成為現代環(huán)境藝術設計的重要課題,設計師應在社會發(fā)展的全新視角下,把各種審美理念和價值取向轉化為相應的餐飲文化主題,以形成獨特的個性風格,使其在傳統(tǒng)與現代、時尚與民俗、餐飲環(huán)境與文化之間引起共鳴,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能使現代文明與文化內涵共存的空間氣氛。
四、研究內容
本文共分六個章節(jié),第一章節(jié)講訴課題研究的背景與目的意義,敘述了目前國內外在消費轉型與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相關課題的研究現狀及本課題研究的具體方法;第二章論述消費轉型的相關概念,并對消費轉型背景下的國內餐飲空間的發(fā)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闡述;第三章分析消費轉型過程中餐飲空間所具有的環(huán)境特征,并對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重點及發(fā)展趨勢進行論述;第四、五章在消費轉型的背景下就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差異化表現進行詳細闡述,并在查閱資料及實地考察調研的基礎上總結歸納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的營造方法;第六章則以消費轉型下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策略及營造方法為指導,通過實例印證其理論研究,進而探討了餐飲空間室內設計在消費轉型背景下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五、提綱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義
1.3 課題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1.3.1 國外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1.3.2 國內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1.4 課題相關概念的界定
1.4.1 消費
1.4.2 餐飲空間
1.5 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1.5.1 研究方法
1.5.2 創(chuàng)新點
2 消費轉型相關概念與餐飲空間現狀綜述
2.1 消費轉型概述
2.1.1 消費轉型的產生
2.1.2 消費轉型引發(fā)的轉變
2.2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現狀綜述
2.2.1 消費轉型下的餐飲空間發(fā)展現狀
2.2.2 消費轉型下的餐飲空間存在問題
3 消費轉型對餐飲空間的影響
3.1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的特征
3.1.1 尋求地域性的文化元素符號
3.1.2 推崇唯一性的情景化視覺識別
3.1.3 強調多元化的用餐互動體驗
3.1.4 重視綠色生態(tài)化的可持續(xù)
3.2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重點及發(fā)展趨勢
3.2.1 室內空間規(guī)劃布局的標準化
3.2.2 視覺識別系統(tǒng)的一體化
3.2.3 空間情感體驗需求的多樣化
4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差異化表現
4.1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的室內構成
4.1.1 室內功能區(qū)域的布局結構
4.1.2 室內空間流線的設定
4.2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布局的特征
4.2.1 餐座相關指標的差異
4.2.2 餐飲空間舒適度的轉變
4.3 消費轉型對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構建的影響
4.3.1 室內功能區(qū)域的面積配比
4.3.2 室內空間的規(guī)劃布局規(guī)律
5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的營造方法
5.1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目標
5.1.1 開發(fā)多元互動體驗的空間主題
5.1.2 塑造地域文化交融的空間品質
5.2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的構成要素
5.2.1 注重室內功能空間尺度的延伸性
5.2.2 實現情感元素符號的貫穿性
5.2.3 彰顯空間消費體驗的附加值
5.3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策略
5.3.1 門廳的“第一情感”因子
5.3.2 公共走道功能的復合
5.3.3 餐飲區(qū)域空間構成的差異
5.3.4 衛(wèi)生間功能需求的完善
5.3.5 陳設裝飾的微創(chuàng)新
6 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調查問卷及案例
6.1 關于消費轉型下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調查問卷
6.2 基于消費轉型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策略的.綜合應用--以Ramen Restaurant室內設計為例
6.2.1 項目的基本信息
6.2.2 項目的設計目標
6.2.3 室內環(huán)境設計策略
結語與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六、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點
研究方法
1 文獻綜述法
主要通過湖南省圖書館、互聯網等途徑查閱大量文獻,查找有關經濟學、消費行為學、環(huán)境心理學、人體工程學、色彩心理學、設計美學、設計心理學等相關資料與學術著作。特別是從經濟學上的“消費轉型”、心理學中的 “消費轉型”再到消費轉型背景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思潮發(fā)展等相關的一系列資料的收集。這部分資料是消費轉型相關理論、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邏輯梳理、方法整理以及實踐案例分析的堅實基礎資料。
2 問卷調查法
餐飲空間室內設計是一門實踐藝術,只依靠純粹的理論很難真正把握一個設計作品的品質。對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品鑒,應立于各種真實感官的體驗之上,為此作者走訪調查了全國許多有代表性的餐飲空間,例如,詳細調查了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并深入了解案例項目與其周邊城市環(huán)境的關系,同時作者還為各層次的消費人群繪制了一副調查問卷,通過與其深度訪談,力求找出餐飲空間室內設計原則及營造手法與顧客感官體驗之間的聯系。
3 案例分析法
對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案例進行深入解讀,并加以分析研究。了解相關領域的最新動態(tài),依據國內外相關成果的理論支撐,加之作者的進一步研究,為本文相關概念的確立、理論的分析等打下堅實基礎。讓讀者能夠清楚的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意圖,同時采用系統(tǒng)整體的概念,將餐飲空間進行分解研究,探尋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性和規(guī)律性。
4 歸納總結法
將現有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資料及消費轉型相關理論進行比較篩選,從中得出比較可靠的結論,在這個過程中,利用數據、圖表、圖片等方式進行對比,從而形成一套有理有據的研究理論。在運用大量案例舉證的同時,以餐飲空間室內改造為例進行專項研究,目的在于為整個論文的研究成果提供實際工程上的支持,給與餐飲空間室內設計優(yōu)化建議。
創(chuàng)新點
⑴從營銷學的角度,將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的營造與經濟學、心理學等學科領域相結合,從而構建顧客與公共商業(yè)空間環(huán)境之間和諧積極的狀態(tài),并尋求消費轉型進程中能夠滿足人們更高層次需求的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策略。
⑵立足于設計美學的角度,同時基于消費轉型背景下經濟環(huán)境、政策導向、消費意識等各方面的特點,探討消費轉型對于餐飲空間所造成的影響以及未來消費轉型后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發(fā)展的趨勢,并在此基礎之上,針對消費轉型的趨勢探尋目前餐飲空間室內構成與環(huán)境構建的規(guī)律化模式。
⑶結合消費轉型下現有餐飲空間室內環(huán)境中的設計差異化表現,從室內形態(tài)特征、室內功能區(qū)域劃分、材料與肌理的表現及陳設與裝飾的運用等各方面分別進行分析與研究,試圖用數據比例支撐的形式進行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創(chuàng)新梳理,最終總結歸納出一種目前消費轉型市場中主體餐飲空間室內設計的思維策略及營造方法。
七、進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論文選題、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畢業(yè)論文相關材料,填寫《任務書》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進一步熟悉畢業(yè)論文資料,撰寫開題報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確定并上交開題報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畢業(yè)論文初稿,上交指導老師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論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裝訂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論文答辯
八、參考文獻
①期刊類
[1]董鴻安。回歸理性與平實--高端餐飲企業(yè)轉型之路探析[J].江蘇商論,2013(11)。
[2]鄧曉昱、施維琳。顧客心理行為與購物中心餐飲空間設計[J].中國市場,2011(23)。
[3]宮靈娟。以生態(tài)為導向的餐飲空間設計[J].藝術教育,2015(01)。
[4]賈丹。關于主題性創(chuàng)意設計提升餐飲行業(yè)商業(yè)價值的探索[J].探索與實踐,2013(08)。
[5]李蓉蓉。主題餐廳設計手法的發(fā)展趨向[J].藝術科技,2013(02)。
[6]唐芷。節(jié)約型社會背景下可持續(xù)設計方法淺論[J].設計,2014(08)。
[7]汪建松。當代餐飲環(huán)境設計中的“非物質文化”[J].裝飾,2008(02)。
[8]王瑋璜。探析消費轉型下的城市商業(yè)綜合體內部空間設計理念[J].中國包裝工業(yè),2015(03)。
[9]徐高。深度理解消費轉型[J].金融市場研究,2012(05)。
[10]謝晶晶。論消費文化與設計[J].大眾文藝,2014(04)。
[11]謝滌湘、常江、陳惠琪。懷舊與懷舊空間設計[A].新常態(tài):傳承與變革--2015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8城市文化)[C],2015.
[12]楊茂川。營造意境[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6(07)。
[13]袁媛、鄭慶和、趙芝弘。餐飲文化下餐飲空間主題性的打造[J].江西建材,2016(03)。
[14]趙忠超、楊維菊。淺析燈光在餐飲空間中的作用[J].照明工程學報,2011(02)。
②專著類
[15]程大錦。建筑:形式、空間和秩序[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8.
[16]常懷生。環(huán)境心理學與室內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0.
[17] DAM工作室。私房菜館[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
[18]度本圖書。世界風尚·材質與裝飾[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
[19]方峻。私房菜館Ⅱ[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
[20]黃瀅、馬勇、賈方。宴遇東方Ⅲ:餐飲空間[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21]黃瀅。宴遇東方Ⅳ[M].蘇州: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22]華霞虹。消融與轉變[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23]金堂獎組委會。金設計系列叢書:頂級餐飲空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3.
[24]李程驊。商業(yè)新業(yè)態(tài):城市消費大變革[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開題報告-開題報告
1、論文題目、淺談廣告語言的藝術魅力
2、課題研究的意義、
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中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為中國經濟的騰飛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的商品和服務涌入市場,各大商家越來越重視對自己商品和服務的廣告宣傳。與此同時,消費者的商品廣告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幾乎每天,人們都被日新月異、千姿百態(tài)的廣告所包圍著。無論是電視、廣播還是報刊、雜志;無論是商場門前還是街道兩旁;無論是繁華城市還是偏僻鄉(xiāng)村。到處都有廣告的存在。俊男靚女、明星大腕被一些廠家雇傭,成為他們的代言人,為他們的商品宣傳鼓動。整個社會到處都彌漫著市場經濟的商品信息,這便是廣告。由此可見,商品廣告的存在是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人民富裕的標志。
廣告語言則是廣告的靈魂和核心,巧妙的廣告語言能給商家引領商機,樹立企業(yè)的良好組織形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廣告的終極目的是實現銷售,這種目的決定了廣告是為了實現傳播的目標而帶有很強的自我展現特征和說服性的傳播活動。正是這種目的,廣告語言的設計和運用中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廣告語言作為傳播的一種基本手段;作為廣告創(chuàng)意的一個基本元素;作為廣告的“點睛之筆”,是決定廣告成功的關鍵性條件。在翻欣賞了大量的廣告作品后,我們不難發(fā)現,大凡做的好的`廣告,在廣告語言的設計上,不僅靈活運用了各種修辭和幽默手法,還在語種特點、文化背景、媒體策略等方面尋找突破口,創(chuàng)造了出奇制勝的廣告文案。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廣告也可以稱之為一門語言藝術,簡明生動,易懂易記,有創(chuàng)意、有幽默感的廣告語言,能充分反映商品的個性和企業(yè)的品質,同時才能夠給消費者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從而更好的達到促銷目的。由于廣告語言涉及到文學、語言學、美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廣告設計人員應具有1定的文學修養(yǎng)和相應的商品專業(yè)知識。必須對廣告的語言藝術進行研究。這也是廣告工作者的根本任務之一。所以本文對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研究有1定的實際意義。
3、本文研究內容、本文擬從4個方面對廣告語言的藝術魅力進行分析與討論。
第1部分主要從6個方面闡述廣告語言的地位與作用。這6個方面是、
(1)、廣告語言與市場經濟。
(2)、廣告語言與營銷策略。
(3)、廣告語言的溝通。
(4)、廣告語言的感染作用。
(5)、廣告語言的認識作用。
(6)、廣告語言的審美作用。
其中前3點為廣告語言的地位,后3點為廣告語言的作用
第2部分主要從5個方面論述具有藝術魅力的廣告語言所應具備的5個特征,研究成功廣告語言的成功因素。這5個方面是、
(1)、廣告語言應準確科學。
(2)、廣告語言要以理服人,以情動人。
(3)、廣告語言要作到新穎生動,形象貼切。
(4)、廣告語言要有個性
(5)、廣告語言應當通俗易懂,簡潔有力,便于記誦。
第3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點,主要從7個方面深入研究和分析廣告語言所應具有的藝術魅力,同時針對每個方面提出具體方法。這7個方面是、
(1)、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均衡美。
(2)、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參差美。
(3)、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聯系美。
(4)、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含蓄美。
(5)、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符號美。
(6)、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簡潔與繁復美。
(7)、廣告語言藝術魅力的誘惑美。
第4部分則要回歸到廣告的本身和廣告的現實意義,通過實例分析廣告語言所表現出的現在人文價值觀念和廣告語言本身為經濟發(fā)展、商家以及消費者所帶來的現實利益。
(1)、廣告語言所表現的現在人文價值觀、
1、體現現代人的理想和信念。
2、體現人與人之間溫馨、和諧的情感。
3、體現現代年輕人的個性。
4、體現企業(yè)文化,突出顧客至上的真誠態(tài)度。
(2)、廣告語言所帶來的現實利益、
1、廣告語言可以創(chuàng)造商業(yè)奇跡。
2、有魅力的廣告語言是企業(yè)的無形資產。
3、優(yōu)秀的廣告語言可以帶動銷售業(yè)績的提升。
4、本文研究結果:
通過本文的研究,首先明確了廣告在當今商品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然后對廣告的核心與靈魂——廣告語言的特點及其應具有的藝術魅力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析。從而能夠促進廣告工作者對業(yè)務素質的提高,促進廣告產業(yè)的發(fā)展。使的具有藝術魅力的廣告語言在廣告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帶來更多的現實利益。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4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