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成立申請報告范文
篇一:貴山書院設立申請書
貴陽市文化局:
申請人擬在貴陽設立“貴山書院”,事由如次:
自宋元以來,書院作為文化教育、傳播,學術研究、交流機構,在中國文化發(fā)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貴州,原貴山書院自創(chuàng)建以來,對本土文化的發(fā)展功不可沒。然隨著現代教育、科研制度的興起,書院逐步退出學術視野,甚而湮沒無聞,史跡難征。貴山書院亦然。
有清以來,遵義華、唐諸氏,或以商養(yǎng)儒,或在官勸學,致有沙灘文化之興,文通書局之創(chuàng),鄭莫詩文之鐫,黔南叢書之梓。然治亂迭起,先緒失隳。沙灘之學無承,文通之業(yè)未竟。《平南之傳》殘缺,《心齋隨筆》無傳。良可嘆矣。
今日貴州,高等教育、科研機構,公立、民辦,欣欣向榮,蔚然可觀。然也不無遺憾,此類機構對貴州本土文化的整理和研究、開發(fā)和弘揚,似嫌不夠。貴大、民院、師大,省博、省圖、遵圖,古籍文獻,灰積蟲蛀,所在皆有。古建碑刻,棄諸荒野,問津者少,整理者鮮。任此以往,文獻無傳,黔史難征。“惟爾貴州,遠在要荒”。黔視中州,尚且如此。問諸世界,遑可聞焉。
有鑒于此,申請人擬自籌資金,自擔風險,以“貴山書院”為名,以現代方式運作,從事貴州本土文化的整理、研究和開發(fā)、弘揚。期能拾遺補缺,為現有教研機構之不為。承續(xù)先緒,無愧先正,有助后學。惟盡綿薄之力,不敢非分之思。用心良苦,惟望體察。因為之請,祈有準焉。
此請
附:申請材料清單
1、場地使用權證明;
2、銀行資信證明;
3、擬任負責人情況;
4、章程草案;
6、主要業(yè)務人員情況;
7、業(yè)務設施清單。
申請人:
二○一*年三月一日
篇二:書院籌備方案
一、“鳳鳴書院”宗旨
明心見性,道法自然
1、日月為易,日月為明,“明”代表易道 ,也代表佛家所云的“明心見性”。 《易經》是中華民族的第一經典,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從《易經》和“易學”中提煉出來的 “易道”,是國學的精華和靈魂,是通貫儒道禪的主干,是中華民族的原精神!
“易道”是宇宙周期變化的大規(guī)律,是人類知變應變的大法則,是人生為人謀事的大智慧。
2、“道”代表陰陽統一,內心和諧。
儒家的陽性思維與道家的陰性思維交互構成中華思維的兩個脈絡(一陰一陽之謂道),無論儒道禪哪一家,皆以“道”作為最高價值本體,我們在具備了中國傳統文化修養(yǎng)的同時,可通過自身努力打破中西的思維界限而求得會通?!暗馈钡男逕挷粌H對傳統文化振興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具有會通古今與會通中西的廣闊前景。
鳳鳴書院“明道”的國學觀表現為:
1、“易”為儒道禪三家共同的源頭活水,體認傳統文化當自《易經》開始?!暗馈睘槿宓蓝U三家共同的宗旨,建立內在的“和諧世界”是我們國學修煉的目標。
2、如果把傳統文化比作一棵樹,“易”是這棵樹的樹根,儒、道、禪、醫(yī)等各家學說是這棵樹的樹枝,而“和”是這棵樹上的果實。
3、鳳鳴書院宗旨為“明心見性,道法自然”,“明心見性,道法自然”是以國學修煉為途徑的,研習諸家經典乃是必由之路。然若廣泛研習而忽略了修煉的次第,則是不善修要,更得不到經典源流中最殊勝的利益,國學修煉強調修學的次第,即通過可操作的訓練來印證相應的體悟,儒道禪每一境界均有可評估的標準。
4、“鳳鳴書院”的使命將使“易學明道”這個創(chuàng)生中國思想文化之源,重現其本然之光輝。我們相信,對于中國學子而言,只有重獲這一思維視野,才能真正走進中國思想文化之原典,并在與西方思想文化會通中實現傳統文化之創(chuàng)新。
二、鳳鳴書院的愿景
修心開智,培育精英儒商;國學管理,締造超凡企業(yè)。
◆“鳳鳴書院”是精神的家園,心靈的故鄉(xiāng),是快樂人生的智慧加油站。鳳鳴書院宗旨“明道”,“明”代表“易學”,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國學經典的思維模式;“道”代表“和諧世界,宇宙精神”,是儒道禪各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書”代表以經典為載體,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無數人; “院”代表我們要匯聚同修,打造一個悟真的道場。所以“鳳鳴書院”清楚地表明了我們工作的內容—以修煉的形式傳播國學精粹,同時也表明了我們工作的目的—國學管理,修心開智。
◆由于“鳳鳴書院”與我們的使命有著密切的聯系,故而在國學培訓領域具有巨大的價值,每個書院會員都將致力于推動我們的品牌,預計通過三年左右的時間在國學培訓市場樹立起“鳳鳴書院”這面旗幟。
◆“鳳鳴書院”是國內率先提倡并實踐“易學”精神與“儒道禪”精神的國學培訓專業(yè)機構。鳳鳴書院開設有國學修煉、國學管理、國學心游、國學講座等主要業(yè)務,并研發(fā)國學的企業(yè)咨詢相關產品。
◆“鳳鳴書院”是國內第一個提出“國學段位”行業(yè)標準的專業(yè)機構和第一個提出“國學營養(yǎng)工程”理念的研發(fā)機構,是國學培訓與國學管理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者和先驅者。
◆“鳳鳴書院”品牌打造為國學培訓標準的戰(zhàn)略目標,鳳鳴書院籌辦人,國學培訓開拓者釋果良老師奠定了“易道觀象”的國學修煉路線,落實在“易貫儒道禪,道統天地人”的可操作流程上,先后研發(fā)了“國學修煉”五個特訓營,包括“易道精華”特訓營,“儒家正心”特訓營, “道家靜心”特訓營,“禪宗明心”特訓營,“醫(yī)道養(yǎng)生”特訓營,爭取將來憑借精耕細作的培訓質量而成為國際上優(yōu)秀傳統文化培訓的標桿。
◆“鳳鳴書院”秉承中國古圣先賢性命雙修,知行合一的研修方式,通過回歸身心靈的直覺內觀,激發(fā)培訓者的國學感受,開發(fā)生命潛能,是每一個學人對國學修煉始終不移的努力。
◆“國學管理”系列課程致力于會通中西文化,著重企業(yè)的管理咨詢,是借鑒國際成熟模型自主研發(fā)的戰(zhàn)略與項目群管理體系,用國學的思維管理中國的企業(yè)。
三、鳳鳴書院的核心競爭力
“鳳鳴書院”的核心競爭力表現為:
民族品牌、國學培訓、證悟師資和精細的服務流程。
(一) 民族品牌
◆鳳鳴書院提出的理念是∶“易為國學之源,道為宇宙精神?!甭鋵嵲?“修心開智,培育精英儒商。國學管理,締造超凡企業(yè)”的使命上。具有東方智慧的品牌說服力,是中國傳統文化豐富精神內涵的表現。尤其是在國學培訓品牌的塑造上,為國內的培訓市場引入了民族精神的力量。相信通過易象思維專家顧問委員會與和諧社會的對接,中華民族歷代古圣先賢流傳的智慧,將在世界范圍內得到人們的敬愛。
(二) 國學培訓
◆鳳鳴書院的國學培訓課程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于國內首先制定了 “國學修煉”特訓營和“國學管理” 特訓營的行業(yè)標準,并率先開發(fā)了“國學心游”修煉營, 這是只有具備傳統文化功底的實力培訓機構才能做到的。因此迅速獲得全社會的廣泛認同。她的可操作性在于通過獨具東方智慧的項目策劃,使國際主流的培訓理念 洋為中用,開拓了優(yōu)秀民族精神傳播的通道,因此被稱為充滿活力和效果的標桿培訓。必將對開拓我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進入國際化主流培訓市場的前景產生積極和持久的影響。
(三) 優(yōu)秀師資
◆具備國學素養(yǎng)理論水平和職業(yè)實戰(zhàn)能力的國學培訓師是鳳鳴書院的又一重要資源。我們的國學培訓師不僅是在易道、儒、道、禪、東西方心理學、西方哲學、東西方管理學、中醫(yī)養(yǎng)生康復、太極、瑜伽領域具有相當理論造詣的專業(yè)研究人員,同時又具有多年的企業(yè)咨詢背景和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鳳鳴書院的領軍人物是“國學管理”戰(zhàn)略與項目管理體系創(chuàng)建人釋果良老師。在釋果良的領軍下,依托高科技信息平臺的人文環(huán)境,在傳統文化產業(yè)化的道路上,鳳鳴書院具有一支高領悟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專家?guī)熧Y團隊,在培訓課程創(chuàng)新和國學產品研發(fā)方面具有較強的培訓咨詢實力。
(四) 精細的服務流程
◆沒有完善服務流程的培訓機構絕不是一個優(yōu)秀的培訓機構,在鳳鳴書院,我們把每一次培訓當作一個小型的`咨詢項目在操作。鳳鳴書院不認為 “國學培訓”僅是以知識作為產品的行業(yè),那樣會導致國學培訓自設局限。我們界定“國學培訓”的標準是傳遞國學思維與開啟潛能智慧。因此,只有通過充足的調研和溝通,通過培訓的實施,才能達成最終的理念共識。然后跟蹤反饋,提供實戰(zhàn)建議。培訓后的咨詢評估,有益于不同發(fā)展階段的中國企業(yè)的管理診斷、評估、培訓與咨詢,特別適合塑造中國本土的戰(zhàn)略管理,企業(yè)管理和項目管理獨特模式,經由釋果良老師指導的人和企業(yè)無不深刻受益。
◆重慶“鳳鳴書院”以傳承國學精粹、振興民族產業(yè)、培育精英儒商為己任,為完成復興中華國學的偉大使命而奮斗不息!
五、鳳鳴書院的組織結構
1 、培訓咨詢部:
“國學修煉”系列特訓營和“國學管理”系列特訓營等項目的培訓實施,并接受高級會員的企業(yè)管理,修心養(yǎng)生,心理咨詢等服務。
2 、市場研發(fā)部:
市場調研、宣傳推廣、課件研發(fā)。
3 、會員服務部:
會員資料整合,學員培訓跟蹤。
4 、文化慈善基金
◆公益講經(鳳鳴國學講堂)和象數理沙龍。
◆接受社會援助,并從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成立“鳳鳴書院文化慈善基金”。 ◆網站開辦“鳳鳴書院文化慈善基金”、“功德榜”等版塊,對贊助我們的企業(yè)或個人與我們的贊助項目給予報道。
5 、秘書處
綜合負責書院的具體工作,各部門的協調工作,網站維護。
六、鳳鳴書院國學培訓項目
鳳鳴書院成員職責
1 、鳳鳴書院院長
◆設院長 1 名,全權負責鳳鳴書院各項工作。
◆聘請副院長 2 名(兼任書院正副秘書長;協助院長管理日常工作)
2 、鳳鳴書院理事會
◆設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常務理事、理事、榮譽理事若干名。
◆理事會負責書院的決策討論和實施。
3 、鳳鳴書院監(jiān)事會
◆設監(jiān)事長一名,監(jiān)事若干。
◆監(jiān)事會負責監(jiān)督書院重大決策和慈善基金的正確使用和分配。
4 、鳳鳴書院會員部
篇三:關于建立嵩陽書院文化藝術中心申請報告
尊敬的孔部長:
您好!
本人尚建濤,與共和國同齡,就職于鄭州華威耐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會董事,與公司一起歷經四十年風雨,一直從事營銷工作,并兼任中國建材報特邀記者、《建材技術》雜志編委會成員,多次被評為企業(yè)標兵、新密市勞模、新密市銷售狀元、鄭州市先進個人、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現今賦閑在家,仍擔任公司董事。
本人自幼酷愛藝術,現任河南省人大書畫院理事,多年的藝術追求實踐,結交了國內外眾多藝術大師,并與中國佛教協會、中國道教協會、中國民風民俗研究會等文化機構和藝術團體,建立了良好的關系。有幸結識世界藝術家聯合會鄭發(fā)祥秘書長,促膝相談,于2006年6月正式聘請本人就職于世界藝術家聯合會北京代表處,任發(fā)展部部長。
本人非常崇尚文物保護,1994年自己出資,修復了新密老家一座古龍王廟?,F正為修復家鄉(xiāng)的漢朝開國功勛之首-大將軍紀信的遺跡而奔波,該文化遺跡為明朝洪武正德十三年修建,清康熙年間又重修的紀信祠、老君廟。按古跡原貌著手修復,為此,在向國家文物局董明康副局長請教的同時,又請來古建筑專家實地查看,有幸結識河南幾家古建筑施工隊,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已準備籌建一支高素質的古建筑施工團隊。
前不久,鄭發(fā)祥秘書長發(fā)來電子郵件,有意成立世界藝術家聯合會嵩陽文化藝術中心。對此,本人思索了許久,沒急于答復。只因本人成長得益于黨和國家的培養(yǎng),尤其不能忘恩生我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即使要成立,還是先以河南名義辦好嵩陽文化藝術中心,河南才有自主權,然后再與世界藝術家聯合會共謀發(fā)展,共同打造世界級華夏河南嵩陽藝術圈,為推動河南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為河南文化建設、經濟發(fā)展作出貢獻。
基本構思如下:
一、文化藝術流通
1、首先要建好、辦好嵩陽文化藝術中心。只要栽好了梧桐樹,本人有信心有能力引鳳凰來,將國內外眾多大家、名人的藝術大作聚集于中心,供世人參觀欣賞或收藏。
2、以嵩陽書院為中心,分別在少林寺、中岳廟設立三個文化藝術展示廳。
3、繼續(xù)聚集國內外大家、名人的精美作品,并輻射到國內外。
4、建好河南嵩陽文化藝術中心網站。
5、在全國有選擇性的建立幾家嵩陽文化藝術分支機構,以后逐步向國外發(fā)展,最終形成華夏中原文化藝術大航母。
6、一旦嵩陽文化藝術中心成形,就可以考慮邀請世界藝術家聯合會前來商談合作協議,雙方優(yōu)勢互補。借助世藝會的渠道,讓中原文化更快更好的走出國門。
二、藝術產業(yè)園:
1、在建設嵩陽文化藝術中心的同時,計劃在鄭州市轄區(qū)內著手建設河南文化藝術產業(yè)園基地。喜聞古滎修復古建筑群,借此東風吸引一批專業(yè)藝術人才在藝術園落戶,生根發(fā)芽。
2、在文化藝術產業(yè)園基地設立大型文化藝術展示中心。
3、逐步擴展至以竹子、木材、玻璃、有色金屬為主材的文化藝術產品。
4、把藝術產業(yè)園基地與嵩陽文化藝術中心合為一體,遙相呼應,共同發(fā)展。
三、組建河南省級古建筑修復團隊:
1、今年七月,鄭州市委、鄭州市政府作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文化資源大市向文化強市跨越的實施意見》的決定,市委王文超書記在中華文化園項目策劃方案匯報會上也作了重要指示,要求把古滎陽城作為中華文化園展示的核心,要對古滎陽城進行修復性保護。為此,古滎古建筑群修復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借助古滎恢復古建筑的契機,把那些擁有古建一技之長,現在湖北、江浙、福建、兩廣古建公司打工的河南人召集回來,組建一支屬于河南自己的古建筑團隊(這方面本人有很多人才資源,有信心反聘回來)。
2、受古滎管理處主任張振林的邀請,本人與張主任作了深入交談,并受張主任委托,前往山東臺兒莊古運河實地考查,感觸頗深。計劃推行臺兒莊古運河復古建筑的運營模式,即首先成立臺兒莊古運河古建筑公司,有關古運河所有復古修建工程均由古建筑公司負責。
3、由古建筑公司負責,面向全國招標,擇優(yōu)選定那些國內資質高、工程質量好的古建公司承攬工程,同時要在外古建公司內派遣自己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走邊管理邊自強的道路。這樣一來,即可水到渠成的發(fā)展自已的古建筑團隊。
以上淺見,如有不妥之處,敬請孔部長指教!并懇請孔部長對該項目的審批給予大力支持,不吝致謝!
以上所述是本人多年想報效河南的心愿,敬請孔部長給予支持為望。
報告人:
成立學會的申請報告
安陽市社科聯:
我是安陽市人民政府地方史志辦公室退休干部殷杰,退休10年來主要從事殷商骨器與玉器的收藏研究,2009年9月拙著《中國殷墟骨文化》(《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殷墟》叢書)由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通過收藏和對殷墟文化的研究,我對殷商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和愛好,特別是自2006年7月殷墟“申遺”成功以后,我對殷墟文化更是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和安陽以及在全國各地的朋友們70多人于2009年3月在淇縣舉辦了一次為帝辛正名大型祭祖活動,為了更好的弘揚殷商文化大家一致認為應成立一個研究會。我們將這一想法向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宇信先生作了匯報,王會長講,這是“構建和諧中華的大好事”,并對研究會章程的起草作了具體的指導,對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待研究會成立以后,將吸收我們作為中國殷商文化學會集體會員。
2009年8月,在山東煙臺會議期間,王會長對殷商傳承文化研究網站站長殷作斌先生和安陽的殷杰先生擬訂的研究會會章草案提出許多指導和修改意見。王會長明確指出安陽是殷商文化的龍頭,交通方便,會址應設在安陽;研究會的名稱定為“殷商傳承文化研究會”。
在煙臺會議以后,我們將成立“殷商傳承文化研究會”問題向安陽市有關領導和主管部門請示。但由于“殷商傳承文化研究會”這名稱問題致研究會遲遲未能登記。今年國慶節(jié)前夕我們將這一情況向王宇信會長作了書面匯報,王會長看了我們的匯報信后,極為重視,于2010年10月1日來專電指示說:“如果仍用原名‘殷商傳承文化研究會’不成,則改用新名‘殷禮與殷賢弘揚研究會’注冊,因為對殷代禮制的研究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課題,殷代禮制的形成與殷代先賢有很大關系,是殷代先賢和各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殷代先賢名人很多,研究會不宜用具體人名命名。你們的研究會用此新名稱注冊成功后,‘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吸收你們?yōu)榧w會員的態(tài)度不變。望將此意見傳達至全體首批會員,待大家取得共識后,再與安陽民政協商”。遵照王會長的最新指示精神,我們又發(fā)動大家進行了討論,大家一致贊同王會長的意見,同意以新名“殷禮與殷賢弘揚研究會”申請注冊。
我們向陳中武市長助理和市文化局王金濤局長匯報了有關成立研究會的事情后,王金濤局長已同意市文化局作為研究會的業(yè)務主管單位。要求我們接受市文化局的指導和管理,遵守憲法及國家法律、法規(guī),弘揚殷商文化,團結海內外中華同胞為國家和安陽建設及再復興出力。
對“殷禮”的研究,最早是孔子提出來的。在《論語•為政篇第二》中有云:“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教授也十分重視對殷代禮制的研究,他在為王宇信《甲骨學通論》作序中說:“還有一個相當重要課題,長期以來為大家所忽略了,就是甲骨卜辭所反映禮制的研究。殷墟甲骨是商朝占卜的遺物,卜辭內涵無一不與古代禮制有關。在甲骨發(fā)現的早期,有些學者曾試探由之探討《殷禮》,后來從事這種研究的人逐漸減少,對于卜辭中體現的當時制度,每每脫離禮制,甚至憑想象去解釋。......孔子曾經說過,商周禮制是相因襲的,由商到周只是損益的關系。近年對商周金文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可以從文獻和其他材料中的周代禮制,上推商代禮制,這對研究卜辭,認識商代的歷史文化,將有很大的幫助。我們不妨說,禮制的探索在一定意義上是甲骨研究的一把鑰匙。”殷代禮制的損益與殷代許多先賢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如:上甲微借助對父親王亥的祭祀活動,對商族的祭祀制度做了重大改革?!蹲髠鳌飞险f:“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意思是說,祭祀和軍隊是一個國家最大的事情,不能不重視。上甲微在改革祭祀制度的過程中想了許多辦法,克服了許多阻力,在上甲微的堅持下,商部族“五世宗廟” 祭祀制度終于建立起來了。在祭祀天地之神的同時,配祭祖宗先代帝王;盤庚遷殷也與反對遷徙的貴族在禮制上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較量,盤庚遷殷以后,推行的 “去奢行儉” 新政得以實施;武丁即位,思復興殷,而未得左,他“三年不言,以觀國風”。經過三年的觀察和思考,在復興殷商的治理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打破傳統觀念,啟用奴隸身份的傅說做宰相。等等。
“殷禮與殷賢弘揚研究會” 發(fā)起人中有不同姓氏的企業(yè)家、作家、教師、教授等,大家都是自愿結社的。我們接受市文化局的指導和管理,遵守憲法及國家法律、法規(guī),弘揚殷商文化,團結海內外中華同胞為國家和安陽建設及再復興出力。
我們將要成立的“殷禮與殷賢弘揚研究會”的性質是:本會以中國安陽殷墟文化為研究背景,利用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和豐富的墓葬材料以及古代文獻資料、散落民間的殷商傳承文化資料等解決先秦禮制研究的疑難問題,勾勒殷代禮制,為宣傳普及老專家老前輩的研究成果和提升研究殷商文化的層次而努力奮斗。具體說來,本會是研究殷代禮制、緬懷殷代許多先賢并弘揚他們與時俱進之革新精神的中等層次群眾性學術研究組織。本會以殷禮與殷禮的傳承、殷禮與殷代許多先賢的關系、殷禮與許多殷賢對后世中華文化發(fā)展的影響和對中華多民族國家形成的貢獻這三大問題為主要研究內容。本會由對殷代禮制與殷代先賢研究有興趣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員自愿結成,本會成員不受姓氏和地域的限制。本會屬于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本會在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理事會的業(yè)務指導下,開展自己的專項研究工作。本會自愿當中國殷商文化學會的學術研究助手。本會是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和廣大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
本會的宗旨是: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法規(guī),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在學術活動中,貫徹“雙百”方針,團結全體會員開展自己的學術研究工作,開展與港澳臺同行、海外學者的合作與聯系,推動學術交流,鼓勵有創(chuàng)造性見解和新發(fā)現,努力開創(chuàng)研究新局面,為弘揚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推動民族團結、實現祖國統一做出貢獻。
本會的成立源于下述的學術研究需要:
禮是我國特有的文化現象,是中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世代相承的主要形態(tài)。歷代圣君賢臣都將禮作為安邦定國、勵精圖治的主要手段,中華民族贏得禮儀之邦的美譽亦緣于此。中國古代禮制經歷了從原始社會的萌芽狀態(tài)到奴隸社會禮制,再過渡到封建社會的禮制的漫長過程,即經歷了從起源、形成,到商周時代逐步趨于成熟完善,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又逐漸衰落,到漢代又重建并“儒化”,并在漢以后各朝各代的“禮典”中得到傳衍的'過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了使日益衰落的先秦禮制適應新興統治階級的政治需要,“諸子百家”紛紛提出了重建或改革(復禮)的方案,其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方案得到了以漢武帝為代表的劉漢封建政權的支持,經過以董仲舒為代表的漢儒們的進一步“儒化”,中國封建社會禮制的基本構架終于確立,并在漢以后各朝各代的“禮典”中得到傳衍。
然而在中國現代史學史上,禮制禮學史的研究一直是個弱項。尤其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禮制禮學史研究在大陸學術界近乎停頓。在中國現代史學史上,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禮制禮學史的總體框架和研究的基本思路雖然已經理清,但有系統的禮制禮學研究工作還是中國學術史上急待填補的一項空白,對先秦禮制的研究更是如此。前輩學者如楊向奎、鄒衡、陳戍國等,通過對考古材料和文獻材料的綜合分析,指出有虞氏時代已形成初步的宗法傳承世系,已有吉禮、賓禮、軍禮以及部落首領就職典禮等方面的萌芽,可以這樣講,中國先秦禮制大體上經歷了萌發(fā)于有虞、成長于夏、成熟于殷、完善于周、衰落于春秋戰(zhàn)國的過程。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系統地研究過這個過程。其中深入地研究殷禮,弄清殷商許多先賢對殷代禮制形成、發(fā)展和成熟過程中的貢獻,弘揚他們與時俱進的革新精神最為關鍵,因為殷商時期既是中華文化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又是中華多民族國家及其基本版圖的形成時期,而殷禮正是促使中華文化發(fā)展和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關鍵因素。只有弄清了殷禮的發(fā)展過程,才能了解中華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才能上溯了解夏禮,找到中華文化的可信(非傳說)源頭。又因為商周禮制是相因襲的,只有通過對殷禮的研究才能弄清周禮之源,才能了解幾千年來屹立于東方的中國禮制大廈的基礎是怎么夯實的(傳統觀點認為周禮是中國禮制大廈的基礎)。同時研究殷禮(相對于研究夏禮而言)又是現實可行的,因為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和豐富的墓葬材料以及散落民間的大量殷商傳承文化資料都為研究殷禮提供了基本素材,這要比直接研究夏禮的困難少得多??傊?,研究殷代禮制、緬懷構建殷禮的殷商許多先賢以及弘揚他們與時俱進的革新精神,對激勵海內外中華同胞的愛國熱情,促進祖國統一、社會和諧是大有裨益的。
我們的會章(草案)規(guī)定,我們的成員“是由對殷代禮制與殷代先賢研究有興趣且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員自愿結成,本會成員不受姓氏和地域的限制”。即是說,我們的社團不是某一地域的人員聯誼組織,也不是某一姓氏的宗族組織,而是研究殷代禮制、緬懷殷代許多先賢并弘揚他們與時俱進之革新精神的中等層次群眾性學術研究組織。我們成立“殷禮與殷賢弘揚研究會” 對更好的弘揚殷墟文化、宣傳安陽、宣傳河南、發(fā)展地方經濟也是有好處的。安陽有了這個組織將會便于我們跟外地和海外聯系,將會加大安陽對海內外殷商后裔企業(yè)家的吸引力,以發(fā)展區(qū)域經濟。像韓國殷商后裔已來過河南3次,人員最多的一次達53人。目前國外如加拿大、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在網上也有了聯系。山東、江蘇、江西、上海、安徽、湖北、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陜西、山西、東北等地也已有不少人希望成為我們的“殷禮與殷賢弘揚研究會”的首批會員??傊?,我們要成立的“殷禮與殷賢弘揚研究會”之所以選在安陽注冊就是想使大家有一個安陽是老家的感覚,使大家更加關注和關心老家的建設與發(fā)展。
此致
敬禮
學習鳥網站是免費的綜合學習網站,提供各行各業(yè)學習資料、學習資訊供大家學習參考,如學習資料/生活百科/各行業(yè)論文/中小學作文/實用范文實用文檔等等!
聲明:本網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權,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
蜀ICP備2020033479號-4 Copyright ? 2016 學習鳥. 頁面生成時間:0.173秒